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2020-09-10周林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探讨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周林

【摘    要】教学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法能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指引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将浅议小学数学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91

小学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态度和思维模式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时期,因此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该重视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小学时期,教师不仅要认真履行教学职责,并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尽量促进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数学历来都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教育相关部门也提倡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在数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给诸位教师介绍一些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情境导入法

采用何种教学法教学小学数学历来是备受教师争议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每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学法是教学过程的“导航灯”,能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方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气氛,只有教师采用优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处于高效的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这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已有部分教师采用此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果,但仍然有部分教师不能透彻地理解此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内涵。简单地说,情境导入法指的是教师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采用这一教学法教学的益处在于能引导学生置于相应的情境的学习,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的方向。可能有部分教师认为情境教学法只适用于教學文科类学科,如语文和英语,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我认为采用情境导入法教学小学数学再合适不过了。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理科学科的一大特点便是其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都难以在第一时间理解数学内容,即使教师总是煞费苦心地进行教学,仍然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数学概念,这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采用情境导入法教学小学数学能避免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在直接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们并不能接受生硬且唐突的教学内容,长久下去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境,能为学生营造出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出学习的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会发现小学数学主要侧重于数学计算内容的教学,而从计算的本质来说,计算无非就是一个演算加、减、乘、除法的过程,但对于缺乏学习经验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轻松地掌握稍有难度的计算内容。在教学乘法计算时,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还会导致学生不能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使用加法运算的频率要大于使用乘法运算的频率,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以计算为主的教学情境并由此导入新课。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计算购买十个单价为九毛钱鸡蛋的总价,由于学生已掌握加法运算,因此很多学生都能通过加法的方式计算出正确答案;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乘法学习,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计算购买八十个单价为九毛钱鸡蛋的总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以设置问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乘法相关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后,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学习乘法内容,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以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能为学生的新课学习“添砖加瓦”,使他们能消除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们学习意识的强烈程度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当然很多教师会采用直接给学生讲解学习数学重要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这一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学生,并且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字面上看,我们便知道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相应任务的教学法。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相应的任务,才能说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并且才能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高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还能为教师提供最真实的教学反馈,使教师能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判断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干涉或辅导,教师应给予每一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讲解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正方形边长的学习任务,只要学生能完成这一任务,那么很多学生都能牢固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每位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便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小学数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数学知识。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核心在于科学分组,为了保证每个小组都能积极地进入探究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以及在数学课上的表现情况将其分成人数相等且综合实力相当的不同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数学优等生、数学中等生和数学后进生,这样才能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学习的作用,同时提高学习参与度。

总之,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思想,还能为学生营造出适宜的教学情境。在探寻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伟.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时代教育,2017,000(004):168.

[2]孙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思考[J].科普童话,2018,000(046):34.

猜你喜欢

探讨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