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教学
2020-09-10陈涛
陈涛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在考试中的占比是最重的,但是纵观整个教学阶段,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带着学生读题,不断解释,学生依然学不会,教师应该把应用题解题技巧分阶段传授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阶段,教师所要侧重的点和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89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在考试中占有相当分数比例的题型。学生的应用题解答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同时,应用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既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解答问题的首先条件,就是需要读懂题干,从中找出已知的条件。
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应用题的解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多个角度同时入手,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步骤,从而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法,熟悉解题的思路。
一、小学低年级阶段应用题分析及教学方法
小學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对于应用题的概念理解比较弱,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是不同于对汉字的敏感度的,如果给出的仅仅是诸如“33+5=?”“67-2+43=?”“20×7+56=?”这样的运算,只要学生学会数数及乘法口诀,经过反复训练,他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计算方法并得出答案,但是如果将这样的运算放在应用题中,比如“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就加大了。如果该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不光要读懂题目,还需要从中提取有用的数字信息才能列出算式。对于文字稍微多一点的应用题,大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因为他们需要花费时间提取信息并有可能受到不认识的汉字的干扰,减缓了他们的做题速度。如果是由教师来教,数学教师在教授解题方法的时候,大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是自己读题,自己找到关键句,并一边解释一边就写出了式子,学生全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这种急于求成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题兴趣。而且这样的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仅仅是为了教题而教题。这就是为什么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不喜欢做应用题,因此,在小学低低年级阶段,教师的应用题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始。
第一,一年级主要考查数字的计算,所以在低年级阶段应先把加减混算扎实地过关。数学教师也要充当起语文教师的角色,教会学生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读题的好习惯。在选题上,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尽量选择与生活切实相关的问题,如“乐乐有梨和苹果共15个,苹果有8个,梨有多少个?”梨和苹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会更加容易将问题转换成生活中的场景,因为这些问题家长也会拿来考查孩子的计算能力,听到这些熟悉的话题,学生会对解题更加感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标注出重点信息;其次,将信息加以整合,遇到难以理解的较抽象的题目,画图分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拿三年级会出现的“植树问题”来举例:“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看见这样的题目,学生们都无从下手,无法提出有用信息来进行解答,如果教师仅仅是进行读题和这三个数字的分析,也是无法教会学生的,这个时候,画图法就显得特别有用:
首先,引导学生想起之前看过的重要模型。
△+ □ = 45
△ + ○ = 48
□ + ○ = 57
解析:①“72棵不是一班种的”,那么就是二、三班种的,根据以上模型可以将此信息转化为:△+□= 72,其中△代表二班, □代表三班。
②“75棵不是二班种的”,那么就是一、三班种的,根据以上模型可以将此信息转化为:○+□=75,其中○代表一班,□代表三班。
③“73棵不是三班种的”,那么就是一、二班种的,根据以上模型可以将此信息转化为:○+△= 73,其中○代表一班,△代表二班。
列式:
△+□= 72
○+□= 75 三个式子相加,等于2△+2□+2○= 220
○+△= 73
那么,△+□+○= 110,到了这一步,即可求出每一个图形所代表的数值。
由此可以看出,模型对于难以通过文字叙述来表意的题目来说更直观,只要能抓到信息的关键,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应用题的问题设置也逐渐生活化,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生活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情景,进行活动,如买卖活动,这个活动可以作为数学课的一个延展性课程来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内容,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畏惧,最终又可以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去使用。
二、小学高年级阶段应用题分析及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应用题的难度增加,变得更加抽象化,变量也比较多,如“追及问题”“相遇问题”“鸡兔同笼”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又该如何解决?
第一,一些问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来完成,希沃白板是最近出现的一款不错的教学软件。如“追及问题”,对于思维不够活跃的学生来说,想要弄懂题目中的主要关系显得尤为吃力,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动态教学,让学生能看见变量,那对于问题的解决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第二,对于应用题中出现的一些行程问题,由于几个关键的要素一直在变化,让学生抓不着头脑,遇到这样的应用题,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公式,并教会学生画线段图来表示。拿“相遇问题”来举例:
基本公式: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举例:
“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离两城中点处24千米的地方,甲、乙二人相遇。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画图解析:
如上图,中点处就是A、B两城正中间的地方,所以由中点处到A城和B城之间的距离都是(126÷2)千米。甲骑摩托车比乙骑自行车速度快,所以同樣行驶3小时,行驶的路程比乙多,要在离中点24千米处相遇,因此,甲走的路程是(126÷2+24)千米;乙走的路程是(126÷2-24)千米。
解:甲的速度(126÷2+24)÷3=29(千米/小时);乙的速度(126÷2-24)÷3=13(千米/小时)
答:甲骑摩托车的速度是29千米/小时,乙骑自行车的速度13千米/小时。
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抓住两大技巧:
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现在一些教师讲课,依然停留在自己提出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一边画一边一股脑儿地毫无停顿地讲出了相关算式,并没有为学生设置可思考的空间,结果学生没有从中学会原理,这种不追根溯源,而仅仅是停留在机械式的解题中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学会独立解题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搭建新型课堂,将应用题的教学精细化、动态化、趣味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我们要不怕浪费时间,带着学生将一个问题找到解决它的原理,这样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学生就显得得心应手,也能做到举一反三。
三、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的关键点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讲解之后的练习也至关重要。从练习的效果来看,可以使教师更为直观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成果,从而使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课堂上的练习更偏重于题目的“广度”,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更多的题型。因为课堂上的优势在于学生以一个群体听讲,当面对每一道题目的时候,可以有更多讨论的空间和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可以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一系列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对题目认识得更加清晰,对步骤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在课堂上因为有教师在,根据学生练习反馈出的情况能够及时引导,针对学生解题思路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正,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课堂练习更多的是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题目,尤其是典型题目,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课后练习的目的就与课堂练习不同,它更侧重于“数量”,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课堂上所掌握的解题方法,在课后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从而加深解题思路的理解以及熟练掌握解题的方法。这种练习还有一种目的,就是在解题思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认清题目中出现的数字、单位、问题等,避免因为审题上的大意造成失误。
综上所述,小学应用题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中面临的一项较为复杂的学习内容,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的含义,也需要掌握面对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让学生能够从题目的关键点入手,层层分析,最终得到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趣味化和生活化,因为,应用题的本质就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应用题真正的意义所在,会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了解解答的并不是一道道没有意义的题目,而是生活中能够使用到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不是让学生认为题目就是在为难自己,避免学生因为厌烦而出现厌学的状况。因此,无论是针对哪种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永远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