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模型思想 发展结构性思维
2020-05-18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付兴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唐 斌 付兴容
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高阶思维具有发散性、结构性、主动性、批判性等特质。思维的“结构性”是高阶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指有序的、系统的立体化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迁移性、本质性、创造性等特点。结构性思维,能使方法简洁、分析深邃、决策高效,问题解决能力强。数学教学中,以结构化教学统整数学结构化知识,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以“建模”“用模”“变模”“超模”为具体路径,发展学生思维系统性、迁移性、本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 结构性思维,进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一、构建数学模型,从“无形到有形”,优化认知结构,发展系统性思维
例如:暑假到了,瑞瑞一家三口自驾从成都到西昌旅游,距离约是450 千米。他们早上9:30 从家出发,上午11:30 到达名山服务区,汽车行驶了150 千米。休息半小时后按原速继续行驶,中午吃饭花了一小时,下午6:00 能到达西昌吗?自驾游已成为现在家庭旅游的交通方式之一,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会经常遇到此类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根据问题及信息梳理问题结构:求结束时间,必须先求经过时间;算经过时间需要路程与速度;但由于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因此需要借助“早上9:30从家出发”“上午11:30 到达名山服务区”这两条信息先求出经过时间,再用已学习的“路程÷时间=速度”运算模型,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接着算出剩下路程所用时间,再算出总共所花的经过时间,最后算出结束时间,与下午6:00 进行比较。学生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构建了新的认知体系,抓速度不变,构建“路程÷时间=速度”关系模型,系统化思考“余下路程所用时间”的新问题。
二、巧用数学模型,由点及面,深化模型内涵,发展迁移性思维
结构化思维,不仅体现数学模型的系统构建,而且表现在模型的灵活运用上,运用已有的模型解决新问题,深化对模型内涵的理解,发展迁移性思维。模型应用,串式思考,纵向延伸,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如倒数在分数除法算法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究“倒数”概念的作用,深入体会“倒数”的本质意义;横向联系,网状思考,建立不同问题间的联系,立体挖掘模型意义,如分数与整数、小数、百分数、比等之间的必然联系。从“纵”“横”角度,从点到面,将知识结构内化为思维结构,提高模型的应用能力。
“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内化知识结构,是结构化思维的真谛所在。”例如,《小兔请客》(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左边摆了2 盘果子,右边摆了3 盘果子,每盘有10 个果子”,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呢?”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超过20 的加法计算。用小棒代替果子,借助学具进行操作,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有多少根小棒。部分学生借助小棒,将“一盘10个”与“一捆10 根”对应,进行“10个10 个地数”,体现了数数模型的运用与迁移:“1 捆有1 个10,左边的2捆就有2 个10,右边的3 捆就有3 个10,合起来就有5 个10,也就是50。”数数模型进一步发展到加法计算模型:“因为2+3=5,所以2 个10+3 个10=5个10 也就是50。”借助数的意义“2个10 加3 个10 等于5 个10”,运用“10以内加法”模型,拓展到“10 以上加法”模型,纵向联系,进一步体现了加法计算法则的内涵“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由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分数加减法,横向勾连,都是应用“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模型进行计算。学生掌握了计算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迁移能力。
学习整十数的加法计算,就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意义,及经历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算理建模的过程。由一个知识点“2 个10 加3 个10”延伸至一类知识“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凸显出数学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这便是将一个问题的解决拓展为一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数学本质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三、变换数学模型,由表及里,拓展模型外延,发展本质性思维
遵循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把握知识点在知识结构链中的具体位置,以“刨根问底”的态度,以问题串形式,由表及里,追寻知识的本质,进而发展本质性思维。立体多向思考,突破模型化的思维定式,破解“套模”,变换模型的不同式样,建立模型间关系;从不同角度拓展模型外延,进一步理解数学模型的本质。
在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思维结构。如“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学会列表法后,再探讨多种方法,拓展问题解决模型,进一步提出问题,以“问”促进思考,优化思维结构。如“还有哪些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学生尝试其他方法如极端假设法、任意假设法、除减法、盈亏法、比例分配法、布列方程法等,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以一带多”,明白此类问题的内涵。改变模型条件,扩大模型外延,运用联系的思想,由表及里,认识模型本质。引导学生发现“鸡兔同笼”问题的多种表现形式,明确问题的本质都是“猜想”“转化”等数学思想的体现,抓住了本质,方可举一反三。如三轮与四轮车并存、运货运费中赔偿问题、晴天雨天摘果子问题等,都可以用“同笼”方法解决。由“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模型“已知鸡兔头之和与足之和,求鸡兔各有多少只”,到变换条件“已知鸡兔头之和与足之差”“已知鸡兔头之差与足之和”“已知鸡兔头倍数与足之差”“已知鸡兔头倍数与足之和”“已知鸡兔头之和与足倍数”等,求“鸡兔各有多少只”;如此拓展了“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基本模型,进一步巩固“假设”“转化”的数学思想,灵活运用列表法或方程法解决问题,在建立知识结构的同时,优化思维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 能力。
四、超越数学模型,从有形到无形,深化数学思想,发展创造性思维
再如,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2 厘米,则体积增加80 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3 厘米,则体积增加150 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 厘米,则体积增加320 立方厘米。那么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学生发现以“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计算模型无法解决此问题,需要运用原始模型——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各面面积之和”,部分学生借助画图,突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借助转化的数学思想,超越与突破了基本计算模型,找到新的计算方法。根据题目信息间的关系,重新建立“体积÷长=左(右)面面积”“体积÷宽=前(后)面面积” “体积÷高=上(下)面面积”“(左面积+前面积+上面积)×2=表面积”计算结构。虽建立了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数学模型,但由于此问题比较抽象,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因此仅靠读题无法找到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画图中运用转化思想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用具体、形象、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引领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运用转化思想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模型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从混乱中找到顺序,从零散中找到关系,从发散中找到核心,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从变化中学会创造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结构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法是路径,思想是灵魂。没有思想的方法仅是呆板工具;蕴含思想的方法,才有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