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评价法的运用

2020-09-10吴艳霞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高中信息技术

吴艳霞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需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明确符合新课改提出的知识与技能两个层面的要求。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仔细分析,进而构建一个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体系,最终优化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多元评价法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22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地将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加工,进而将其利用,这需要教育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切实进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目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元评价法参与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也帮助学生接受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而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存在一些困难,如学生的需求不大,学生对一些课程评价的态度不一,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不同、评价方式不同等。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教师设计出一套符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元评级体系,将有利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一、多元评价法与高中信息技术的相关情况

(一)多元评价的含义

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和评估对象,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所作出的一种认知的活动。所谓多元评价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多角度进行评价。比如说:评价主体多元化,参与学生学习评价活动的人不仅是教师,还要包括学生、班级、学生家长等;评价内容多维化,多从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多样化,就是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进行自我和他人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一定标准对自身学习、工作、品德等作出的价值判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评是指学生以外的人进行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高中信息技术的相关情况

1.基本精神和要求。明确信息技术的课程性质,即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基础之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课程;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确定课程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加工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的能力;遵守相关伦理道德、法律法规,明确相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等。

2.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类型。(1)知识型课程学习。其核心就是通过课程为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及特征。(2)技能型课程学习。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主,其核心通过教学演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硬件与软件的实践操作技能。(3)创新作品型课程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知识及技能型课程的学习,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制作出综合型的课程。(4)综合实践型探究型课程。综合实践型课程是需要学生对课题项目的分析、小组分工、资料收集等,通过分类、归纳和总结的一种综合型课程。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的调查分析

对高中学生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调查结果有不同解释分析,下面将分开介绍。

首先,学生的调查分析。调查发现,高中生对考试产生了一种厌倦感,如果没有高考的压力,只是考试成绩很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生更关心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然而,如今的一些评价方式很不适合学生的发展,如根据问卷调查“你最想在信息技术中学到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与指导”等问题的分析发现,学生希望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同时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根据学生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个性独立,认为教师的评价不准确,不喜欢家长干涉学习,喜欢自我和同学的评价。并且根据调查可知,有的学生不喜欢通过单纯的考试来评价信息技术成绩与能力,希望教师能够注重平时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操作性强的知识,进而得到教师、家长与他人的认可。

其次,教师的调查分析。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有的教师侧重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能力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考查,没有一套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还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效果不好,没有一定客观性和真实性。

总结可知,教育評价在评价主体、方式和内容上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解决。

三、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元评价体系的流程

第一,明确高中信息技术多元评价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多元评价目标包括知识性、技能性和情感性的目标,明确这些目标将利于多元评价体系的建构,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明确知识的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二,明确评价主体。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我和互相评价,通过自我欣赏、自我批评等方式,最终完善自我。第三,明确评价方式。一方面对新信息的理解、建构,对原有知识进行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要注重一些过程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等。第四,明确评价维度。一般评价的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侧重不同的点,因材施教。

(二)掌握高中信息技术的不同类型评价方案

第一,知识型课程评价。如制作学生自我评价量表、明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表、了解教师阶段抽查量表等。第二,技能型课程评价。这一评价主要是学习目标和教学形式,包括学生自评量表与课程表现情况表。第三,创新作品型课程评价。其主要是针对个别软硬件的局部创造性学习,这类评价主体最多,如中心组学生评价量表、教师评价量表、专家评价等。第四,综合实践型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成员合作意识培养等。

(三)呈现多元评价体系的工具与形式

第一,实施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评价有关的内容以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的形式配合网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课程中的表现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第三,展示或演示作品。第四,对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四)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实施多元评价法

明确实施对象、过程和案例;根据相应测评内容和方法,分析测评结果。

总之,要想在高中信息技术中构建多元评价法,不仅需要掌握其相关情况和调查分析,还要明确设计思路,进而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高中信息技术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