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6-10-21陈松旺曾晓生官守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导针髓内螺钉

陈松旺 曾晓生 官守尊 黄 斌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陈松旺 曾晓生 官守尊 黄 斌

目的 探讨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时使用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和出血量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可提升治疗安全性。

动力髋螺钉;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lderly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78 cases of seni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 rate,operation time and bed time and bleeding volum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The femoral coa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hrough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ximal femoral 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Key words】Dynamic hip screw,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n the elderly,Curative effect

有研究显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内固定治疗[1]。但需要注意,目前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方法较多,而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存在不同[2-3]。本次研究中,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在60~77岁,平均(68.63±8.63)岁;AO分型:31A11 型5例,A1.2型16例,A1.3型22例,31A2.1型15例,A2.2型2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将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行胫骨结节牵引,并行术前准备,确认无手术禁忌证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观察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生效后,仰卧位,固定于骨科牵引床上,患肢伸直位牵引,轻度内收、内旋复位,在C臂X线机透视正侧位显示复位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取大粗隆下2 cm向下作股外侧直切口,长约8~10 cm[4-5],插入导针。在插入导针过程中,插入平面根据钢板的角度确定。控制导针的深度能够刚入髋臼缘,对其长度进行测量。导针进入长度减去超出股骨骨质长度后再减去10 mm,这一长度为打入螺钉的长度。另使用三联DHS扩孔器进行扩孔处理,放入攻丝,拧入动力髋螺钉,使用动力髋螺钉钢板进行固定处理。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处理。

1.2.2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 麻醉、体位、牵引同对照组。在C臂X线机透视正侧位显示复位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从大粗隆顶部向近端水平切开5 cm,分开外展肌,显露大转子顶点,并在触及到大转子后可以在大转子定点前部约为1/3的位置向股骨干髓腔位置进行开口,并插入导针。通过使用专用手柄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插入到患者骨髓腔中,并使用导向器向着股骨颈内部转入导针,根据导针的深度可以将带有螺旋刀片的近端锁钉打入到患者股骨颈内部,螺钉尖端位置在股骨头下方约为1.5 cm的位置锁钉螺旋刀片,最后可以拧入远端锁钉。术后仍需对患者实施常规术后处理。

1.3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即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本次研究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另需要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和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的数据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中对其实施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

2.2治疗安全性对比

在治疗安全性上,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和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3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出血量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出血量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卧床时间(d)  出血量(ml)观察组对照组39 39 tP --50.69±12.52 78.96±22.45 6.868 1 0.000 0 19.69±7.96 23.69±3.75 2.838 9 0.005 8 69.96±18.69 283.98±52.87 23.834 6 0.000 0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骨骼脆性的增加,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6]。而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数量正在不断的增加。股骨粗隆间血液循环较为丰富,因此骨折在治疗后极少有患者不会愈合[7]。因此,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但是,内固定的方法较多,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也并不相同。

基于这种特点,本次研究中分析了2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即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和出血量明显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分析发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动力髋螺钉均为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同时均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动力髋螺钉的优点是抗弯强度好,螺钉结构牢固,具有动、静力加压作用,可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具有张力带的效果。缺点是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因主钉粗大,钻孔时致股骨头、颈内部骨量大量的丧失,可能破坏股骨头血运;单一螺钉固定,对于不稳定骨折不能有效控制旋转;在股骨近端偏心位固定,钢板近端与套筒连接部位承受折弯应力大,容易出现折断;骨质疏松导致骨力学强度降低,内侧骨皮质常有骨缺损或连续性中断,可加重内侧骨皮质压缩;另外还有头钉切割、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也较多[8]。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时具有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及医生的X线暴露、抗旋转力强,稳定性高,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保留股骨头颈的骨量,对血供影响小;不易发生头切割。缺点是可能发生股骨近端外侧皮质裂、股骨干骨折及远期大腿疼痛;插入髓内钉时可能致骨折分离等。按操作流程可减少并发症。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大部分术前就已并发骨质疏松,常合并内科疾病,身体条件差,对其实施更加安全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极为重要。合理的手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通过本次研究显示,防旋髓内钉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相比常规动力髋螺钉有着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赵云丹.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与Gamma钉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507-508.

[2] 吴祖耀,吴吉悦,杨松. 不同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10(5):49-50,53.

[3] 闫剑平,张永,孔亚军. 股骨粗隆间骨折四种手术方法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2):149-150.

[4] 丁强,王孝辉,阮成群,等. 辅助短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20-922.

[5] 鲍自立,耿桂平,朱金华. DHS结合股骨颈张力侧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6):558-560.

[6] 唐祖林,刘岗,潘焕生. 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2015,35(5):26-28.

[7] 王月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64-65.

[8] 李建宏,刘海春,陈允震. PFNA与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 实用骨科杂志,2013,19(5):396-401.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wo Kinds of Internal Fixation fo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CHEN Songwang ZENG Xiaosheng GUAN Shouzun HUANG Bin Orthopaedics Department,Guangze Hospital in Nanping City,Nanping Fujian 354100,China

R687.3

A

1674-9316(2016)17-006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044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医院骨科,福建 南平 354100

猜你喜欢

导针髓内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治疗的导针定位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