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2017-09-04丁子涵张潇
丁子涵 张潇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及其走向的阐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关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当下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今日。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始于分工,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分工切入,正确解读马克思的城乡观,理性促进城乡融合。
关键词 分工 城乡观 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
作者简介:丁子涵,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專业硕士研究生;张潇,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408
“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向我们剖析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时,通常将其城乡观作为一部分重要内容进行详尽表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乡村经济也随之旧貌换新颜。可乡村经济增幅远不及城市的飞速发展,城乡差距显现出逐年拉大的趋势。城乡关系能否实现良性互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和卓识,有助于统筹城乡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一、裂变:分工带来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是从乡村分离出的“裂变细胞”,最初本不存在。根据城市须有一定数量的居住人口、必要设施和建筑物等基本特征,历史学家判断:最早的城市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西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乡裂变的发生?环境的优势?还是商业交换的萌发?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给出了答案:“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应,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 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分工协作劳动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人们逐渐摆脱了物质极度匮乏走向了私有制。于是,趟过分而食之的共同利益,人们开始考虑私人占有的特殊利益。正如马恩所言,城乡对立的实质问题是利益之间的对立。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不断壮大,形成了代表城市的利益团体并同乡村群体产生利益对抗。
二、博弈:分工决定城乡力量对比
城市伴随分工诞生,城乡两元格局的利益对立注定了一场力量的较量。虽然博弈早就有了答案,但城市战胜乡村,不是一朝一夕的。分工孕育了城市,又缔造了城市。“如果说分工对于城市的产生以及使城乡走向分离与对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话,那么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则使城市战胜农村,使农村屈从于城市。”
(一)弱小的城市
在城市从乡村分离的初期,城乡之间的力量对比,城市是处于明显劣势的。一直以来,分工没有停止过发展,如今它变得愈发细致、科学且高效。但在成长初期,分工是简单的,直接的。与之伴随的城市相较于发展了数百年的乡村母体更显单薄。
一是人口,初期的城市由于没有足够的优势,吸引不到一定数量的聚居人口,所以自身发展十分缓慢。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规模就是最好的佐证,直到中世纪结束,欧洲的整体城市规模都是相对较小的。
二是经济,简单分工下的生产力还是低下的,手工业不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生产规模小、产品数量少,商品经济没有肥沃的土壤,自然难以繁荣。这些都决定了初期城市在力量角逐中暂时的落后。
(二)进击的城市
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最为深刻的改变和机遇,伴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蒸汽机的发明,城市在角逐中渐入佳境。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基于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城市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不断追寻其更高需求满足的进步史。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数量的增多、人口资本的集聚、享乐和需求的满足以及繁荣的工商手工业。这一切使城市初具规模,在对立中逐渐占据优势。另外,在分工促进交往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对城市交通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创造了更为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便捷的交通更加密切了人们的商品贸易交往甚至扩大了这一范围。城市就在这样正相关的发展逻辑下愈发繁华并延展开来。
(三)胜利的城市
已然繁华的城市在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加持下迎来了分工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这种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正是引起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动力,它产生了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 是的,世界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需求,属于资本家的大工业时代到来了,他们用机器生产并实施着最为广泛而细化的分工,这样的分工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这般“魔力”唤起一轮“城市化”浪潮,从此,人类社会迈入工业文明时代,此时的城市已然在这场博弈中完胜,城市文明轰鸣着、闪烁着、引领着整个时代的风向。这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化”浪潮彻底奠定了城乡二元格局的稳固秩序,而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切早已洞见症结:“它(指大工业)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
三、和解:未来,分工会引领城乡再次走向融合
(一)消灭“劳动”
马克思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在马克思看来,出于自愿的自觉分工是我们对于自身清醒认识后的一个选择,不存在为生计所迫的无奈成分,我们皆是自由的人,可以做从心的选择,从事每一项你真正热爱的工作。而旧式分工包括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可以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小,它是自然分工。很多时候,人们被异己的力量驱赶着,投入到特定范围内做着特定的工作一生无法“逃离”。故马克思认为要消灭异化劳动:
首先,分工带动生产力发展,不同的分工代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反过来,生产力的发展又催生出新的分工。所以分工之于共产主义社会是绕不开的话题。
其次,正因为分工带动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就要消灭私有制即消除旧式分工。
最后,像一串连锁反应,分工带来生产力,生产力产生剩余产品,于是私有制产生,这种不同利益团体的分化结果就是阶级。如果共产主义到来,消灭了阶级,那旧式分工也便不存在了。
正如上面所讲,旧式分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创造了辉煌的城市。但同时也付出了众多代价,它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甚至乡村在这段城市的腾飞史上牺牲了太多利益,像英国“圈地运动”这样的资本主义发家史背后是无数双乡村的泪眼。虽然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要以抛弃旧式分工为前提,但旧式分工所创造的物质条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基。因为只有社会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条件下,共产主义的梦想才能实现。那时,阶级消亡、城乡融合、人全面发展。
(二)以城带乡,良性互动的发展现状
两元格局绝不因城市的胜利而步入终章。相反,乡村因城市的繁荣得到启发,城市也随乡村的觉醒获取共赢。“城乡关系有时是利益博弈关系,有时是互利共赢关系,有时是双输或零和关系,等等。” 无论如何,城乡关系如果失去公平,定会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城乡的融合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相应的统筹工作已经大面积铺开。事实上,城乡的发展始终是一个整体,决不能孤立看待、管窥蠡测。就定位来讲,城市需要运用现有实力带动乡村发展,它是整个社会经济文明的中心实体,它所聚合的能量,决定了其无他的主导地位。马恩认为,城乡融合既不是消灭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实体,也不是城乡的无差别统一,而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高级综合。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观,一直以来不断探讨城乡统一科学路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勾画出了清晰的城乡一体化蓝图。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统筹为前提。
二是打造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经济硬实力增长同时兼顾文化、生态等软实力增长。
三是城乡“和而不同”,一体化而非一样化。城乡间的壁垒需被打破,让城市的资金、技术、文明、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向乡村一步步辐射式流动,此类规划绝非拷贝城市模式,做去乡村化发展。鄉村的革新目标是一类现代化农业社区,旧貌换新颜,乡村依旧。
(三)“五大发展理念”展望未来
“十三五”期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未来城乡进一步融合的科学理论引导。创新无疑是城乡融合的第一动力,在目前“互联网+”的大潮趋势下,不仅是城市可以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打造现代化绿色城市。乡村同样可以搭上顺风车,运用创新思维,搞活乡村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在互联网等科技要素的支撑下,农业经营模式才可以更加适应现代生产节奏。例如,现在很多农民会利用互联网搞特色农产品营销,即打开了销路保证了收入又减少了自身精力投入。全民创新时代,乡村理应优化传统经营模式,跟随现代化脚步,实现自身发展。协调意在城乡协调发展,工农良性互动。绿色发展理念对应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过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给环境造成了很多不可逆的伤害。乡村是一片未经工业硝烟侵占的净土,在未来的发展上决不能重蹈覆辙,走边破坏边生产、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绿色是永续城乡发展的必要条件。” 希望我们可以用低碳经济和绿色农业营造美丽中国。开放的浪潮已经席卷中国几十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争取世界市场。城乡市场的共通共融,更是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合理机制。共享是使城乡发展中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受益,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把蛋糕做大,只有这样,才能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坐实。我们的人民群众才能共享利益成果,享受到更加理想的发展空间以及公平的机会和条件。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113,277,114,85.
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钥匙.求索.2010(9).100-1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张建桥.城乡关系的再认识——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的视角.理论导刊.2011(3).59-63.
赵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