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反腐文化的变迁

2015-10-22余亚夫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反腐

余亚夫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党和国家领导一直高度重视我国的反腐工作,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反腐方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我国的反腐工作加大了力度,对腐败官员予以了严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本文对我国的反腐文化变迁进行了分析,旨在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反腐工作的信心,转变人民的反腐意识,共同参与到反腐工作当中来。

[关键词]反腐;反腐文化;文化变迁

我国的反腐斗争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接近30年,但是中国的反腐工作还是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反腐工作还只是形式上的,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整风活动也只不过是经过精心安排之后而进行的政治演出,进行的反腐败斗争也只不过是一些用来稳定人心的假象,根本就不见成效[1]。这就是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一直被当做笑话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开展的腐败行动可能是真心诚意的,但是进行的这种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够,并没有和腐败势力展开全面作战。

一、中国反腐斗争历史回顾

中央纪委副书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反腐工作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胡锦涛在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对党的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他强调一定要抓紧制定并且实施《规划》。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党的领导建设小组将制定并且已经实施的《规划》纳入了2008年的工作要点。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党中央领导对于《规划》的起草亲自过问,并且在起草过程中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规划》起草的把关由党中央领导亲自进行。以中央纪委深入开展的调研以及对群众广泛征求的意见作为基础,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反复修改才形成了最初的送审稿,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党的领导小组审议后才予以通过,最终以立件的形式进行颁布实施。

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在中共十八大以来开启了为“中国梦”保驾护航的新征程。我国当前的反腐工作已经做好新的战略部署。2012年11月初到2013年1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将反腐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用制度来约束权力,无论腐败程度轻重一起进行打击,要在我国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局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为官发财,应当两道”,要想清廉为政就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中央纪检委书记王岐山也一再强调要坚持不懈狠抓党风,对于腐败行为的惩治要毫不手软,从中央到地方要进行整风肃纪,对于各类腐败案件的高压态势要进行严查,预防并且遏制腐败势力的蔓延,我们要让人民群众看到中共中央惩治腐败的一些实效。

二、反腐理念意识不断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决心以及对贪官的查处力度一直保持不变,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工作高度重视并且有决心也有信心做好反腐工作,这种重视程度以及决心和信心永远不会改变。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把反腐败工作以及治吏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作来做[2]。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非常重视反腐败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要预防一些党员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现象的出现,因为有些共产党员能够征服拿着枪的敌人,却不能够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致使他们开始出现腐败现象。

邓小平坚持反腐败与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靠制度管人、管事。江泽民、胡锦涛更是坚持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更加有力地推进反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如果不能够对腐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的话就会激起民愤,民愤会动摇国家统治的根基。在腐败行为面前绝对不能够手软,必须严惩不贷。大量的事实唤醒了我们的意识,腐败问题如果越来越严重的话必然会导致我党以及国家的灭亡。腐败行为会使社会矛盾加剧,长期的矛盾积累会使得民怨载道,会引起社会动荡,严重的话会使政权垮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表明了反腐的决心,在中国范围内吹响了反腐的号角,他指出要想惩治贪污腐败必须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的同时首先管好自己,对于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我们应该下决心抓作风建设,能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中国内地反腐对策

(一)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权力反腐为主要方法。权力反腐消除和治理腐败现象的方法是施加行政权力,相比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是一种非常理性化、规范化的反腐方式。权力反腐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权力反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缺乏制度保障的,在反腐方面做得不够彻底。我国的反腐工作开始向制度的反腐方面转变,并且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反腐制度,制度反腐理清了党政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民社会的关系,使我国的国法以及党纪建设得到加强[3]。

(二)民众参与

反腐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借助于网络媒体我国的反腐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借助于网络媒体可以搜集很多腐败信息,为反腐工作提供很多有效证据,大大提高了反腐效率。民众的参与需要有规范的行为,此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民众监督平台。

(三)加强腐败犯罪中的引渡介作

对于腐败犯罪的合作引渡,应加快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要求的衔接,破解境外追逃的法律障碍。一是要灵活处理死刑不引渡问题。在目前我国不太可能废除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死刑的情况下,建议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适时在双边引渡条约或者司法个案合作中规定保证不判处被引渡人死刑或者作出不判处死刑的量刑承诺,从而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国际反腐追逃工作。二是要修改《引渡法》等国内立法,使之与《公约》在政治犯不引渡、双重犯罪原则、本国国民不引渡等问题上的规定和要求相衔接,从而为成功追捕外逃贪官,排除国际司法合作中的法律障碍创造条件。

(四)网络环境下的反腐工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的反腐工作又多了一个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为我国的反腐工作创造了条件。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很多大众媒体广泛兴起并且在反腐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媒体的出现对贪污反腐工作的监督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监督方式-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的兴起和运用提高了人们反腐工作的期望值,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的腐败现象开始出现,传统的反腐方式不能够满足反新型反腐现象的要求。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媒介已经在我国反腐败工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人们开始对反腐工作进行了新的尝试。

四、中国反腐工作展望

中国共产党90年的挺立潮头、中流砥柱、风雨同舟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反对腐败的历史。

曾有一段时间,有人提出“腐败越反越多”的言论,并有流传之势,这容易造成对形势的误判,不利于提升反腐败信心和积极性。对于这些越反越多的这种急于看到反腐效果的愿望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反腐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能够操之过急。

胡锦涛同志将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情况以及今后态势用“三个并存”和“两个依然”进行了概括,胡锦涛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对反腐败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后指出,现阶段反腐工作的成效和问题并存,一方面加大了防治力度,另一方面腐败现象还在不断增多,达不到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惩治的效果,这就是说现在反腐斗争形势还是非常严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各级领导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情操要为政清廉,真抓实干,能够用于担当责任[4]。当前我们应该坚持的态度是要清醒的认识到反腐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还要对当前的消极腐败现象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要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正确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对反腐工作要坚持“预防”结合的原则,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的体系建设,要做到从源头上治理贪污腐败。

当前我国人民都很期望反腐败斗争,并且人民群众急切期望我党要肃贪、治乱,帮助我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在反腐败旗帜的巨大号召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关注度,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五、总结

通过上文我们对中国的反腐败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我国在反腐败意识方面的转变,最后分析了我国在反腐败方面不断健全的法律体系,这说明我党的反腐底气十足。如果我国要想在反腐败方面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必须要将反腐战略的高度以及治腐的行动力度提高一个层次。因为反腐败斗争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力推进,一定会明显改善党和政府的执政观感;反腐倡廉建设的有益成果,一定能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注释]

[1]张建明.党内监督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3]刘贵丰.改革创新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研究[J].理论学刊,2011(5).

[4]江玉桥.构建新时期腐败预防机制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反腐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官员勿被“权力”扭曲心理绑架
反腐高压态势下的行政不作为法律问题研究
官员“弃实就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