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怀激发奋进力量
——校史融入历史教学的实践例谈
2020-05-18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 王 杰
校史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代代相传的教育文化精神。苏州十中距今已有近120 年的历史,跨越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时代,学校的发展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幅画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对于注重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来说,校史本身就是史料来源之一。历史教师可以将校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更好地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
一、以微见著:利用校史进行史料实证
校史资源可以作为教材的有力支撑。教师可以寻找校史与教材的结合点,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校史中印证教材的内容,以微见著,通过校史这样的小切入、小视角来印证教材中的大时代、大趋势。
我在讲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时,就引用了如下校史材料。
材料一:王谢长达于1906 年创办“振华女学”,旨在振兴中华。她说“逊清季世,朝廷柄魁政者昧于世界大势,耽于逸乐,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朝政日非,外祸日亟。长达窃不自量,愤国势之陵夷,怜女界之沉沦”,她不培养吟风弄月的女才子和相夫教子的贤淑夫人,培养的是有责任担当有报国之志的新一代女子。
通过校史史料的展示,让学生明白,这是一所为了救国创办的学校,爱国主义是学校的传统。在严峻的民族危机之下,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活动,寻找救国途径,除教材中提到的政治活动外,还有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学校的先贤们也投身救亡运动,探寻救国道路,从而落实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用身边的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引起共鸣。学生还能理解学校是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创办出来的,可以全面认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利弊。
再如,我在讲授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成就时,除了补充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史实,还提供了校史中的一件“小事”。
材料二:1955 年6 月30 日,学校出具了一份“浪费粮食的检查报告”,1000 多人的学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浪费了10 斤左右的米,学校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做了深刻检查,制定了整改的办法。
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品德无小事,感受到爱惜粮食既是美德,也是学校的传统,这也是落实劳动教育,宣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校本材料。
除此之外,可用的校史资源还有很多,如抗战期间,学校办学地址的多次变迁,印证侵略者带来的灾难;以学校教育的飞跃发展印证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通过身边事、小事件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
二、时空观照:通过校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校史除了作为印证教材的史料资源外,还有更大的用处。学生学习历史要知道史实中时间空间因素,认识到特定时空条件下史实的意义。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历程的具体体现。发掘校史资源应该从“个人(学校)命运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角度去立意,才能体现出历史教学的高度和深度。历史解释的素养要求学生“要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事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是通过史实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校史除了在授课中使用之外,还可以出现在考试试题之中,我进行了尝试,展示以下试题。
材料三:苏州十中的发展历程(见表一)。
以上材料摘自《振华之路:苏州十中百年纪程》,通过阅读材料,自拟论题,结合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 字左右)
通过展示学校发展的历程,将学校的重大历史事件放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去考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学校与国家”这样的点与面的关系,明白学校成立的意义在于那个特定的时空;让学生看到在民族危亡之际,学校师生坚决不做亡国奴,积极投身救亡,展现了民族大义和个人气节;学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通过教师引导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即个人(学校)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表一
学生基本围绕“政治形势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校发展变迁是国家发展状况的缩影”“爱国主义是学校的思想精髓”“国家状况决定学校发展”这样的论题展开论述,达到了教师设计题目的意图。
三、目中有人:通过校史增强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家国情怀素养要让学生“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校需要探索爱国主义的校本化实践路径,校友事迹就是宝贵的资源。
材料四:“清华大学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陆璀是1935 年‘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她让救亡声音传遍了全国,被誉为‘东方的贞德’。”
我还补充《红岩》的责任编辑张羽在校园里传播革命火种的事迹,在讲授《人民解放战争》一课时补充了“彭子冈撰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的材料。
从教师介绍校史到学生认识校友事迹、体会学校的教育精神,是学生不断地参与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对校史更加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现对原来认识的超越,更加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校友是爱国主义的事迹化、具体化、深刻化。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社会学家费孝通、农业科学家沈骊英、作家杨绛等校友的事迹都可以运用在不同主题的教学之中。让学生看到这些校友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急流勇进的英姿,无不体现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民族存亡之际表现为“救国”,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敬业精进”。真正理解“学校把办教育和救国联系在一起,走教育救国的道路;校友把振兴祖国作为职志的献身精神、百折不挠的办事精神、生生不已的自强精神”。
四、对校史融入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
历史教师要打开史料利用的视野,立足教材,努力开发利用地方史料资料,特别是身边的校史资源,提升课堂的亲和力、感染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
(一)整合校史资源
教师要提高教学立意,根据教学需要巧妙地融入校史资源来凸显教学主旨。在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而成的校史史料纷繁多样,绝不是拿来就用。选取的校史一是要有典型性,才能见微知著,用校史来折射历史,从学校这样的“点”反映国家“面”,用学校的“小历史”印证国家的“大历史”。二是要有价值性,找到与教材的契合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拓展教材内容,通过学校的个案,将校史与国史有机融合。
(二)挖掘校园遗存的教育作用
历史教师要立体化运用校史资源,除了文献资料之外,还要挖掘物质遗存的教育作用,发挥好“显性”资源背后“隐性”的教育作用。我在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时,就带着学生实地看了分布在校园中的分别来源于校友何泽慧、杨绛、陆璀先生的三块题词石,然后我再讲述三块题词石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学校“爱国奋进、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的教育精神。
(三)深入挖掘校友的事迹
精神是由一个个具体人或者团体展示出来,校友事迹可信、可学,通过校友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精神、触摸到学校的灵魂。身边的故事让学生有亲近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渗透,能增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以为楷模。学校要加大校友事迹的宣传力度,不断弘扬校友身上所体现的精神,这是宝贵的材料。
(四)家国情怀激发奋进有为
家国情怀不仅表现为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还要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校是优秀儿女的摇篮,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投身各项事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个人价值融入国家民族之中才更有价值,以此激发学生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