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2、MMP—9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2016-12-19马小欣彭萍徐光泽周建庆廉姜芳
马小欣 彭萍 徐光泽 周建庆 廉姜芳
[摘要]目的 探讨MMP-2和MMP-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通过对141例ACS(其中急性心肌梗死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患者,与4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和40例冠状动脉正常(NCA)患者作对照,测定血清中MMP-2、MMP-9的浓度,同时对急诊PCI术者在术后1周再次测血浆中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NCA组及SAP组比较,ACS组中MMP-2、MMP-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1周病情稳定后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相比,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患者血清中MMP-2、MMP-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MMP-9可作为反映AC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并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分层。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5-0353-0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死亡率逐渐升高,所以对于CHD的早期评估及判断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早期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 ixm etalloprote inas-es,MMPs)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尤其MMP-2和MMP-9在AS斑块处的血管重构、斑块的不稳定及其破裂等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PCI手术前后MMP-2和MMP-9的测定及对比研究,以探讨MMP-2和MMP-9在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81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均排除严重的瓣膜病、严重的肾功能不全、严重的肝功能不全、严重的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其中ACS组141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9R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心肌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胸痛、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动态改变、心电图变化等,且经影像学确诊。ACS组中男113例,女28例,年龄27~82岁,平均(65.13±6.74)岁。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SAP组,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即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狭窄≥50%(依据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暂无需行PCI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NCA组)为以胸痛、胸闷入院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正常冠状动脉的患者。
1.2治疗方法:入院所有的患者诊断明确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氧吡格雷片各300mg嚼服,阿托伐他汀片40mg顿服。行心电图记录及检查患者随机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发病后6小时内的急性心肌梗死,均急诊PCI手术治疗。发病24小时内仍有胸痛,伴有缺血相关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也均行PCI手术治疗。
标本及采集:所有入选者均在入院当时及入院1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室温下静置30min后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储存于-70℃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2、MMP-9的浓度,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工程研究所,所有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应用SPSS15.0版中文软件,数据均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采用I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MMP-2、MMP-9的检测结果:术前ACS组与SAP、NCA两组比较,MMP-2、MMP-9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MMP-2、MMP-9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SAP组与NCA组比较,虽MMP-2和MMP-9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HD患者中MMP-2、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比较: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冠状动脉血管呈单支病变组MMP-2和MMP-9与NCA组比较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与NC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与NC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ACS一般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继而血管痉挛、血小板粘附、聚集并继发性形成血栓,血栓可以是附壁的,导致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引起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堵塞性急性血栓病变,即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猝死。大量研究证实该变化与多种炎性因子相关,动脉粥样斑块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斑块的性质而非大小。MMPs是一组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酶类,研究发现AS斑块中MMPs蛋白及活性明显升高,MMPs升高可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其中MMP-2和MMP-9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易导致纤维帽变脆结构变薄,影响斑块稳定性。当各种原因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应激性改变时容易破裂,故认为MMP-2和MMP-9增多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不可分。正常情况下在动脉组织中检测到活性很低,但在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在不稳定斑块内,MMP-2和MMP-9等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大量研究证实,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斑块组织中MMP-2和MMP-9含量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明显增高,说明斑块局部MMP-2和MMP-9的增高可能是易损斑块的生化基础,是斑块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在SAP组中MMP-2和MMP-9已较NCA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AS的发生中MMPs的活血已增强,但斑块相对稳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相符。但在ACS患者中术前较SAP组和NC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ACS中MMP-2和MMP-9的活血明显增强,在斑块的破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在ACS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浸润的巨噬细胞可释放大量MMP-2和MMP-9,后者在其他炎症因子启动下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增大管径和内膜面积为斑块的生长提供更大空间,从而导致ACS的发生。但在术后1周复查MMP-2和MMP-9明显降低,可能与斑块病变处于相对稳定有关,表明其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斑块的不稳定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与Carvin等的文献报道相符。另外,本研究发现,对于所有的CHD组中单支病变的患者MMP-2和MMP-9虽然升高,但与N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同时统计了SAP组有关(SAP组基本为单支病变),双支、三支病变患者MMP-2和MMP-9明显升高,与单支病变及NC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其数值越高。
综上所述,MMP-2和MMP-9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ACS组中明显升高,病情稳定后复查明显回落,表明MMP-2和MMP-9在ACS过程中参与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MMP-2和MMP-9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故检测CHD患者外周血中MMP-2和MMP-9的水平均有助于判断斑块的稳定性,预测CHD病情严重程度,对ACS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