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哲学视阈下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二届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2-13张红霞,樊美筠
过程哲学视阈下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二届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红霞,樊美筠
摘要:“第二届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5日至8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60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120多位学者及多家期刊和出版社的10多位编辑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为主题,围绕着“过程哲学与后现代思维”、“过程哲学视阈下思想道德教育”、“中西方德育实践”等问题展开研讨,不仅赋予德育研究以新视角,而且为提高当代德育实效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过程哲学;过程德育;思想道德教育;后现代思维; 共情心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张红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樊美筠,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共同主任。
2014年7月5日至8日,为了推动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由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克莱蒙林肯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等60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120多位学者及《道德与文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人民出版社的10多位编辑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张博颖、美国著名过程哲学家、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鲍伯·麦斯里教授,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治河教授等在开幕式上作为嘉宾致辞。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为主题,与会代表主要围绕过程哲学的价值观、过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当代中西方道德教育实践与比较、过程哲学视阈下的道德教育、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及其现代转换、当代中西方德育实践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过程哲学与后现代思维的研究
过程哲学是英籍美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哲学流派,其代表作《过程与实在》被称为“最近两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历来最为复杂并最富有创建的哲学论著之一”,[1](P177)该书自1929年问世以来,过程哲学思想通过美国学者的研究和传播,逐步辐射到全球,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与会的中外专家在解读过程哲学与过程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过程哲学和后现代思维进行了研讨。
(一)关于过程哲学与过程教育的解读与阐释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的王治河教授对过程哲学和过程教育的涵义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过程哲学是关照世界的新视野,既是世界观也是价值观,它是西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生成力的哲学思潮,其创始人是著名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哲学认为,一切都是“动在”、“互在”,万物都是主体,都有价值,万物的目的是追求和谐,宇宙是情感的海洋,其本质是创生,幸福来自分享等。王教授还指出,过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后现代过程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本质上是一种品德教育。
天津师范大学陈尚伟教授从后现代思维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程哲学进行比较。他指出,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程哲学存在差异,但它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哲学思维方式上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他们在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上也有许多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物的“辩证哲学”,过程哲学作为一种“机体哲学”,提供了一种相互联系、有机整体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过程哲学作为一种“创造哲学”,提供了一种不断创新、永恒流变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程哲学作为注重关系和过程的世界观,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思维范式和构建和谐世界的价值指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杨富斌教授进而从“实践本体论与过程宇宙论”、“能动反映论与主体间性论”、“抽象具体方法与‘飞机航行’方法”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怀特海的过程思想进行了比较。他指出,马克思与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在价值论、伦理观、社会历史观、文明观、宗教观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并得出了马克思和怀特海都在哲学本体论意义上坚持世界的过程性,都坚持从主体出发去认识世界,他们的方法论对我们在日常生活、科学实验和其他各种实践中坚持过程—关系思想,坚持科学的抽象具体法和“飞机航行”法,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真正坚持彻底的辩证法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P245)
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凯文·克拉克(Kevin Clark)博士在题为“过程自我能否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的发言中运用过程哲学解构了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基石的“独立不变的自我”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程自我”的概念,这是一种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的不断变化开放的“自我”, 是一种生态自我。这种自我可以作为德育的基础, 因为它时刻在用一种共情的情怀感受着他者的感受, 它能设身处地地替他者着想。
(二)关于过程哲学中后现代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建设性思维关系的研究
与会学者就过程哲学中的后现代思维也展开了热议,特别是围绕着“后现代思维中批判性思维与建设性思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批判”与“建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批判性思维不可缺少,但建设性思维更加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家俊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探讨了建设性过程哲学问题。他认为,建设性思维对过程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并主张应当把建设性思维引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天津科技大学的张亮老师从市场的角度,指出“批判”与“建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批判是基础,只有通过批判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去改正和建设,因而没有批判就没有建设;建设是目的,批判就是为了找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去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谢邦秀教授则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批判基础上的建设性思维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她从目标、学习者、过程互动、共同体、教师等五方面,论述了其提出的“FEELS”理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王建军教授也认为,应处理好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思维的关系,在学术研究中,批判性思维不可缺少,但批判要有限度,学术研究应以建设性思维为主,传递正能量。
天津师范大学的王作印教授则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对过程哲学的理解。他指出,过程哲学思维可以使我们从“过程发展”角度加深对主客体理论的理解。
二、关于过程哲学视阈下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过程哲学视阈下思想道德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如中西德育比较问题,后现代德育模式构建问题,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给学术界提供了一种道德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鲍伯·麦斯里教授从过程哲学的角度强调了推动“共情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共情是智慧传统中的中心概念,同时也是德育的中心概念。因此必须将智慧和共情结合起来。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们的共情心和慈悲心,从而使我们的世界减少痛苦。德育就是旨在把我们对家人和朋友的爱和同情扩展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甚至是陌生人、敌人。他认为“故事” 可以帮助我们将同情和爱推及他人,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教给学生这种不断超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以让我们超越现在,走在前面。
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共同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樊美筠在题目为“我们为什么需要关心他者——一个过程思想的角度”的大会发言中认为, 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回答为什么我们需要关心他者(他人、他事、他物)? 她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种建立在实体思维基础之上的哲学问题。
“一个硬邦邦的实体可以不依靠他者而独立存在,个体不需要他者,为什么需要关心他者? ” 不同的是,怀特海过程哲学却从本体论的层面圆满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从而为道德哲学或伦理学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3](P126)
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对怀特海哲学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在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中, 作为世界终极实在的 “动在”是由“关系”规定的。也就是说,正是关系构成了事物本身,一切存在都是关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动在”都是“互在”。离开他者, 自我无法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关心他者!这意味着,在机体哲学中,关系是作为宇宙本质性的东西被看待的,万物一体,相依相存。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责无旁贷地关心他者。为此过程德育主张开展共情教育, 帮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学生对宇宙万物感同身受,从而扩展我们的道德关怀到整个星球。
美国克莱蒙林肯大学的约翰贝克(John Becker)博士提出,在当下应从对思想道德过程的反思构建一种过程气质,主张教育者应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注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跟学生共同成长。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论述了过程哲学思维与中国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的高度一致性。他指出,过程哲学所具有的过程性、自组织性、自我生成性、关系性、关联性、整体性、综合性等思维特征,都能在中国儒家德育方法论体系中或明或暗地找到。在倡导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的今天,研究过程思维方法与中国儒家德育方法的相通性,无论对于我们借鉴过程哲学的合理思想还是汲取中国儒家哲学的理论营养,重构当今社会新的道德信仰、新文化价值观和新的生活发展道路都有积极启示意义。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秀阁教授指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是有机教育,它包含生命教育、有根的教育、整合教育、和谐教育、容他教育、创新教育等丰富的内容。其中的生命教育、和谐教育、整合教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于主客体、研究取向、教育目标实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薛忠义教授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了高校德育模式构建问题。他指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和主体性的推崇,整体有机论原理以及多元和谐共存的主张和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态度,对于改革当前德育模式,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构建以生活教育为主题,以归属教育为核心,以整合教育为根本依托的新德育模式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家俊教授则主张以过程哲学视阈扩展开来,探讨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设性课堂”,指出这种课堂就是像孔子那样与学生互动交流,构建课堂,改革课堂,规范课堂,享受课堂。刘教授认为,“建设性课堂”具有四个维度:在教学目的上,它讲究“修己以安人”;在教学理念上,它呵护“有教无类”;在教学主体上,它提倡“亦何常师之有”;在教学效果上,它通达“为仁由己”。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坤教授则分析了过程哲学视阈下大学生德育的层次性问题。他指出,过程哲学的核心命题是“过程”,过程具有动态变化性、内外关联性、主体创造性。他立足过程哲学视阈,对中国传统德育进行了审视和反思,指出它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传统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略了道德感的传递;二是传统德育注重群像式的描述,掩盖了个体的差异;三是传统德育一刀切式的考核方式,缺乏对道德过程性的尊重。他主张大学生德育应注意把握三个层次:第一,道德意识的唤醒,这是道德的行动目标;第二,道德理解的建构,这是德育的过程追求;第三,道德自觉的生成,这是德育的价值落点。
三、关于中西方德育实践的研究
与会专家还对中西方的道德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纷纷从中国传统德育及其现代转换、当代中西方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一)关于我国传统德育及其现代转换的探讨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孔宪峰教授对儒家“为仁由己”的道德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仁”是儒家道德建设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构建的一个道德系统,并从家庭成员间的“孝悌之道”开始,由近及远逐步延及非血缘关系的“忠恕之道”,进而实现人际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孔教授还对儒家的“为仁由己”道德自律思想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为在全社会推行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金民卿研究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养成路径及其当代价值问题进行了阐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人格完善和道德养成,概括出了传统文化的三条富有特色的道德养成路径: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把形而上的至高目标与形而下的现实路径统一起来;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将标准规约与自律慎独统一起来;第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把环境熏陶与虚心涵泳统一起来。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红教授则对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与高校德育创新的时代化取向进行了分析。陈教授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追求直接现实性的实践品格是道德教育时代化的基本特征,而德育时代化的主要任务则是使之能够应对时代挑战,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必须从当代高校德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来设定和设计德育工作的长远目标以及工作模式,并且若从汲取传统资源的视角出发,传统优秀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也是当前高校德育时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实现途径。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兰英教授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的角度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折射着孔子的合智德、通内外的教育理念,即合才智培养与道德培养为一体,贯内在心性教化与外向达行于一身的“文化化的教育”。孙教授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传统教育理念的三次重大变革,论述了21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创造性转换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当代道德教育的研究
与会学者们围绕着当代德育受到的影响,当代德育的方法、模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纷纷就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责任感教育、网络教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魏长领教授从四个维度分析了宗教信仰对人们道德信仰的影响。一是宗教信仰是道德信仰的价值根基之一;二是宗教信仰为人们的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提供一种终极关怀;三是宗教信仰通过超自然力量宣扬因果报应而承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四是宗教信仰为有限的生命提供一种可以信赖的隐性的保障,为坎坷曲折、多灾多难、无依无助的人生提供一种心理调节和心灵慰藉。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平章起教授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他指出,人类不同的哲学本体论思维、认识论思维会在品德教育实践上形成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认识论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认识论主要经过了直觉认识论、一致认识论和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对某种认识论有不同的认识倾向,也会形成彼此对立、有所区别、有所变通的德育方法。如对直觉认识论的不同认识倾向,形成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对一致认识论的不同倾向形成了人本主义与改造主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对实证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倾向形成了实用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的邰哈斯其木格博士则从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出发,阐述了它在当代道德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她指出,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融合网络实践与社会实践两种形式;静态教学与动态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她还指出,在有效利用网络实践教学优势的同时,应该理性分析它的弊端,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的陈秀丽教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进行了思考。陈教授引用习近平关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论述,谈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透析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责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乏、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营造舆论环境、积极制定约束举措、健全长效培养机制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措施。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戴锐教授从公民教育的视角探讨了责任感教育问题。他指出责任感教育居于公民教育内容的核心层面,而我国当前的责任感教育面临一种两难困境,一方面加强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强化影响了责任感教育的可接受性,这就要求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对责任感教育划定合理界阈。戴教授基于“个体、公民、政治”的分析框架,认为责任感教育的合理界阈应当是:在目标上关注人性的公共层面,在思维方式上超越制度及规范,在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上强调合理平衡。而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的白月嶶则针对“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中存在着责任感延迟形成、责任内容模糊、责任感偏移、责任行为与认知存在偏差等现象。她认为应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认知、行为等培养,针对责任感的国家民族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家庭层面以及自我责任感层面分别进行引导教育、细节教育、感恩教育与认同教育。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劳蕊斯图特(Laurie Stuart)女士和安吉拉女士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经验, 分别介绍了国外的合作教育、协作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 她们强调指出,这些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对于发展一种与时俱进的后现代德育是十分必要的。 她们援引怀特海关于树的例子,说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怀特海那里,树作为一个物种,能够适应环境,能够持续生存下去,是群体的胜利。反过来说,一个单个的个体要想存活几乎是不可能的。怀德海强调指出:大自然之中没有粗鲁的个人主义,孤零零的一个个体不能生存下来,物种成员间是相互依存的。在怀德海看来,真正的现实是完全彻底的唇齿相依,患难与共。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变暖、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危机、森林资源锐减、物种灭绝加速等一系列具有区域性甚或全球性影响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鲍勃·麦斯里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指出,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问题上,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将全面改变世界面貌。尽管中美两国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但通过沟通交流,就能对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起一定作用。中美两国学者围绕生态文明与思想品德教育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过程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David R.Griffin)认为,生态文明是拯救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南大学刘魁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经典《周易》倡导的“天地之大德”的盛德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盛德价值观是指奉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生灵昌盛、生命永续为最高价值与最高道德的一种宇宙观与价值观,是对《周易》强调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万物化生”、生命永续的一种概括。盛德价值观所倡导的过程主义、重生主义、自然主义、道德主义思想对于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元伦理、多方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组织者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和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治河教授分别代表中美双方做了大会总结发言。围绕着会议主题,两位教授做了细致的点评,并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次会议展现出中西学术思想交锋和融会贯通的魅力,给与会的学者们以重要启迪,可以说是一场“学术盛宴”。同时,此次会议的召开,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中美两国学者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小约翰·科布,大卫·格里芬.过程神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 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 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陈浮]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rocess Philosophy
——Overview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cess Philosophy and Moral Education”
ZHANG Hongxia, FAN Meijun
Abstract:The Second Process Philosophy and Moral Edu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was held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5th through 8th July, 2014. More than 120 scholars from more than 60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10 editors from a number of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attended the seminar.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s themed with Process Philosophy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around the Values of Process Philosophy,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t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Comparis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under Process Philosophy Horizon, Moral Thought and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other issues, which leads to a new way to look at moral education and make it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process philosophy; process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postmodern thinking; empathy
我校再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公布立项结果,我校再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此次项目招标阶段,我校拟题申报项目3项。经评审,王晓平教授的《日本汉文古写本的整理与研究》获批重大项目,杜勇教授的《西周金文地名集证》获批重点项目。资助经费共计115万元。
王晓平教授的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的整理与研究》将在面向中国学界研究需要的前提下,对日本古代文献整理做出有益的探索,对于纠正日本文化研究的偏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汉字文化研究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杜勇教授的重点课题《西周金文地名集证》对于全面认识西周古国、古族分布的地理背景,探索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和源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设立旨在立足学术前沿,弘扬优良学风,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本批次重大项目包括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两类选题,我校获批项目属于基础研究范畴。基础研究主要资助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推动学术创新起重要作用的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人文社科领域最高级别的项目,获批课题体现了重大项目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