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16-12-26杨纹英
杨纹英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各观察指标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过抢救,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7.5%(39/40), 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 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χ2=5.16, 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可以争取抢救时间, 并且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7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高发性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病因是心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病情复杂多变, 常诱发心律失常、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对于该病, 抓紧时间抢救十分重要[1, 2]。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1例, 女39例;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44.2±10.3)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质性病变, 无全身性感染, 无明显精神疾病性症状, 无认知功能障碍, 均能进行正常沟通。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到求救电话后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到求救电话后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2. 1 院前运转及抢救流程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接到求救电话以后, 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必须在5 min之内出发, 并在前往急救地点的路上时与现场人员进行电话沟通, 大概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并指导在现场的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 严禁挪动患者,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让患者保持平卧的体位状态, 多鼓励患者, 尽量保持其情绪稳定等。待救护车抵达患者所在现场后, 立即对其进行面罩吸氧或者呼吸机给氧,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解除胸痛, 连接心电图机监测生命体征等[3]。护理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动作要迅速和轻柔, 为抢救争取时间。在救治完毕病情稳定以后马上采取转运, 力争以最快速度把患者送到周围医院进行救治。要在救护车上做好不间断抢救的准备。在转运患者回医院的途中,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及时通知急诊科和手术室做好抢救的准备。
1. 2. 2 接诊流程 患者转运到医院后, 立即安置到抢救室, 让患者继续保持平卧, 吸氧。由于患者右手桡动脉要用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为便于消毒和操作, 因此开通患者左下肢的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 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如心电图、凝血、心肌酶、心肌标志物等检查结果, 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在明确诊断之前, 手术室要做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准备, 一旦确诊, 立即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进行抢救。
1. 2. 3 PCI术前准备 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 采取碘过敏试验(76%泛影葡胺1 ml 静脉注射), 同时对观察时间给予详细记录, 混合顿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右腹股沟备皮。帮助患者更衣, 排尿, 做好保暖措施。
1. 2. 4 强化心理干预 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做好患者的心理评估工作, 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对于患者所表现出的不良情绪, 要耐心地进行疏导, 关心鼓励患者, 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患者入院后到初步诊断的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抢救,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7.5%(39/40), 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 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χ2=5.16, 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由于发病突然, 病情凶险且变化快, 发病初期病死率较高。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 有67%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就诊前就已经死亡, 这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6 h以后会造成透壁性心肌坏死, 导致血液供应量急剧减少。然而, 在以往传统的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中由于任务分工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等因素, 需要准备时间通常较长, 因此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5, 6]。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 反应迅速, 分工明确合理, 明确各岗位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创造时间, 进而使临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而且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研究表明越早采取再灌注治疗, 其治愈率就越高。
综上所述,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当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可以赢得抢救时间, 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继红, 朱爱红. 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河北医药, 2013, 35(5):792-793.
[2] 孟庆娜, 李国庆, 白晓冬, 等.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恶心呕吐的护理.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11):913-914.
[3] 吴福连, 王美兰, 丁恒, 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亚急性心脏破裂的预防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9):831-832.
[4] 刘颖, 赵婷.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 20(1):13-15.
[5] 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21(z1):236-237.
[6] 薛雅瑜, 徐琼英.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32):3637-3638.
[收稿日期: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