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部文学史看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叙事主题和文化变迁
2016-03-07崔永光
崔永光,方 丹
(1.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2.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辽宁大连 116044)
从三部文学史看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叙事主题和文化变迁
崔永光1,方丹2
(1.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2.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及当代文学在中西学者各自编写的几部经典“美国文学史”中逐渐从处于边缘的“他者”地位,到17世纪的“断裂”、18世纪末期的发展,最终走向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中心。从几部美国经典文学史的编写话语和叙事策略中可以窥探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叙事主题及其文化身份变迁历程,也诠释出美国印第安文学是美国文学史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美国文学多元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学史观。
关键词:美国文学史;印第安文学;叙事主题;文化变迁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印第安文艺复兴”(Native American renaissance)*在我国学界,“印第安文艺复兴”的主要标志是1969年,美国印第安作家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撰写的长篇小说《日诞之地》获得普利策奖,揭开了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序幕。该小说已由我国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学者张廷佺译成中文,2013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使得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逐渐成为一门显学,至今研究势头方兴未艾。国内外学界主要从印第安文学文本解读和族裔文学批评两条主线对美国印第安文学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逐渐呈现多元化,至今主要“包括土地与生态、印第安性与身份、印第安人与白人形象的颠覆与重塑、印第安历史与政策、战争与后战争影响、生存与抗争、城市与家园、后殖民与反殖民等;叙述特征鲜明、独树一帜,包括成套故事叙述、蛛网模式的关联叙事、叙事时间、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印第安文学与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相比,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具个性、特殊性,彰显着独特魅力”[1]。
由此可见,未来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态势需要中外学者挖掘新的研究视角,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将美国印第安文学融入到人类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多元学科,实现跨学科、跨文化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中西方学界编写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文学史”中对美国印第安文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阐释。通过梳理几部文学史中的印第安文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叙事主题,进而揭示美国印第安人所经历的社会文化变迁历程,以及在其漫长的苦难进程中他们所经受的文化接触、文化焦虑和身份危机。
在1948年出版的《美利坚合众国文学史》的序言中,主编罗伯特·斯皮勒及其合作者曾经宣称:“每一代人至少应当编写一部美国文学史,因为,每一代人都理应用自己的观点去阐释过去。”[2]5直至今日,西方学界除了编写这一部文学史之外,还有1988年出版的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和1994年出版的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的多卷本《剑桥美国文学史》。这三部文学史构成了西方学界对“美国文学史”的经典阐释和主流话语。一部经典的文学史要涉及社会史、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如今,距离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剑桥美国文学史》已有20多年,一部新的“美国文学史”正在人类多元文明交织的历史进程中酝酿和发展。
要对美国印第安文学叙事主题和身份建构做一番完整客观的学术梳理,就需要对当前的几部“美国文学史”中美国印第安文学的主题阐释做出一番梳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948年版本的《美利坚合众国文学史》在时间坐标中缺失了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复兴这一重要时期,因此本文没有将此版本的文学史纳入研究范畴,而是借鉴了由我国南京大学刘海平、王守仁主编,2002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新编美国文学史》。通过对中西方学者编撰的几部“美国文学史”的比较研究,可以观照美国印第安文学在中西方各自视野之下的叙述话语和身份建构。
一
从时间跨度上看,《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从有关美洲土著穴居时代生活的记叙开始一直到当代的美国文学。第一部分的时间跨度从最早的开端至1810年,并将土著人的声音*对于“美国印第安人”和“土著美国人”的称谓考究,请参考邱惠林《美国原住民的称谓之争——当今美国“美国印第安人”与“土著美国人”的争议》一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2-59)。在本文中“美国印第安人”和“土著美国人”表达同一含义。(The Native voice)作为美国文学的本源所在。考古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文学源于历史悠久、神秘幽邃的史前岩画遗址。“在嶙峋起伏的岩石之间,有一堵宽阔的沙石墙,墙上绘有巨大而细长的暗红色人形图画。”[2]5读者可以推测,暗红色的人形图画便是土著人。该部文学史对美国印第安人文学的基调定位是明确的。“印第安人的声音是美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没有它就没有真正的美国文学史。”[2]5或许可以说,没有印第安文学,美国文学史是不完整的。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却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使得“土著人的声音”一直淹没在美国主流文学之外。
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的样式和特征是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s),“包括歌谣、祷文、符咒、咒文、预兆、谜语和故事等等。它们源自种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历经漫长而无文字记载的时代,反映了纷繁的社会文化形态,其多样性令人瞠目”[2]5。这些自然的居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运用他们独特的语言符号描绘着居住地上的山川风物。他们是大自然的歌者,叙述着大自然原始、淳朴、神圣的主题意蕴。自然环境构成了印第安文学的物理条件,这也是后期印第安文学生态批评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自然成为印第安人认知自我、感知世界的重要载体。自然界的风雨、雷电、乌云、阳光都被赋予了宗教的神圣性和精神上的意义。“一个印第安人祷告或讲故事时,他是在同不可抗拒的超自然的神力打交道。”[2]6一言以蔽之,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的叙事主题一是“特别强调人类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和谐相处”[3]14,另一个则是“对土地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赞美。遗憾的是,象征着印第安部落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口头文学发展到17世纪初期,由于与欧洲殖民文化的接触与冲突,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进入了漫长的断裂期。
在美国印第安口头传统中,最具文学想象和传统特色的样式莫过于歌曲(祷词、祭歌、战歌等)和故事(神话、传说、预言等)。这些口头传统直至今日都还隐藏着美学的力量,体现了印第安人“对完美的存在和有序的美的感受”[2]8和其对自由、死亡、宇宙、崇高等生命元素独到的阐明和文学想象。该部文学史中还具体引用了早期印第安人的祷词、禳歌、战歌和造箭人的故事等简单明快的文本,并加以深刻的阐释,较有说服力地展现了美国印第安口头传统的美学思想、丰富内涵和文学想象力。
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史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这部《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也不例外。编者们也认识到印第安人的声音遭到了忽视和埋没。但对于美国印第安口头传统的存在,学界是统一认可的。“这个传统深深扎根于新大陆的土地之中,任何人都无法否定它,它蕴含着如此不同凡响的内容,丢弃它无异于丢弃一种无价之宝。”[2]12同时,该部文学史对于近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评价是中肯恰当的,认为“印第安人的声音在近代文学中的出现是美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一些重要作品起着过渡或者沟通印第安口头传统和当代文学的桥梁作用”[2]12,还预言不久的将来定会崛起一些现代印第安小说家,而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国内外学界对当代美国印第安小说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深入和成熟。
但这部文学史的缺失在于对当代印第安小说的阐释只是简单的概述,仍然将其置于美国文学的主流话语之外。相对于对黑人文学、妇女文学及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的叙述,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阐释是断裂的、片段的,而对于印第安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叙述几乎是空白的。印第安文学在殖民地文学之后便一直处于隐身、缺席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本部文学史的一大缺憾。因为,在“五月花号”到达美洲以前,印第安人一直在那里生活,而且口头传统也一直是殖民地文学到来之前的主流。“印第安人早已形成了独具特色、完整自足的社会和文化系统。对于理解1492年以后美洲在种族和文化互动中的变迁,这个事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值得欣慰的是,《剑桥美国文学史》对于美国印第安文学及族裔性主题的论述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这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在这一方面的缺失。
二
这部堪称鸿篇巨制的《剑桥美国文学史》从1994年至2008年陆续出版完成,时间从1590年跨越至1995年,创造性地论述了美国长达4个世纪的丰富多元的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煌煌八卷本的《剑桥美国文学史》不仅论述全面、权威,而且颇具包容性和开创性,体现了美国文学的多元文化传统。“这部文学史的一个特点是方法的多样化:角度不一,手法各异。”[5]
在编撰者们看来,美国文学是“一种富于个人主义和冒险精神的文学,一种蕴涵种族冲突和帝国征服的文学,一种折射大规模移民和种族关系紧张的文学,一种反映资产阶级家庭生活和个人自由与社会限制不断斗争的文学”[6]。基于以上编撰理念,这部文学史最难能可贵的是使得处于边缘地位的美国印第安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妇女文学、通俗文学等被重新发掘和阐释,极大地丰富和扩充了美国文学的多元学术维度。“美国文学传统不仅仅是用英语写作的白人作家的产物,对美国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所有生活在那个国家的人民共同创造的。”[7]因此,本部文学史对于美国印第安文学的阐释和评介体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史观和历史观。
在《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编者们重视美国文学的时代色彩,关注文学与文化、文学与意识的深层关系,阐释了美国文学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史学观。在第四部分中,副主编戴维·明特以较长篇幅阐释了乡土色彩、种族特点和性别问题,对乡土文学、黑人文学、墨西哥裔美国人文学、亚裔美国人文学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妇女文学等多种文学群体进行了比较,发展壮大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传统,但唯独缺席了美国印第安文学,淹没了“边缘的声音”(the voice in the margin)。
与《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相比,多卷本的《剑桥美国文学史》代表着美国文学研究的一座新的里程碑,“重新定义了美国文学的各个发展阶段……这部美国文学史通过多视角、大量的叙述逐步展开;每一个叙述都因有实证而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而且所有叙述之间都通过共同的主题和关注的问题而相互关联”[8]1。从八卷本的中文版目录可以概观地看出包括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少数族裔文学及批评史贯穿始终。从第一卷中“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第二卷中“扩张与种族的文学”(第二章 边疆与美洲印第安人)、第三卷中“渐近的多元文化:文化、经济和小说”(第五章 美国印第安人在进步时代的牺牲),到第六卷中“少数族裔文学现代主义”,再到第七卷中“新兴文学”(第四章 60年代的遗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社会和文化身份的历史变迁。
与其他文学史一样,《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一卷 第二章 自然居民)开篇便提到殖民地时期美国土著文学拥有的“古老而丰富的口头文学”。但美国土著人民缺乏文字书写,导致他们在欧洲人眼中缺席本土写作,使其处于劣等民族地位,从而“丧失对美洲大陆的拥有权”。“印第安人缺乏构成文明的基本要素,几乎成为英语殖民文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8]29,这种大多数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殖民话语使得本卷作者没有一开始就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学史展开讨论,而是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讨论了两种文化接触之后欧洲人眼中的印第安人,客观地呈现了妨碍对北美印第安文学史进行充分描述的各种问题和偏见。
在许多人看来,欧洲人和美洲人之间的比喻是男性和女性的关系。而当时的女性是劣等人,因此,欧洲人对美洲人的殖民想象是“不敬神灵的野蛮游牧民族”形象。[8]30“占据主流地位的英国殖民立场不仅仅是贬低当地土著文明:它甚至否认其存在,只是把原住民看做荒无人烟的旷野的一个组成部分。”[8]30因此,欧洲殖民话语中美洲原住民的边缘地位和隐性身份致使印第安声音被成功地压制和淹没,至今“还无法再现欧洲人和美洲原住民的第一次遭遇和文化碰撞的全貌”[8]31。
三
自1978年董衡巽等专家合著《美国文学简史》初版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已发表出版了十多部美国文学全史、断代史或文学体裁专门史等著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童明的《美国文学史》(2002)、常耀信的《美国文学简史》(2003)、台湾地区学者单德兴的《重建美国文学史》*在《重建美国文学史》这一著作中,单德兴探究了美国原住民文学批评家阿诺德·克鲁帕特(Arnold Krupat)在20世纪80年代对于美国原住民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成果,并讨论了其与“典律的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美国东岸男性作家”所主宰的美国文学霸权之间的关系。详见该书的《边缘的声音:论克鲁帕特的美国原住民文学/文化批评论述(1980年代)》章节,第143-185页。(2006)和杨仁敬的《美国文学简史》(2008)。以上版本的文学史对美国印第安诗歌和小说都有不同程度的评介。而对美国土著文学介绍最为全面的是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2000年5月—2002年12月),涵盖了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18世纪至20世纪之间的文学和当代文学。这部颇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本土特色的美国文学史,正本溯源,将“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纳入美国文学的历史。“在国内美国文学史界首次将‘北美印第安传统文学’置于美国文学史叙述的开端,以相当的篇幅对这一传统中的‘典仪’、‘曲词’、‘诗歌’、‘传说’等文学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论述,与第四卷中对当代美国本土文学发展及成就的论述相呼应,形成了这套美国文学史的一大重要特色。”[9]这在某种程度上拓宽美国文学历史坐标的同时,也重新建构起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在白人主流文学话语中重新确立了美国印第安族裔身份,使得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中回归其应有的地位。
读者不难发现,这部由中国学者主编的文学史吸取了《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和《剑桥美国文学史》中的精髓,在把“印第安文学纳入美国文学的总体框架”的同时,树立问题意识和学术精神,对印第安文学的源起、延续和继承进行了准确和令人信服的梳理。在第一卷的“概论”(美国文学的源起与发展 起始—1860)中,编者们带着问题意识对20世纪中期以前的美国文学史中对北美大陆当地的原住居民创造的辉煌的印第安传统文学只字未提进行了质疑。在概论中,学者们对北美印第安人创造和发展的口头文学传统提供了一种较为客观、中肯的评价。总体看来,作为“弱势文学”的美国印第安文学经历早期口头传统文学的辉煌、17世纪的“断裂”与衰落、18世纪末期书面文学的发展和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印第安文艺复兴”的漫长过程。
在第一卷的第一章中,学者们以较长的篇幅对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中的典仪与曲词文学、印第安起源神话与其他传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评介。“在这一文学传统中,有独特的创世神话,有优美的传说,有史诗式的部落历史传奇和部落文化英雄故事,而印第安人传统的典仪和曲词作品,更是集中展示了印第安人丰富的想象力,反映着人与天地自然、树草鸟兽等世间万物的和谐亲密的关系。印第安传统文学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当今已经书面化了的印第安文学中,依然可见口头文学的许多特征,而自20世纪60年代‘印第安文艺复兴’以来,美国印第安文学更是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了解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是了解日益成为当代美国‘弱势文学’重要一支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一把‘钥匙’。”[3]6在评介中,编者们还列举出代表性的典仪与曲词、神话与传说,并加以评析和概括,认为印第安传统神话与人世传说“是印第安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传统进一步发展的力量源头”[3]47。
对于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论述,编者们在《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的第三章“当代美国小说”第四节“本土小说”(P.280-289)中对达西·麦克尼柯尔、斯科特·莫马迪、莱斯利·希尔科、詹姆斯·威尔奇、杰拉尔·德维兹诺、路易斯·厄德里奇及其丈夫迈克尔·道里斯、马丁·史密斯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印第安本土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概括性评介。此外,在第七章“当代美国诗歌”第四节“少数裔诗歌”中,编者对保拉·艾伦(Paula Gunn Allen)、西蒙·奥狄兹(Simon Ortiz)、吉姆·巴恩斯(Jim Barnes)、雷·小熊(Ray A. Young Bear)、乔伊·哈荷(Joy Harjo)等较有影响的本土诗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引用部分诗人的诗歌表达出本土美国人的身份焦虑、追寻印第安传统、自我觉醒意识、热爱和赞美自然、女性生活与经验、本土传统与当代价值冲突等多元化主题,呈现出当代美国本土诗人的优秀诗集。此外,编者在论述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本土文学的发展中提及了新起作家戴安·格兰西(Diane Glancy)和小说家、诗人舍曼·阿列克西(Sherman Alexie),但编者没有展开深入评述。
尽管中国学者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衰落与复兴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研究脉络和架构,但同《哥伦比亚文学史》一样,编者们也没有系统地建构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话语,忽略了阿诺德·克鲁帕特(Arnold Krupat)、罗伯特·艾伦·沃里亚(Robert Allen Warrior)等著名土著批评家的批评思想之争,因此也缺失了美国印第安文学与文学批评的梳理和评介。克鲁帕特作为近20年最为活跃的土著批评家,其早期代表著作《边缘的声音:土著美国文学与典律》(TheVoiceintheMargin:NativeAmericanLiteratureandtheCanon, 1989)的主旨就是“把印第安文学纳入美国文学的典律,不仅仅作为美国文学中一项增加的内容,而且是对美国文学之疆界的重新界定”[10]。这一著作与后期的《族裔批评:人种学、历史与文学》(Ethnocriticism:Ethnography,History,Literature, 1992)、《土著转向:批评与文化研究》(TheTurntotheNative:StudiesinCriticismandCulture, 1996)、《红种人的重要性:土著美国研究》(RedMatters:NativeAmericanStudies, 2002)等成为研究“文学批评与土著美国文学”*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研究和思考也逐步走向深入,详见蔡俊撰写的《主动表达的“他者”——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当代外国文学,2012(2):42-51)和参考文献[11]。的经典文献。在这些著作中,克鲁帕特深刻地思考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性质、地位及其功用以及出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考察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策略的变化、视点的转移和未来走向具有可贵的参照价值。”[11]36因此,如果美国文学史中缺席“文学批评与土著美国文学”这一重要章节,那么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性质和功用等理论问题就无法得到客观公正的阐释,而且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也无法融入批评的视域。
四
总之,将美国印第安文学纳入“美国文学”的大概念范围已经成为国内外美国文学及文学史研究的共识,极大地拓宽了美国文学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美国文学研究的史料和时间向度。总体而言,从中西学者编撰的几部“美国文学史”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叙事中可以看出,印第安文学经历了最初处于边缘的“他者”地位,到17世纪的“断裂”、18世纪末期的发展,最终走向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心的漫长历程。从殖民文学之前丰富多彩、占据主流地位数千年的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到经过欧洲殖民文化入侵之后的“弱势文学”,再到20世纪60年代的“文艺复兴”,几部文学史的叙事主题见证了美国印第安人的身份危机及其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呈现出美国印第安文学独特、多元、丰富的创作主题和内涵。因此,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脉络激发了国内学者编纂《美国印第安文学史》及《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史》的勇气和智慧。由复旦大学张冲和张琼合著的《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是国内首部美国本土裔文学史论性著作*该著作于2014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著作追溯了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流,阐释了本土裔文学的开端与发展、文艺复兴等阶段的发展历程,并提出颇有独到的见解,配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可为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成果对美国本土裔(印第安)文学的口头文学传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并重点讨论了美国本土裔英语文学从18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头十年的发展和成就。有理由相信,下一部诞生于本世纪的新版“美国文学史”将更加全面地容纳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诗歌、小说、戏剧、自传等多种文学样式的研究,同时美国印第安文学及文化批评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美国文学史”编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国本土裔作家及文学批评家定将在多元交织的历史和文明进程中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而发出印第安族裔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张廷佺,徐谙律.“不可不读、常读常新的文学经典”——美国印第安文学二人谈[J].译林,2015(1):22.
[2]埃利奥特.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朱通伯,等,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3]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李剑鸣.美国通史:第Ⅰ卷——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2.
[5]王守仁.只存异 不求同——《剑桥美国文学史》主编柏柯维奇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1993(3):148.
[6]伯科维奇.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史志康,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
[7]曹征路.浏览《剑桥美国文学史》[J].文艺争鸣,2009(3):149.
[8]伯科维奇.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蔡坚,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9]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简介[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4(00):70-71.
[10]KRUPAT A. The voice in the margin: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canon[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98.
[11]王建平.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从克鲁帕特与沃里亚之争说起[J].外国文学批评,2011(4):25-39.
收稿日期:2016-03-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WW039)
作者简介:崔永光(1981-),男,讲师;E-mail:yongguangc@163.com
文章编号:1671-7031(2016)03-0117-05
中图分类号:I712.09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