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式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7-08-05黎昆
黎昆
摘 要:初中的数学概念教学是整个数学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探讨式教學法的内涵、特征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将对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共同探讨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3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21
掌握初中数学概念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因为初中数学教学需要运用数学概念来进行推理、判断,最后得到准确的结论。能否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对教师上好数学课、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实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针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研究就成为国内外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课堂上,只是片面地追求抽象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情感价值的培养,更忽视了对数学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共同探讨式教学法是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共同探讨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结合传统教学法的优点,通过课前预先设计和组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思考为起点,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等次的分组,即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平均学习水平均等,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围绕某一数学问题展开独学、对学、群学,并展示小组成员集体探讨所得的结果,再由别的小组成员对本组的展示成果进行质疑、补充及评价,以此实现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其中,在独学环节,学生独立思考并查阅资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对学环节中,学生两两交换自己的思想,以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实现生生间的教学相长;在群学环节中,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展示环节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教师,向同学们阐述小组讨论成果,锻炼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体会教师教学的意图与劳动的艰辛。共同探讨式教学的本质就是一个互动过程,能同时满足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设计要求
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设计要求是根据涂荣豹教授提出的中国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把加强“双基教学”与坚持启发式教学贯彻数学活动教学始终的思想。具体做到:一是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即要求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具有目的性,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在自身的参与实践中学到新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操作,使自身的各项能力得到均衡发展);二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作为教师,要努力寻找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之间最优平衡点,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辅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并对生活经验进行升华提炼,尽可能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三是强调过程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激励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创新);四是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教育性(一个可行的、高质量的创造性教学设计必须以科学性与教育性为基础。一方面,要求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等都具备科学性,采用的教学手段等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教学设计具备教育性,让学生在学习完新知识后有所收获)。
三、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一是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灵活地转变角色,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强调课堂上的每位成员参与其中、平等对话。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强调的是教师权威性地教与学生被动性地学,但是,今天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法则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双方都做课堂的主人,而且双方都是学习者,课堂学习既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发展的要求。课程资源也不再是教师权威性的知识结构,它具有丰富的来源,可以直接来自教材,可以由课堂讨论产生的知识构成,也可以是教师本身的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展现出了来源的多样性。
二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学习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好强心,把推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发展作为重点,使其能够利用主观能动性去自主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是变“题海战术”为“当堂达标”的训练模式。传统的教学提倡题海战术的培训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提高,但是这样的训练方式会大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与厌学。而当堂达标则不一样,它要求每节课都留有5-10分钟进行达标测评,当堂知识当堂清,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快速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者的负担也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了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氛围。
四是变“一维教学”为“三维目标”的培养模式。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不能再片面地追求知识能力的发展,却漠视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今天所探讨的共同探讨式教学法,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动力,摒弃陋习,做到三维并进地培养学生,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优势
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就是教育者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要让全班学生参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个别学生质疑和补充,最后由教师做补充并带动学生一起做课堂小结,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班集体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对比较内向的学生更是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它是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最优选择,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endprint
五、共同探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一)对数学概念形成具有協同作用
数学概念可分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而不管是哪种概念,都要求重视它的推理形成过程,而不是仅局限在传统的死记硬背,使用共同探讨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充分感受数学概念的由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概念。例如,对于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式,因为它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一个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若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记它的形式特点,那么对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就会产生阻碍。这时就应该采取直观游戏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代数式。通过设计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独学环节中自主探讨,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中逐步过渡到建立“代数式”,从中体会“代数式”的形成过程。
(二)对认识数学概念具有理解与巩固作用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只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感性认识,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性认识。很多数学概念具有相似性特征,仅仅依靠学生自主地整理知识,往往容易对某些相类似的数学概念产生混淆,出现错误。而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考虑知识的相关联性,把相关知识放在一起进行系统性的教学与对比,这就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做到理性认识数学概念。如针对“中心对称”的概念教学,可以把与之相关联的“轴对称”的概念形成过程放进来做对比,学习者就不难感受得到,中心对称是在平面上旋转的过程,而轴对称则是在空间中对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了然地掌握中心对称的定义,并且加深对不同概念的理解,把直观性的知识通过群学探讨对比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群学的讨论过程中,提升了敢于质疑和发现的胆识,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对应用数学概念具有拓展作用
以数学概念为基础,可以通过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得到很多的定理、法则等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对概念的应用能力训练要以课堂训练为重点,进行多方面的训练。这样,通过从基本题到能力题的设计,以此实现当堂达标的目的,逐步提升学生对同类概念的理解,完成从直观形象到抽象理性的认识,充分反映了同类概念的本质属性。当然,数学概念是具有多样性的,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转变,要做到教无定法。如对一些不是非常重要且对学习不受影响的数学概念,蜻蜓点水即可;而对于学生一时难以掌握但又极其重要的数学概念,则需要做好淡化处理,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握这类数学概念的定义、本质属性,进而能够灵活应用。
(四)对课堂教学过程具有规范作用
共同探讨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一般要六个阶段:一是温故知新(独学)阶段(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通过独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固学生对整式和分数的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二是新知学习(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探究,启发学生从生活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最后分小组展示本小组讨论后得到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总结出来的结果做评价);三是学以致用(独学+群学+展示);四是当堂达标(独学+群学+展示,通过做练习加固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概念的特点,题量不要太多);五是小结与反思(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六是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布置不宜太多,突出概念特点就好)。
由此可见,运用共同探讨式教学法,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并且通过自己讨论出来的知识比教师强加给的知识更容易记住。但该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尤其是需要教师做好学情细致分析与精确准备,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数学概念教学更加有效,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数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同,翟士杰.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浅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5(6):53-57.
[2] 骆亚招.新课程目标下数学概念教学之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版),2007(11):84
[3] 刘雄.浅谈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7):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