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英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VS桃田贤斗技术对比分析
2016-09-06胡玉,李蕾
胡 玉,李 蕾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2015年全英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VS桃田贤斗技术对比分析
胡 玉,李 蕾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通过观看2015年全英公开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与桃田贤斗的比赛录像,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林丹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技术运用进行技术统计,同时对双方技术运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丹凭借自己充实的体能、高超的技术、强大的心理素质取得胜利,两人在技术打法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风格,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但从体能和心理素质来说林丹略占优势,指出双方技术打发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后的比赛提供参考.
2015年全英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桃田贤斗;技术对比
2015年3月3日-3月8日羽毛球全英公开赛在英国伯明翰体育场举行,在男单半决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林丹对阵日本小将桃田贤斗,经过激烈的比赛,最终林丹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充足的体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取得胜利.为了能更好的评价本次比赛双方的技术,本文从不同的角度针对林丹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技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展现双方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优势与不足,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和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全英公开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所运用到的技术.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要,借助网络、图书等,查看和羽毛球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理论支持.
1.2.2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本场比赛的录像视频,对比赛录像中两名运动员各项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
1.2.3数理统计法
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文件,收集本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运用Excel软件对观看比赛视频文件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2.4对比分析法
通过观看录像对运动员各项技术运用进行统计,针对比赛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65 min的激烈角逐,林丹以2︰0成绩赢得比赛.从比赛中能够看出两位运动员在技术方面不分伯仲,而林丹则凭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变速突击、多变的球路、刁钻的落点以及沉着的心理取得胜利,而作为新人的桃田贤斗,由于年纪小,参加这种国际比赛较少最终输掉比赛.整场比赛采用“21分制”的规则,第一局比赛林丹以21∶18取胜,第二局比赛林丹以21∶19取胜,比赛总共79球,1092拍,最多一球打42拍,最少一球打两拍,平均每球14拍.
2.1发球技术总次数对比分析(表1)
表1 发球技术总次数对比
由表1可知,林丹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都是发反手网前球,还有较少次数的发反手平高球,而在整场比赛中两人并没有发正手的高远球、网前球、平高球、平射球以及反手平射球.整场比赛中林丹发球总数42个,其中发反手网前球40个,发反手平高球2个,可以得出95.2%都采用反手发网前球,而桃田贤斗发球总数37个,其中发反手网前球33个,发反手平高球4个,可以得出他89.2%都采用发反手网前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这场比赛中,两位运动员使用的发球技术相似,都以反手网前球为主,因为网前小球灵活多变,让对手无法准确判断,从而减少了对手主动进攻的机会,再结合使用反手平高球偷袭对方后场,让对手猝不及防,主动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
2.2前场技术运用对比分析(表2)
表2 前场技术总次数对比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比赛中两人网前技术主要采用搓放球、勾对角、推球、挑球以及扑球5大技术,其中两人的挑球和搓放球技术运用次数最多,其次是勾对角,但是两人存在明显的差异.林丹使用挑球技术较多,占前场技术的53.7%,搓放球技术占30%,勾对角技术占13.5%,而桃田贤斗挑球技术占43.7%,搓放球技术占40.7%,勾对角技术占13.4%,可以看出林丹在挑球技术高于桃田贤斗,而桃田贤斗在搓放球技术高于林丹,说明桃田贤斗多次使用搓放球使林丹挑高球为自己创造主动进攻的机会.林丹多次使用挑球而搓放球使用则较少,是由于桃田贤斗的搓放球技术较好,而且速度较快,以至于他还采用扑球技术,而林丹在整场比赛中采用扑球技术最少,更多的使用挑球,破坏对方网球的节奏和步法,但是挑球也出现多次出界,这也是主动出击不足造成的.
2.3中场技术运用总次数对比分析(表3)
表3 中场技术运用总次数对比
表3数据显示,两人在中场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平抽快挡和接杀放网前球,结合少数的接杀挑球,还有个别接杀勾对角和接杀反抽技术,从本场比赛的录像以及中场技术的运用可以看出,两人平抽快挡技术运用差不多,说明双方在攻防转换、被动情况下都不做退让.而林丹接杀放网前球和接杀挑球多与桃田贤斗,说明林丹在比赛中比较被动,所以采用接杀放网前球和接杀挑球相结合以打乱对手的攻击速度与力量.从两人各种的接杀球和抽挡数据看,两人接杀反抽和接杀勾对角数量较少,可以看出两人的实力不相上下,杀球技术的质量较高.在桃田贤斗强大的攻势下林丹并没有慌乱,而是以守为攻,通过中场的接杀放网前球、接杀挑球等技术的运用取胜,充分体现出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对能力.
2.4后场技术运用总次数对比分析(表4)
表4 后场技术运用总次数对比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两人处理后场球主要采用高远球、吊球、杀球技术,由于林丹前场挑球技术次数较多,所以桃田贤斗后场各种技术都多于林丹.在战术运用上,都采用拉、吊结合杀球,将球准确地击到对方场区四角,是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地上来回奔跑,双方在后场使用高远球技术,应用多拍的技术打法,充分消耗对方体力.相比之下,桃田贤斗的杀球技术不稳定,没有是杀伤力,造成第一局失分过多.
2.5主动得分技术对比分析(表5)
表5 主动得分技术对比
在比赛中让对手主动失误失分,减弱对手的自信心也是一种获胜的方法.[1]从表5能够看出,在本场比赛中桃田贤斗主动得分总数高于林丹,而他主动得分技术以杀球为主,可以看出在比赛中桃田贤斗进攻次数较多,林丹则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以防守为主,需找合适机会进攻.双方杀球技术方面旗鼓相当,都得6分.在前场搓放球、挑球技术上,桃田贤斗主动得分高于林丹,说明他技术掌握熟练、手法娴熟、速度较快,但是在推球和中场平抽快挡技术上,双方都没有主动得分,吊球和挑球技术双方都得一分,实力相当.
2.6全场主动失分技术统计分析(表6)
表6 全场双方主动失分技术统计
整场比赛林丹获得42分,桃田贤斗获得37分.从表6可以看出,林丹主动失误送给对方30分,桃田贤斗主动失误送给对方34分,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所以自己失误一次对方将得一分,而自己将失去2分.在比赛中两人失误的主要原因有回后场出界、杀球、接杀球、判断失误等,两人略有不同,林丹回后场出界失误8分,判断失误7分,挑球下网失误4分,说明他击球的力度把握欠缺,判断能力掌握不好.而桃田贤斗回后场出界失误7分,杀球失误6分,过渡下网失误5分,说明他在回后场球力量把握不够好,这一点两人有相似之处,在杀球技术上他失误较多,可以看出他主动攻击次数较多,求胜心切,但是杀球技术方面掌握不够成熟.
3 结 论
双方发球技术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结合少数反手平高球来增加对方的接球难度.在处理来球技术方面,双方使用最多的技术是前场搓放球和挑球、以及后场的吊球,从比赛录像可以看出,林丹较多使用快速挑球来突击对手并限制对手的进攻,而桃田贤斗较多使用搓放球来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在中场双方主要采用平抽快挡技术来争取主动,中场处理对手杀球时双方大多数使用接杀放网前球的防守技术,配合少数的接杀反抽技术,相比而言,林丹这两种技术使用较多,增加对方移动的难度.双方主要得分是杀球技术,而失分最多的是回后场出界,说明双方进攻意识都很强,但是对球的控制力不够准确.从心里素质方面看,林丹自身心理状态成熟,在被动的情况下寻找主动出击的机会,为他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整场比赛的情况来看,林丹的基本技术比较扎实,比赛经验非常丰富,对体能的分配更为合理,对比赛胜利的信念较强,并且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而桃田贤斗各方面和林丹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林丹的胜利是意料之中的.
[1]刘学涛,富阳,宋爽.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林宗伟VS林丹技战术对比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5,37(1):85-87.
[2]刘丹,聂上伟,孔明敏.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林丹和李宗伟技战术统计分析[J].山西体育学院学报,2014(1):90-93.
[3]刘秀峰.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VS李宗伟技术对比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5):78-80.
[4]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戴金彪.“21分制”对羽毛球单打技战术发展的影响[M].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出版社,2008.
[6]杨恒,王家斌.新编羽毛球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国羽毛球协会.羽毛球竞赛规则[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徐明忠]
Technolog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in Dan VS Momota Kenta in men’s
HU Yu,LI Lei
(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China)
By looking at the game video of Lin Dan fought Momota Kenta in men’s singles semi-finals of 2015 The All England Open Badminton Championships, using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to count Lin Dan and Momota Kenta’s technologies in the game,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both sid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 Dan wins from his full fitness, superb technology, strong psychological quality , the two have similarities in technical abilities, but also has its own style, hav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echnology using, but Lin Dan slightly better fro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 pointed out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s badminton players after the game.
2015 the all england open badminton championships;men’s singles semi-finals; Lin Dan; Momota Kenta; technology comparative
2016-01-05;
2016-01-14
胡玉(1992-),女,陕西商洛人,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
李蕾(1978-),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
G847
A
1672-3600(2016)09-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