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2016-01-31秦雪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抢救护理

秦雪松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秦雪松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与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抢救,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全面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护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斑块破裂或表皮出现破损、裂纹等现象,使得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冠状动脉出现阻塞。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因此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显得至关重要[1]。我院为了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与护理要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抢救与全面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6∶14,年龄分布为35~72岁,年龄均值为(56.48±3.48)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5∶15,年龄分布为36~71岁,年龄均值为(56.67± 3.37)岁。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抢救和护理,急救措施如下:①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实施病情评估与诊断,同时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监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等)和持续吸氧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面部表情,并观察患者的心律以及心脏跳动情况,做好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准备,及时纠正诱因。②护理人员应准备好各种急救用品(呼吸机、除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药品等),并将其放置于患者床旁,便于使用。③若患者存在室性心动过速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应立即对其静脉滴注胺碘酮,注意控制溶液的浓度、剂量以及滴速。若患者存在室性心动过速且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情况,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同步电复律。若患者存在室颤的情况,应立即对其实施非同步电除颤。若患者存在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应立即对其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进行治疗。若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存在心室颤动或呼吸骤停等现象,应对其实施电除颤、气管插管以及心肺复苏等抢救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测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心电监护、用药护理以及氧疗护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0例患者死亡,其余全部救治成功,其抢救成功率为80.00%,护理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56±2.28)d,平均卧床时间为(14.98±1.49)d;实验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其余全部救治成功,其抢救成功率为96.00%,护理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9±2.54)d,平均卧床时间为(8.55±1.74)d。经比较发现,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属于临床的急危重症之一,若不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极易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者导致死亡[2]。本研究对患者实施抢救和全面护理,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电监护: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肌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且常发生心律失常现象,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心电监护是至关重要的[3]。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存在连发、频发、多型、多源、成对等特点,很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心室颤动,护理人员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并及时作出对症处理,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②氧疗护理:对患者尽早实施氧疗护理能够有效增加组织氧的利用率,纠正低氧血症,阻止心肌细胞发生缺血坏死,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缓解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4],同时应注意控制吸氧浓度,以每分钟4~6 L为宜。③心理护理:由于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恐惧、不安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疏导),使其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师的工作,必要时,对患者家属实施安慰以及开导,得到家属的配合和支持[5]。④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异丙肾上腺素、胺碘酮以及阿托品等)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协同作用和配伍禁忌等,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静脉滴注的速度,并密切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及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若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现象应立即向医师报告并及时作出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出16.00%;且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结得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全面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院前急救护理65例早期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67-68.

[2] 杨俊玲.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3,37(1):39-40.

[3] 周丽平.急性冠脉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85-487.

[4] 陈娟娟,翟晓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30-231.

[5] 刘娟,许海侠.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J].医学信息,2015,28(4):19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77-02

猜你喜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抢救护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2、MMP—9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