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初探

2020-05-14寇永强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兴趣探究

寇永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因此,在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教学,就非常重要了。在初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展开讨论,具体分析和研究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探究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初中的同学一提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就比较兴奋,并不是他们对这个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而是他们又可以借用学校的电脑进行看视频、玩游戏、阅读小说等娱乐活动,以此来放松一下在学校的学习压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影响了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无法开展,或是出现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时,学生在下面偷偷玩电脑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跟其他文化科传统教学的方式一样,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

二、趣味性教学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影响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进行趣味性教学,能改变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好奇,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奥秘,让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文化素养,进而帮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办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电脑,是国家教育的一重大教学方针。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就作出了重要指示,计算机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由此可见,国家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有多重视,不仅如此,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长远的意义,同时,还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的具体落实,是新课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趣味性教学,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培养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习。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有效进行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学习跟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的整体知识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就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单从课程安排和学习教学这一部分来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不用课件,直接对学生开展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把握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势和特点,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不要像传统的文化科教学一样,注重传授和讲解,而是应该教学完学生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后,让学生自行探索和发现,发现信息技术的不同之处,同时自己思考,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讲解,进而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多交流、多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思维,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理解中更进一步,以此来促進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来探索信息技术,发现信息技术,进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培养学生在课堂进行娱乐性活动的兴趣,而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感到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习,以此减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娱乐性活动的教学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从内心被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文化所震撼,能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进而让学生课外都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

(三)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在教学中有一个方便的地方,它让学生直接通过游戏来调节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发展和进步。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两者劳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同时还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对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有推动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打字的练习和游戏时,就可以金山打字软件的游戏,让学生一边打字一边游戏,让整个信息教学的课堂更加有趣,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打字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打字的技巧和方法,进而完成了打字教学任务。

(四)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强调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可以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他们快速进入学习活动中,引导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进行知识的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优等生的优势,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充分挖掘学困生的潜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巩固基础知识,建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并付出行动,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构造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高全班的学习水平。

三、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游戏、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全身心地融入信息技术学习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苗培周,杨晶,王彤.学研结合,培养和训练高师学生科研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初中兴趣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