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

2015-05-29朱哲刘政利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朱哲 刘政利

摘 要:时代的发展进步必然导致文化表现形式的变迁,我们要时刻关注文化发展的走向,充分利用我们强大的政治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树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文化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中图分类号:B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3-0046-04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每一个时代在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和形式的同时客观上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实现着文化的变迁与衍生。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规范了中国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表现。因而,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要确保当代中国文化沿着社会主义大方向进行变迁,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

一、当代中国文化变迁概况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形式与特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形式,经济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与其他的经济成分共存,这样的大背景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形式与特点。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具有兼容性的。任何社会的发展状态都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发展状态及互相关系的影响。同时,政治以经济为基础,经济客观上决定了上层建筑和文化形式。毛泽东曾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经济基础对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绝对的决定作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中国政权形式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阶级联合专政。这样的政权形式使得无产阶级及其他几个阶级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存在于社会当中,这也促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如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局面。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使得文化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并且互相影响、相互碰撞、互相兼容,共存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之中,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具有强烈的兼容性。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方向性的。虽然新民主主义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但其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主要原因在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虽然是几个阶级联合专政,但是它处于无产阶级领导之下。这使得文化形式虽然存在多样性,但主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明确提出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直接反映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最后,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胜利,但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全面地建立。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某些封建主义思想和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潮还存在,如何清除腐朽、错误的思想,全面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成为这一个时期的历史任务。这样的时代特点赋予新民主主义文化以独有的特质,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形式。主张民族性,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主权独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主张科学性,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牢固树立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自信心;主张大众性,反对文化的狭隘性,力求文化为占全民族总人口90%以上的人群服务,推崇人民大众的文化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些独有的特质,充分表明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文化形式与特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意味着对手工业、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决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在同一社会形态中的相互矛盾问题,同时全面确立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据此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这样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文化以全新的形式与特点。

首先,文化现实表现形式单一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中原有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造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所占比重不高,改造后国营经济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对于非公有经济的排斥,使得文化实体表现形式呈现出一元化的趋势,进而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文化现实表现形式的单一化。

其次,强化了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1921年我们党成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表明我们从那一时期开始,文化发展大方向是社会主义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实能够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推动国家的社会实践活动前进,进一步夯实了我们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在文化发展形态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最后,文化与政治相关性较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曾把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概括为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在社会实践中三者共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向人们揭示了资产阶级通过无偿占有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形成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进而通过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阐明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领域的阶级关系实质,从而提出了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完备和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并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文化领域。可见,经济关系影响文化,政治关系也影响文化,因而曾有思想家提出过政治文化的概念。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文化形式与特点

首先, 多元化文化表现形式。当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演化,促使中国的文化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政治上,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结束了原有的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这为各国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政治背景。另一方面,二战后各国总结战争经验发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走向,因此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问题提到日程,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这促使各国的文化形式在政治交往和经济互动中出现多元化,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中。

其次,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体制。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在客观上对我国提出了加速改革现有体制结构的要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结构已经全面确立。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进步突显了原有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滞后。政治体制改革对当代中国提出了转变原有管理方式的要求,过去是靠行政指令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现在就应把很多非核心领域的经济实体的具体发展推向市场。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下政府过度参与市场经济行为势必会出现政府和企业争利局面,不利于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政府职能必须要转变,由原有的习惯性的经济干预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职能,不再过度地参与具体的经济行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转型推动着文化体制、文化观念、文化产业及文化发展方式相应转型。

最后, 全面整合文化表现形式。从文化自有的属性来看,具有横向和纵向的相互整合性。一方面,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处于同一个世界,又致力于谋其自身发展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更深刻交融在一起。尤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经济已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也促进了各国文化领域的互动。对中国来说,中西方文化思潮已经整合到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实体部分。另一方面,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新思潮不断整合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中,具体表现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新旧思潮的大融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

价值观是社会中的人关于什么是价值、以什么标准评判价值的大小、以什么样的行为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头脑当中的对客观事物的价值的评判即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价值评判的基础上做出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即价值追求。就一个社会来说,公众的趋同的价值观对这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在整个国家的价值观体系中,一些价值观只局限于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导向性不强,我们把这种形式的价值观称为一般性的价值观。另外一种是在整个国家的价值观体系中,对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国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处于支配的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鲜明体现着一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我们把这种形式的价值观称为核心价值观。因此,由于当代文化变迁引发了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以及中西方文化思潮激烈地碰撞,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导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取向,捍卫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领地”。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确立

首先,增强各阶层的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我国保持了连续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迷失和价值迷茫。针对这种状况,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以简单明了的话语进行诠释,使人们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确立其主导性。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民生建设相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社会资源的相对合理配置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存在着盲目性等弊端,反映在价值取向上,就是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使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现实的利益,从而使得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民生建设相结合。在加强民生建设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其价值取向加以引导,把社会主义优越性落实到群众的柴米油盐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全党要把关心群众生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主动从土地、劳动以及柴、米、油、盐等方面关心群众的生活”。[2]

最后,运用多种方式营造强势舆论。人本身是有趋同性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价值取向受周围人群影响很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确立过程中,更需要强大的社会舆论支持。影视作品要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人物塑造要更加注重价值取向的引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要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真正能打动人心,引起广泛共鸣。例如《感动中国2012》,作品真正抓住了时代精神和人民文化需求发展变化的脉搏,顺应了人们崇尚美好生活和期盼和谐的心愿,很好地发挥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支持作用。

(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重要意义

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对马克思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所谓平等博爱公平价值观的虚假性,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实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马克思没有提到,也不可能提出跨越上百年以后的具体文化纲领。因此中国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实际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对马克思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其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能够凝聚人心,很大程度上消除市场经济对人们正确价值取向的冲击。市场经济讲求价值规律、利益最大化,以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多少来界定人的社会价值大小,客观上极易导致价值观层面上的个人利己主义、金钱崇拜主义,进而造成诚信意识淡薄、信仰缺失,尤其需要先进的价值观加以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于传递社会正能量、凝聚人心,消除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冲击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整合社会思想资源。党的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一个分目标,到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这个分目标是一个关键节点, 我们党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在提升经济整体水平和实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抵制西方拜金主义的腐蚀,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总之,时代的发展进步必然导致文化表现形式的变迁,每一个时代社会发展都要有自己的文化印记。关键在于我们要时刻关注文化发展的走向,通过社会诸多方面合力的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牢牢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导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63-664.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6-138.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