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探究

2016-01-31杨斯琴曲舒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噻托溴铵

杨斯琴 赵 勇 曲舒欣 张 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探究

杨斯琴 赵 勇 曲舒欣 张 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摘要】目的 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病

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68例AECOPD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6岁,平均(67.08 ±3.14)岁;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57岁,平均(67.91±3.35)岁;本次所有入选病例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于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均处于急性加重期;意识清醒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咳祛痰、吸氧支持、平喘、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将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辅助仪调整至S/T工作模式,患者呼吸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18次,氧流量为每分钟5 L,吸气压力设置为8~18 cm H2O,呼气压力设置为4~6 cm H2O,每次通气辅助治疗2~6 h,每天治疗2~4次。同时联合18 μg噻托溴铵吸入剂吸入治疗,每天吸入1次,两组患者均在连续治疗1周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2]:治疗前后密切注意患者PaO2(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H值(酸碱值)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患者症状评分标准:患者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等临床症状,可记为0分;患者咳嗽间断、昼夜咳痰总量为10~50 mL,在快步行走或上楼梯时,有气短、喘息现象,可记为1分;患者有中度咳嗽症状,昼夜咳痰量在51~100 mL范围内,在洗脸、穿衣时有气短、喘息现象,可记为2分;患者咳嗽症状严重,可影响睡眠,休息时存在气短、喘息现象,可记为3分。

1.4 疗效判断[3]: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无神经症状发生,血气指标正常,可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神经症状发生,血气指标好转,可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前PaO2为(51±8)mm Hg,PaCO2为(73±9)mm Hg,pH值为(7.21± 0.11);治疗后PaO2为(79±8)mm Hg,PaCO2为(53±5)mm Hg,pH值为(7.39±0.06)。对照组:治疗前PaO2为(53±7)mm Hg,PaCO2为(73±8)mm Hg,pH值为(7.22±0.09);治疗后PaO2为(65±7)mm Hg,PaCO2为(63±6)mm Hg,pH值为(7.29± 0.07)。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H值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PaO2、PaCO2及pH值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2.51±0.59)分,治疗后症状评分为(1.01±0.45)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2.49±0.62)分,治疗后症状评分为(2.03 ±0.5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患者主要病理特点,气道、肺血管及肺实质为主要受累部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以及肺性脑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呼吸肌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点[4]。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常规治疗+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噻托溴铵治疗AE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无创通气治疗主要是通过维持肺泡通气功能来改善患者气体交换状态,可降低患者呼吸功耗量,有效避免了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中气管插管术的弊端,治疗安全性有显著提高。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主要是通过调节吸气压力与呼吸压力来改善患者肺泡通气不足症状,可有效预防患者气道陷闭,促进气体均匀分布,纠正患者通气及血流比例失调状态。并且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还有助于患者呼吸道内压以及肺泡内压上升,促进肺泡复张,缓解患者气道阻力,从而降低其呼吸肌负荷,在改善患者肺功能中应用效果显著[5]。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需给予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治疗,尽早阻止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6]。

综上所述,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缓解其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祥.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0,45(4):332-333.

[2] 刘生明.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786-3787.

[3] 张春美,丁震,裴翀,等.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5):819-820.

[4] 王忠和,方文雄,陈建朋,等.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AECOPD患者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2):1126-1127.

[5] 陈军红.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AE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437-2439.

[6] 唐雄,叶白云,高兴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44-1747.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77-02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噻托溴铵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疗效探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平喘药物的用药分析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探究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慢阻肺效果探讨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 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指标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