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

2017-08-05胡红春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科学课教学方式

胡红春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科学思维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实验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思维;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5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在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时,思维会呈现不同的结果,而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对活动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时,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利用感性思维去接触科学的机会,目的是帮助学生利用科学思维去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并逐步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因此,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教学探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一、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重的特性,能够通过相互隶属与相关承继的方式将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充分激发大脑机能,开发大脑的更多潜能。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科学思维培养上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生物与环境”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并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做思维导图,做完后每个小组都要进行汇报。通过汇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明白了各种生物的依赖环境,生物的行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有的学生思维较为开阔,他们会想:我们能不能改变某种生物的生成环境呢?生物和他所生存的环境是不是相互影响呢?这些想法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

在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时,学生想出了很多新奇的办法,来对“种子发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有的学生对水量进行了一番研究,有的则是将水换成了其他液体,如牛奶、茶叶水、柠檬水等,并分别记录种子发芽的情况。由思维导图引发出来的问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探究时他们的兴趣也很浓厚,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做到有始有终。由于整个探究过程是由兴趣带动的,学生的发现与收获就更多了。

二、以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大的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信心。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对实验过程进行一番设计,也允许他们对教师所设定的实验方案进行更改。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动脑、动眼的机会,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进行“热脹冷缩”的学习时,当教师讲解了一番固体与液体的热胀冷缩特性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这个问题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他们都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番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明确提出实验的目的与要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实验,自选材料,自主实验。学生设计的实验很有特色,有人将硬塑料导管伸到橡胶塞里,并将橡胶塞压在了圆口烧瓶中,并找来一块热毛巾,拿热毛巾将烧瓶盖住,当他们将塑料导管的一段放到水里时,能明显地看到有气泡冒了出来。“我们成功了!”学生非常开心,发出了阵阵欢呼声。教师趁机再次提出问题:“大家还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吗?”学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难免遭遇失败,经过多次的思考、讨论与实验,终于找到了新的方法:先将两手进行摩擦,然后用手紧贴烧瓶,将塑料导管的一头放入水中,气泡出现了,本次的实验取得了成功。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都很兴奋。

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再次引导:如果气泡出现后我们用冷毛巾盖住烧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随后,学生就开始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实验,发现了水会上升。这是为什么呢?思考后学生发现,这是因为气体受冷后收缩了,烧瓶里的其他部分开始对水形成了倒吸。在本次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轻松地学习到知识,还很好地掌握了本次实验的操作技能,有效地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

三、以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导我们,要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生活化的教学。学校就曾经开展了一次“科学养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先对蚕宝宝进行观察,记录下蚕宝宝的各种活动,根据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与其他同学或教师、家长进行交流,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事物很自然地产生了兴趣。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意识非常强,他们亲自动手,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养蚕的过程,不仅倾注了感情,还非常用心,当他们遇到了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提高。

三年级的小林同学就是这样写养蚕日记的:今天非常开心,因为我看到蚕宝宝吐丝了。我立刻将蚕宝宝放到了结茧架中。在吐丝前,蚕宝宝的身体和行为是这样的:在吐丝之前,蚕宝宝已经不再吃桑叶了,但看起来非常胖,它的身体大概有56毫米。它的身体有一点透明,肚子那里有一点点红色。蚕宝宝吐出来的丝是一条一条的,就像是我用笔画的弯曲的线。蚕宝宝吐丝的过程也很辛苦,它们吐丝的过程中不吃也不喝,会不停地大幅度地转动着身子,向后转、左右转、向前转......就这样不停地吐丝,越吐越多,直到吐完体内的最后一根丝,吐成一个漂亮的椭圆形把自己裹在里面,也就看不见蚕宝宝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茧自缚”吧。

通过学生的描述能够看出,他对蚕宝宝的整个吐丝、结茧的过程观察得非常仔细,这才能写出这么详细的记录。通过本次的养蚕活动,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掘,每个人都学会了去思考、质疑、探索,这种勇于实践的品质是最为珍贵的,也是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方面最为重要的。学生利用童真的语言与稚嫩的文笔描绘了蚕宝宝的生命历程,对于他们来说,本次活动会留下深刻的科学印象,也会使他们更加热衷于探究,对科学活动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明白探索的意义所在,为学生的终身科学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海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思维及其培养策略[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1):8-10.

[2] 杨兰娟.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7(2):84-86.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科学课教学方式
难忘的科学课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