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文化浅论

2019-11-26张景辉

文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文化关注语文教学

张景辉

内容摘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语文的文化气息越来越凸显出来,而作为传承这种文化的课堂所形成的语文课堂文化,也应为我们所关注和思考。这种文化表现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及规范,它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文化,关注语文课堂文化,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传承语文这种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关注 课堂文化

一.语文课堂文化应关注价值引领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应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引领学生登堂入室,走进积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烙印着民族文化的标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关注价值引领,就是语文课堂应引领学生去正确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应让学生对这种文化产生一种敬重、亲近、珍爱及惊叹之情。他们阅读一篇篇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的精神探险;他们在学习中的感悟是他们成长过程的精神财富。我们引导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

如古诗《泊船瓜州》是王安石的一篇千古佳作。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王安石经过精心推敲而选定的。他先后用“到、过、入、满”等字,但最终还是锁定“绿”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绿”字一妙在形象,一个“绿”字,把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春风吹拂,千里江南,满目新绿。这样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意也就深邃得多了。二妙在“意味”。“绿”字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绿”是什么?是生机、生活力,是希望,也是憧憬。诗人当时肯定也有这种心情。三妙在“理趣”。“绿”是春风带来的,“春风”既是实写,又是一种象征。象征什么?联系作者变法背景,浮沉的仕途,这春风似一种皇恩浩荡,能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带来变法图强的温暖。这种心情是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了。

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绿”字的妙处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向王安石挑战,将“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几十个字,并进行讨论,最后争出“艳”字,认为比“绿”字更好。笔者并不否认教师的教学新举措及学生多元的独特感受,问题是我们应以一种怎样的文化价值观看待这首诗,看待传统文化。

语文是一种严肃的文化。语文课堂文化,首先要有价值引领。如果没有高尚、严肃的价值引领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文化将会失去其固有的“本体价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肤浅、浮躁,甚至是功利、粗劣。

二.语文课堂文化应关注个性张扬

语文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因而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育的过程,应当是儿童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对文本应有自己的感动,有自己的诠释,有自己的情怀和梦想。因此作为传承文化的语文课堂,在关注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应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儿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的主人,成为语文这种文化发扬光大的主人。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教学《荷花》的片断: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別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察觉到“冒”字特别美,就已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学生分别换成了长、钻、伸、露、探、冲)

师:作者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才可以叫“冒”出来。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叫“冒”。

生:我认为这里的“冒”还指面带笑容地钻出来,在荷叶中亭亭玉立。

生:我认为一下子钻出来才叫“冒”。

生:我觉得兴高采烈地长出来才叫“冒” 。

生:我觉得生机勃勃地长出来才叫“冒”。

……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词,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却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这种文化的魅力,这就是语文课堂文化的一种体现。

三.语文课堂文化应关注精神诉求

语文课堂是传承语文这种文化的一种空间载体,应关注其中生命个体——学生的精神诉求。语文,是人生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因而就文本而言,它是作者的一种精神诉求,是其对人生、对自然、社会等有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梦想,喜悦及痛苦等,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诉诸笔端,就是文字。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诉求,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在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自己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体验,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就是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诉求。

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朵杏花》一文时,学生比较喜欢其中的一句话: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花苞。

他们也纷纷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原因。有的说这句话写春天来了,一切充满了生机;有的说读了这句话后感到春天的一种温暖;有的说这是个排比句,写出了春天勃勃的生机;还有的说这句话中“醒、绿、皱、鼓”这些词用得非常美,给人一种诗的感觉……

大家读读说说、咬文嚼字,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突然小宇说:“老师,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一下。”

大家听了,都一愣。我也有些意外,忙问:“怎么?这句话有问题?”

“不是,我是想用这句话的句式描写秋天的景色。”

“哦?”我一听,学为所用,“好啊!改改看。”

“我是这样改的:秋风吹黄了稻田,吹红了枫叶,吹熟了高粱。”

我点了点头,改得还真不错!“好!有点诗的味道。”

同学们也来精神了,仿佛受到了启发,想象的火花似乎被点燃了,都七嘴八舌地改起来。

小寒说:“我也来改:秋风吹落了树叶,吹开了菊花,吹笑了石榴。”

“还可以这样改:秋风吹开了农民伯伯的笑脸。”小溢说。

有同学问为什么。她振振有词地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丰收了,高兴啊!”

……

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发言的情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你们能把刚学到的语言灵活的运用起来,而且用得这么好,想象得这么美,也吹笑老师的脸啦。如果感兴趣的话,课后各人可以把改好的语句写下来,好不好?”

“好!”大家美滋滋地答道。

课后,我正在改作业,小正偷偷地跑过来,“老师,我把那个句式改了一下,改成了一首诗。”

“是吗?可以给老师欣赏欣赏吗?”

小正有些不好意思,把本子递给了我。我一看,还有题目——《秋风》。内容是:

啊!秋风真神奇!

它吹醒了菊花,

吹黄了稻田,

吹开了石榴的笑脸,

也吹笑了我们的心。

……

学生由品味文中的句式,生成出这么多的精彩语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一種精神诉求。满足这种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无疑促进了学生精神生命的茁壮成长。而教师的激励,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表达和创造的欲望,使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话语者,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文化氛围。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但这种文化不是虚实的,它整合、弥散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中,从本质上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文化。”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2]赵凤娥.《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文化的培养》.《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02

[3]陈光全,刘文卫.《重建课堂文化的思考》.《课程教学研究》.2012.05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语教学中“非指导性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S[2017]GHB1775。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粱堡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文化关注语文教学
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
物理课堂文化的构建
浅谈体育课堂文化构建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文化的构建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