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2017-01-16毛慧珺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民族教育

毛慧珺

摘要:藏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有着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藏族文化的发展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本文尝试探讨从原始社会至今的藏族文化变迁以及其对本民族教育的影响,从而为我们更好的认识和解决藏族教育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关键词:藏族文化;文化变迁;民族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其文化特色,而藏族文化便是我国多元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藏族文化是极其古老而丰富的,他的源头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地区是一个文化与宗教贯穿的特殊地区,教育的发展也与其他地区不同,要促进藏区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其文化的发展,研究藏族文化变迁是如何影响其教育的。

一、藏族文化发展变迁

藏族文化从原始社会时期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笔者根据藏族历史的发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其分为五个时期:

(一)藏族文化奠基时期(?—公元7世纪中)

考古学家认为,在新石器时代,西藏至少存在着三种文化和三个原始居民群体,他们分别是:藏东河谷区文化、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文化、藏北细石器文化。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西藏高原形成了象雄、雅隆、苏毗三大部落联盟,同时产生了一种原始宗教即苯教,苯教最初产生于象雄部落,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象雄文字,使得象雄部落成为了藏族文化的中心。到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逐步取代象雄部落成为当时青藏高原的核心,雅隆文明成为主流文化。

(二)藏族文化形成时期(7世纪中—11世纪末)

公元7世纪中叶,雅隆部落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全方位开放,与周边民族互通友好,学习周边民族的先进文化与技术,并统一厘定了文字。开放与交流使得吐蕃王朝经济迅速发展,藏族文化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三)、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2世纪—18世纪末)

9世纪末吐蕃王朝崩溃,藏区基本处于地方割据状态,这种政治局面使得藏区多元文化百家争鸣,繁荣发展。12世纪以后,藏族学者把自己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走上了把藏族文化从成熟推向高峰的时代。

(四)藏族文化回落时期(19世纪—20世纪中)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教派,产生于15世纪。格鲁派严苛的修习要求与管理使得它从众多宗教派别中脱颖而出,于18世纪以来在藏区的宗教领域形成了“独尊格鲁”的局面,并影响至今。

(五)、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时期(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封建农奴制度逐渐被推翻,西藏于1951年解放,藏区也相继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与政教合一制度,翻身农奴做主人,封建制度被彻底清除,藏族社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伟大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藏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二、藏区教育的发展变迁

(一)藏族文化奠基时期的教育

原始文化时期文化的传承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作为经验而流传,暂无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出现。据史书记载,苯教文化兴起时期教育的形式有三种:仲(“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宗教宣传和教育;德乌(“猜谜”),以猜谜作为文化传播、继承的一种方式;苯(“吟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而苯教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以神话、谜语为主,教育方法上以简单的口头传授为主。这一时期不管是文化还是教育都处于散乱的萌芽状态。

(二)藏族文化形成时期的教育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致力于引进周边民族的先进文化,派遣知识分子如吞米桑布札等前往周边各国留学,带回很多先进文化与宗教典籍,为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做出了伟大了贡献。赞普赤松德赞建立了第一座藏族寺院桑耶寺,也是藏族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场所。桑耶寺建成之后邀请周边国家有名的佛教尊师弘扬佛法,从而便有了专门从事宗教学习与修行的僧人,同时也便产生了寺院教育,这便是藏族历史上最早的教育。

(三)、藏族文化兴盛时期的教育

藏传佛教格鲁派取得政教大权以后,藏区寺院教育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成为了藏族教育最基本和主要的形式。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建立了完备的寺院制度,使得寺院教育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也使得寺院经济等其他方面有序运行。寺院组织机构分为喇吉、札仓、康村三级。学僧以札仓为单位,分预备、中等、高等三个阶段进行学习。严格的学位制度保障了经院教育的实施与发展。经院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大小五明”。经院教育的主要方法有鼓励自学、积累背诵、辩论。其中辩论是寺院教育最为特殊的一种方法,在寺院中称为“辩经”,意在培养学僧的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

(四)、文化回落时期的教育

“独尊格鲁”的宗教文化格局使得这一时期成为藏族文化的回落时期,循规守旧、重经薄术的寺院教育满足不了整个藏族社会多种范畴、多个类型和多个阶层的需要。藏区私塾的出现就是藏族社会对教育需求转变的直接表现。安多藏区、康巴藏区等地区由于身处内陆,较之卫藏地区相对较早的开办了私塾教育。但私塾主要供贵族、土司头人的子弟接受教育,普通百姓并无法享有。

(五)、新社会的藏族教育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藏区的文化与教育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藏族学校教育的出现使得经院教育不再是藏族教育的唯一形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体系开始在藏区发展起来,藏族百姓纷纷把孩子送入各类学校,双语教育蓬勃发展,藏区的教育不再以封闭的经院教育为主导,这在藏族的教育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封闭的教育是面向死亡的教育,只有开放的,尽情地吸收世界最先进科技文化的教育才是代表着民族希望和生命的教育。藏族教育的发展起先是以寺院教育的为主,而今藏区的教育已是现代学校教育为主,这样的改变之中有着巨大的进步,也存在巨大的隐患。藏区学校教育与藏族文化背景相脱节、传统文化的排他性拖学校教育的后腿、学校教学内容脱离藏族儿童认知经验、一味追求现代化教育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丢失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参考文献:

[1]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下册).[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3][意]图齐.喜马拉雅的人与神.[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民族教育
浅析民间文化变迁的传媒推动力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及问题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