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

2020-05-14蔺凤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品德教育幼儿

蔺凤

摘要: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教师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德育,正确引导幼儿行为,让幼儿分辨基本的对错,使幼儿具有正确思想意识,形成良好品格。本文首先分析幼儿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三方面阐述教育策略,以促进幼儿素质发展。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家园合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习方面,对幼儿品德教育缺乏重视。如果在集体生活中,幼儿的不良品性问题突出,不仅会影响幼儿在园生活,也容易形成不良习气。因此,重视幼儿阶段的品德教育,为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采取引导加鼓励的方式进行渗透教育,改善幼儿的品德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品德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品德教育的缺失,幼儿会在合作交往中、家庭生活中以及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个体所存在的问题,如一些一直养尊处优的幼儿,会有自私、霸道、撒谎的表现。若不进行引导,将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 教师要关注幼儿表现出的言行问题,以此分析幼儿心理,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幼儿纠正行为问题。只有构建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才能让幼儿怀有感恩、包容的心态,使良好的品德教育影响幼儿,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会从生活中学会诸多技能,教师要利用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互帮互助的品质。一日活动中的项目有很多,包括吃饭、洗手、午睡、扫地、叠被等,这些环节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时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做出具体的评价,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进而影响幼儿的品性发展。

比如小班幼儿午休结束时,明明穿不好鞋子很着急。这时一旁的小雨主动帮助明明,热情地弯下腰帮明明穿鞋。教师马上对小雨的行为进行表扬,并号召其他幼儿为小雨鼓掌,称赞他做得真好。生活中有很多渗透品德教育的契机,教师要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如果只说不许欺负人、不许浪费食物,幼儿只能被动执行,对“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却不明白。教师要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感受,可以通过教幼儿道歉、说感谢的话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品德教育。

对一日生活进行规范化管理,能让幼儿礼貌待人,逐渐养成良好的打招呼、待人接物的习惯,更好地锻炼幼儿的社交能力。教师可以与幼儿约定几种打招呼的方式,比如击掌、拥抱、握手。幼儿见到教师后,自己选择墙壁上的对应动作,然后和教师打招呼。傍晚离园时,要安排幼儿有序排队,争做队伍中最安静的小可爱。见到家长时,要感谢家长来接自己,并和教师挥手相别。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能养成主动打招呼、有序排队的习惯,对幼儿良好品性的形成有重要帮助。

(二)教学中突出良好品德重要性

幼儿教师要挖掘教学中的德育素材,通过强调品德的重要性,使幼儿真诚待人,能更好地与人相处,用正确态度面对困难。音乐、美术、阅读、体育等课程,教师要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对幼兒进行德育渗透,让幼儿在优美的环境、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异常活跃,很可能出现个体间的碰撞、摩擦,导致有打人、争吵等问题。教师要及时化解问题,并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小明在推轮胎时不小心撞到了小雨,小雨不由分说地推倒小明,小明倒地大哭。教师要让小雨明白,伙伴的行为不是故意的,出现问题后不能只想到用拳头解决,而是要以理服人,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对方认识错误,要引导两个幼儿说出各种的错误,并互相道歉。幼儿之间的打闹很常见,教师不可疏忽,必须进行品德教育,避免养成暴力习惯。只有关注行为中的细节问题,才能防微杜渐,实现全面且细致的品德教育。

阅读绘本时,要引导幼儿说出绘本中的品德问题,说说更喜欢谁、更喜欢哪些事,从而将善良、正直的品质植入幼儿内心,形成有效的德育渗透。比如阅读《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时,可以让幼儿说一说小手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启发幼儿说出种花、做手工、做家务等正确的行为,让幼儿明白打人是不对的,以纠正幼儿的行为问题。

(三)加强家园协作,营造平等友爱的教育环境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协作,要通过多种途径分享幼儿在园的表现,并分享育儿经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家长的品德对幼儿有直接影响,教师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号召家长为幼儿做表率,为幼儿的成长创造平等、友爱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发展。

由于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不同,幼儿受到的教育和价值观影响也不相同,教师要在家园协作中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主动配合教师工作。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中观察幼儿的在园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为家长展示幼儿的手工作品,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品德教育的重视,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配合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

教师要与家长密切沟通,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宜的沟通手段,让家长提高觉悟,正视幼儿的言行问题。学校要提倡家长做幼儿家中的榜样,教师做校园中的榜样,为幼儿创造良好成长环境,使其学会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家园沟通群是推进家园协作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在该平台收集幼儿的美德行为,包括自己照顾自己、分担家务劳动、帮父母洗脚、讲卫生等,各种美德行为的展示,能在班级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对家庭教育的推进有重要帮助。在家长的支持下,幼儿的良好习惯得以保持,幼儿会逐渐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幼儿的品德水平与身边的环境有密切关系,要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就必须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渗透德育,为幼儿的发展做出正确指引,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协作,通过家园合作统一观念,为幼儿的思想品德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高凤.浅谈幼儿园德育在一日生活及活动中的渗透[J]好家长,2019(21).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品德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