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2021-12-15郑强
郑 强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5)
1978年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提出,羽毛球双打项目指导思想为“快、狠、平、近、压”。“以快为主”“以攻为主”“以我为主”的指导思想,强调进攻的重要性,在进攻技术中,杀球最具观赏性,同时威胁也较大,但杀球的得分率不取决于杀球的数量,而取决于杀球的落点与线路。前人关于羽毛球杀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杀球线路和杀球效果方面,而对不同杀球区域杀球效果的研究较少。混合双打相对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存在性别差异,男子、女子运动员不同杀球线路的杀球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研究以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为研究对象,对比中外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杀球区域的分布及其效果的异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关于羽毛球双打技、战术及关于羽毛球双打比赛、杀球的相关书籍文献,整理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以2013—2018年苏迪曼杯、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等比赛的混合双打比赛半决赛和决赛阶段的40场比赛录像为统计对象(表1),对相关指标采集并整理。图1为中外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杀球区域杀球线路示意图。
图1 混合双打杀球线路示意图
1.2.3 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对表1系列赛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整理并检验数据。
表1 本研究观察统计的40场比赛录像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
由表2可知,中外男子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左区、右区、中区;而外国女子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右区、左区、中区。究其原因:(1)防守方将球击到进攻方的边线附近,可增加进攻方击球时的移动距离;若将球击到进攻方中线附近,进攻方移动距离较短,中区杀球直线不仅威胁较大,而且杀到防守方结合部位容易引起防守方误判。因此,左区和右区杀球比例较高,中区杀球比例较低。(2)多数运动员是右手握拍,且防守时以反手握拍为主。进攻方左区杀球时,直线杀球不仅威胁大,而且防守方反手握拍不易回击到大斜线区域,即便回击到大斜线区域,进攻方由头顶区连贯到正手区难度相对较小,而进攻方右区杀球时,防守方反手握拍容易回击到大斜线区域,同时由正手区连贯到反手区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左区杀球比例比右区杀球比例高。根据表2可知,中国男子运动员左区杀球比例高于外国男子运动员,右区和中区杀球比例低于外国男子运动员;中国女子运动员左区和中区杀球比例高于外国女子运动员,右区杀球比例低于外国女子运动员。
表2 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
2.2 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效果
得分率(失分率)指的是杀球直接得分(失分)的概率,定义得失分率为得分率与失分率之比,以显示得分和失分相比的结果,比值越高,得分效果越好。优势率(均势率、劣势率)指的是杀球后下一拍处于优势(均势、劣势)状态的概率,定义优劣势率为优势率与劣势率之比,以显示优势状态和劣势状态相比的结果,比值越高,优势越明显。
根据表3数据可知,(1)左区杀球时,中国男子运动员杀球得分效果和优势效果均更好;而中国女子运动员杀球优势效果更好,外国女子运动员杀球得分效果更好。(2)中区杀球时,中国男子运动员杀球优势效果更好,外国男子运动员杀球得分效果更好;而中国女子运动员杀球得分效果和优势效果均更好。(3)右区杀球时,中国男子运动员杀球得分效果和优势效果均更好;而中国女子运动员杀球得分效果和优势效果均更好。
表3 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效果
综上所述,结合表2中外混合双打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可知,(1)左区杀球时,中国男子运动员杀球比例高于外国男子运动员,且杀球效果更好;中国女子运动员杀球比例高于外国女子运动员,但杀球效果差异不明显。(2)中区杀球时,中国男子运动员杀球比例低于外国男子运动员,但杀球效果差异不明显;中国女子运动员杀球比例高于外国女子运动员,且杀球效果更好。(3)右区杀球时,中国男子运动员杀球比例低于外国男子运动员,但杀球效果更好;中国女子运动员杀球比例低于外国女子运动员,但杀球效果更好。
3 结论与建议
中国男子运动员与外国男子运动员相比,左区杀球比例高,且杀球效果好;中区杀球比例低,杀球效果差异不明显;右区杀球比例低,但杀球效果好。中国女子运动员与外国女子运动员相比,左区杀球比例高,杀球效果差异不明显;中区杀球比例高,且杀球效果好;右区杀球比例低,但杀球效果好。因此,本文建议中国男子运动员应降低中区杀球比例,提高右区杀球比例;中国女子运动员应降低左区杀球比例,提高右区杀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