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6-07-13韩志明王学勤胡琼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刘 芸 韩志明 何 兵 王学勤 王 钰 胡琼英

(重庆市东南医院疼痛康复科,重庆 401336)



小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刘 芸 韩志明 何 兵 王学勤 王 钰 胡琼英

(重庆市东南医院疼痛康复科,重庆 401336)

【摘要】目的 探讨小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100%(30/30)]优于对照组[83.4%(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1);治疗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3.3%(28/30)]优于对照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P<0.01);治疗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6.7%)低于对照组(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松解术;臭氧注射;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是常见的导致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腰脊神经后支及骨性纤维管周围肌肉筋膜受到过度牵拉、骨质增生、韧带骨化等机械卡压,使纤维管道变形、变窄而压迫血管神经,而引起的以腰痛为主的疾病,临床常以“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等病名进行诊断,采用小针刀、神经阻滞、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该病较顽固,取效较慢,复发率高,我科采用小针刀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该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初诊51例,复诊9例;年龄25~65岁,病程10 d~21个月,平均5.3个月;其中有明确的腰肌劳损史25例,伏案工作史22例,其他13例。主要从事职业或易患人群:办公室职员、学生、民工、驾驶员、运动员、保姆等。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初诊25例,复诊5例;年龄25~62岁,病程10 d~17个月,平均5.3个月;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初诊26例,复诊4例。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创伤、严重心肺系统疾病等小针刀禁忌证,以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等臭氧使用禁忌证。

1.2 诊断标准[1]:①有腰部扭伤史,劳损史等病史。②腰椎旁、臀部或大腿后外侧有疼痛、麻木等症状,但下肢疼痛不超过膝关节。③腰小关节、椎旁、横突或臀部阔筋膜张肌有压痛或酸胀感,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阴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无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运动异常等神经系统体征。④X线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畸形、腰椎骨质增生、后关节紊乱。⑤腰椎MRI、CT检查正常。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小针刀松解术: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薄枕,采用朱汉章针刀四步进针法[2]。选取患侧腰2~4棘突旁开2.5 cm为标记点,常规消毒铺巾后,术者严格无菌操作,采用汉章牌3号针刀,以刀刃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快速刺入皮肤,缓慢进针,采用分层次突破,先后突破浅筋膜和深筋膜,进针过程中,每遇硬结即快速突破,约4 cm可遇见骨质,此为横突基底部,稍退针刀,向内向上刺入,有自骨面滑下的落空感时,即到达横突基底部上缘 ,将针刀刀刃线旋转至与横突平行,行横行切割2~3次,手下有松动感后退出针刀,压迫止血5 min。

1.3.1.2 臭氧注射术:采用7号8 cm穿刺针在分别在患侧L2~4横突基底部上缘注射(浓度为30 μg/mL)医用臭氧各3 mL,按压针孔10 min,使臭氧在病变部位充分吸收,无菌敷料覆盖,以上治疗7 d进行1次,3次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神经阻滞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仍取患侧腰2~4棘突旁开2.5 cm为标记点,采用消炎镇痛液(曲安奈德10 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甲钴胺注射液0.5 mg+氯化钠注射液5 mL),将7号8 cm长针穿刺至上关节突与横突交点处,患者有刺痛或电击感时,说明针已经到达腰神经后支出骨纤维孔处,回抽无血、无液后,分别注入消炎镇痛液3 mL。按压针孔5 min,3~4 d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嘱患者治疗后1 d内平卧硬板床,3 d后,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搬重物、久坐。

1.4 疗效评定:患者治疗3、6个月后,采用门诊定期随访或电话回访进行疼痛评估及疗效评定。①疼痛评估:VAS疼痛评分分为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3]。②临床疗效评定:治愈:疼痛评分为0~1分,活动功能正常,运动不受限;有效:疼痛评分为2~4分,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运动力提高;无效:疼痛评分5分以上,活动功能无改善,运动受限。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复发率=复发例数/(治愈数+有效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①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1),见表1。②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治疗组的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P>0.05)。

3 讨 论

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腰脊神经后支主干受机械牵拉刺激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进而导致其分布区的疼痛[4],脊神经后支解剖是由脊神经根0.5~1 cm处发出,属于混合支,其走行于横突间肌、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外侧缘、横突基底部组成的骨纤维管内,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沿骨纤维管下行约3个椎体,支配小关节的上、中部分,最后由正中线附近穿出筋膜于皮下[5];外侧支经横突背侧下行,组成臀上皮神经,支配竖脊肌、臀部、骶部及大腿后外侧。其解剖特点决定了骨性纤维管卡压是导致后支疼痛的主要原因,腰部是人体活动的中枢,活动范围大,当弯腰提物、久坐、久站、腰部扭伤时,会导致腰脊神经后支及骨性纤维通道周围的肌肉筋膜受到牵拉、摩擦,甚至挤压后炎性水肿,渗出,致痛物质如5-HT、缓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细胞因子等释放,直接兴奋伤害感受器产生疼痛。

临床上,由于对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认识逐渐提高及临床治疗方法的多样化,多采用针灸、理疗、推拿、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小针刀及神经阻滞等保守方法,亦有腰脊神经后支离断术、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等微创手术疗法,以上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单一的保守治疗,疗效较差,易复发,而微创手术治疗虽疗效较好,但费用较高,且需要患者术后长时间休养,如何兼顾二者成为当务之急。神经阻滞疗法是通过皮质类固醇与局麻药混合药物注射到病变部位达到镇痛、消炎、脱水及打断炎症“损伤—修复—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作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使用皮质类固醇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如月经不调、糖蛋白及脂肪代谢紊乱、关节软组织化脓、肌腱断裂肥厚等,局麻药的心血管风险较高。

近年来,随着小针刀松解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运用小针刀治疗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报道不断发表,但作用原埋众说纷纭,其中连爱谦[6]、黄有翰[7]等认为是利用小针刀的切割剥离作用,切断腰脊神经后支,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笔者认为,虽说横突基底部上缘为腰脊神经后支的体表投影,但小针刀作为一种闭合性松解技术,未在视频等可视引导下,也未进行神经电刺激测试,是无法精确地得出其对脊神经后支起到了切断的实际效果的。因此,小针刀疗法是对卡压骨纤维管的韧带、筋膜等软组织进行松解,解除其对脊神经后支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其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恢复骨性纤维管周围肌肉软组织力学动态平衡,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臭氧(O3)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一种强氧化剂,常温下半衰期约为20 min,易分解,易溶于水。自从1988年,意大利医师Vega将臭氧注射入腰椎旁间隙以治疗腰痛,并取得满意疗效以来,随着臭氧注射的有效临床应用,利用其来治疗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病例越来越多,近年来,也尝试将臭氧用于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8]。其机制是利用臭氧抗炎,镇痛、促进组织供氧及新阵代谢等作用,来消除脊神经后支周围软组织粘连和无菌性炎症,阻断其痛觉传导,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臭氧还会分解成氧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能预防治疗部位感染[9]。

综上所述,利用小针刀松解减压恢复力学平衡和臭氧氧化作用原理,将两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复发率降低,是一种合二为一、安全、易于操作、疗效好、费用低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文阁.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18-420.

[2] 朱汉章,林彩霞,付平,等.针刀医学(上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26.

[3] 叶乐,郑拥军,朱紫瑜,等.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J].上海医学,2012,35(6):476-479.

[4] 卢振和.射频镇痛治疗学[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9.

[5] 陈跃,吴明霞.腰神经后支主干卡压症的针刀入路进行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1,14(1):25-26.

[6] 连爱谦,吴小宝,谢计虹,陆道奎.臭氧联合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4):143-144.

[7] 黄有翰,许振兴.小针刀加局部注射治疗腰脊神经后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50-251.

[8] 何晓峰.臭氧治疗的临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6.

[9] 王书杰.臭氧消毒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3): 264-265.

中图分类号:R7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