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6-09-30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难点兴趣多媒体

竺锦

[摘 要]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而适当引入课堂,可以优化语文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再现文本情境、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沉入文本,感悟语言,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文本中的人物及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多媒体 兴趣 情境 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16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而适当地引入课堂,可以优化语文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选择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下面就是我对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在学生学习中,兴趣是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基础,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响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时,他们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这时,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教学情境,根据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从最佳的角度切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想学,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以“画”激趣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描述相对比较抽象,如果孩子没有亲身经历就很难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图片能够将生活中的景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将这些唯美的景象呈现于课堂上,无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我运用课件将大自然雷雨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电闪雷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雷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能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前提。

(二)以“声”激趣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教师给孩子们播放了《种太阳》的歌曲。欢快的曲调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听完歌曲,教师适时地引入了课题:“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歌叫《种太阳》,里面的小朋友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要把太阳种到世界各地需要它的地方。今天咱们也要去认识一个小朋友,他很喜欢画太阳,而且一口气画了——《四个太阳》。”在这里,教师抓住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音乐导入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巧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对一些离他们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就更加困难了。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愉悦动听的音乐背景,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一)巧用视频再现情境

视频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点,能完整展现情境,是多媒体运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圆明园》的视频,屏幕上圆明园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

(二)巧用声音、画面渲染情境

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而画面能给人以视觉上更真切的感受,两者结合更能有助于情境的渲染。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学生对战争带来的伤害并没有很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我用课件播放了战争带给人们苦难生活的场景,配上凄婉的音乐,并加以深情的导语:“你们看一张张凄苦的脸,一双双充满泪水绝望的眼睛,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战争中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失去父母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看……”听觉和视觉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体会到了处在战争中的人们的痛苦。多媒体更好地渲染了情境,使学生对战争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极需教师及时有效地启发、点拨。而有些难点问题,即使教师费尽唇舌,学生也往往如坠云雾之中,不能理解。而多媒体课件能化文为图、化静为动,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易于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探究课文,能有效地架设“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一)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难易之分。对内容的把握,有时由于缺少切身的感受,学生无法有更深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文字化为图片,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如,《观潮》一课,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未看过钱塘江大潮,因而对课文中所讲述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不能深入理解,显得似懂非懂。在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句子描写大潮的壮观景象呈现在屏幕上,使学生领略了大潮的壮观,弥补了感官上的不足,从而轻松地理解了课文重点、难点。

(二)化静为动,生动悟意

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中的一些重难点,有时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但学生听起来却还是云里雾里。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理解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时,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乌鸦想办法喝水的过程,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正是通过多媒体与讲授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很清楚地明白由于小石子占了一定的位置而使水位慢慢升高这一道理,帮助学生克服了抽象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降低了难度,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可谓深入浅出。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一)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就能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悦耳的背景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能使课文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月光曲》这两篇课文时,我分别播放《高山流水》和《月光曲》。学生在优美的曲调中学习理解课文,想象着乐曲所描绘的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这样,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画境,给学生的听觉感官带来了极大的享受,使他们对文本产生了真切的美感体验。

(二)巧用多媒体,发展学生说的能力

在交际过程中,说比写更直接、更快捷、更有效。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搭建理解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为“说”提供了广阔的“战场”,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当理解完小女孩的可怜后,我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并配上《火柴天堂》的乐曲,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如果你正好经过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图片加上《火柴天堂》的乐曲,使学生觉得自己仿佛就走在可怜的小女孩的身边。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回答说:“我会脱下厚厚的外套,披在小女孩身上,把鞋子脱下来给她穿上,并对她说:跟我回家吧,不要再卖火柴了。”还有的学生回答:“小妹妹跟我回家去吧,这么冷的天,你又没有吃东西,你会冻坏的,走吧。”……课堂上,学生们的语言完全被激活,一句句话道出了他们对小女孩的关爱。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读的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情感体验积淀少,因此在进行朗读时,他们有时很难把握课文所表现的情绪。此时,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朗读——听读时,可以配乐、配音、配图片、配动画、配字幕;在朗读时,可以只配乐、配字幕、配图片、配动画;在背诵时,可以配乐、配图和配动画。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语文课堂中那种繁琐的分析。如,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比较重感悟,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与品味、理解与欣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四个太阳》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展现绿绿的太阳带来的一片清凉。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这一点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出示夏天炎热的图片,并配以知了的叫声。

师:炎炎的夏日里,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上,知了在树枝上不停地叫啊叫啊。它在叫些什么呢?

生:知了在叫热死我啦!热死我啦!

师:是呀!如果你在那儿,你感觉怎么样啊?

生1:太热了。

生2:实在太热了。

师:我都流汗了!是吧?

生:是!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火辣辣的夏天。但是,咱们的小作者给了夏天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出示绿绿的太阳的图片)

师:你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有怎样的感觉?

生1:我感觉很凉快。

生2:太凉快了!

师:请你用“太凉快了”的感觉读读这句话……

整个过程,教师通过两张图片的对比,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受到绿绿的太阳的清凉;同时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锻炼。

(四)巧用多媒体,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写作能力就能够逐步得到提高。

如,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当学生学习了文中的第一、第二个事例后,教师很自然地过渡:“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生命的精彩,看……”屏幕上显示出在悬崖上傲然挺立的松树,在荒漠中努力生长的仙人掌,在戈壁滩上迎风挺立的白杨树,还有那怒放的花朵、破壳而出的鸡雏、破茧而出的蝴蝶、蹒跚学步的马驹。顿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面对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震惊了。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孩子们,你们觉得,生命又是什么呢?”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被激活了,化作笔下鲜活的文字。

总而言之,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花蕾,那么巧用多媒体就是锦上添花的绿叶,能给课堂增添无限的乐趣。在生动的情境中,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 程晓复.多媒体:语文教学的金钥匙[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

[3] 高源.让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J].教师. 2014(6).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难点兴趣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