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与路径重构
2016-01-12纪德奎
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与路径重构
纪德奎
摘要:文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研究视阈的拓宽而不断演化与发展,学校文化内涵亦随之不断丰富与拓展。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学校文化经历了等同校园文化阶段、离析校园文化阶段、超越校园文化阶段。基于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可开展多重路径重构:凝聚学校发展愿景,系统建设学校文化场;健全文化创新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形成文化共同体,发挥校长的文化引领作用;开展教育改革与创新试验,突出学校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学校文化;内涵发展;路径重构
收稿日期:2014-11-08
作者简介: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学校文化场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52WX1102)。
学校文化肩负着引领学校发展的使命,演绎着一所学校发展的历史,勾勒着学校发展的愿景,一直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文化概念的演化视角来进行梳理,考察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尝试提出重构路径。
一、文化概念的演化
研究与分析学校文化,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辞源考证。从我国古籍中可以发现,最初“文” 与“化”是分开用的,应该属于两个词汇。虽在上古之书《易》中孕育着将“文”与“化”连用的萌芽,但直到汉朝刘向的《说苑·指武》中才真正出现了“文化”一词。[1](P2)“文”也由最初的“文饰”、“文理”含义演化为人格或修养。在我国古代,文化主要是指文明开化或文治教化,指向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我国古代哲人所理解的文化是“人文化成”:“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天文与人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因此,文化的含义亦是从生活伦理而来的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西汉后,“文”与“化”合成“文化”一词。《说苑·指武》云:“……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就有文治教化的意思。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文化”也有礼乐制度的文治和迁善的教化作用,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取其文明文雅之意,这与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论相同。可见,在我国古代把“文化”一词主要当作与自然、武功、神理、朴野相对的概念,一开始就具有一种精神和人文主义指向,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德行以及与之有关的意义。中国人秉承了《易经》中“化成天下”的圣教,始终牢记要用文明的精神完成教化天下,开化蛮夷的责任。中国古代的这种文化观,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从那时开始,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学界开始出现。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作为动词“cultere”的派生词,它的原意是指对土地的耕作、耕耘,其原始含义与现今“文化”的含义相差较大,主要指人类的物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与“自然”相区别。古希腊时代,“cultura”一词引入到人类精神活动中,如哲学家西塞罗提出,哲学心灵中的“cultura”具有改造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意思,“文化”一词开始在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思想修养这种意义上使用。由此看来,西方“文化”一词在其词源学意义上就已具备了双重意义:一方面,人对土地的耕作,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的素质,是内在自然的人化。可见,“文化”在词源学意义上就具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规定,已孕育着作为最高层次的、抽象的、完备的文化定义的胚胎和萌芽。到18世纪,“文化”的含义在西方出现了重要的转变,即“心灵的普遍状态和习惯”、“整个社会里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2](P83)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也是逐渐演化、逐渐拓展的,由最初的指代物质活动向精神实体延伸和转变,而且进一步从大自然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延伸。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以人类学家、文化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开始研究文化问题为发端。自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介入文化研究之后,文化与文化研究的概念迅速拓展,现代的“文化”概念已经复杂到几乎无法概括的地步,其外延无限扩大,成为一个包罗万象、大而无当的概念。1952年,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其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罗列的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的文化定义就多达164种。然而,在众多的“文化”定义中,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于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依然是迄今为止最为经典的:“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它的才能和习惯的复杂整体。”[3](P1)这一定义不仅列举了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把文化看作一个多层面的整体,对以后的文化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研究者韩民青在其所著的《文化论》中指出文化的定义有近200种。而郑金洲教授所收集的文化定义也多达310余种。我国文化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意,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P9)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文化即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文化。我国现代汉语工具书《辞海》,将“文化”界定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是我国学界对文化概念比较认可的权威界定。
由于研究者所处的时期、人文环境不尽相同,研究的视角和取向亦相互各异,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难免多元共存。但是,对于诸多概念中所揭示的文化的特征基本形成以下共识:[5](P2~8)一是文化为人类所特有。人和文化不可分割,人的行为需要文化来支配;二是文化是人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是天生遗传而来的;三是文化为社会群体所共有,个体的思想、观念等,只有为他人接受后,才能称之为文化;四是文化虽含有众多的形态和类别,但它却是一个复杂的整合体。
二、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
基于对文化含义演变及其文化特征的理解,可以发现,文化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研究视阈的拓宽而不断演化与发展的。结合当前关于学校文化的多元界定,可以认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也是随着文化内涵的不断演化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化而不断丰富与拓展的。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其内涵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一)“学校文化”等同“校园文化”阶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盛行校园文化,很少提及学校文化。偶有提及学校文化,也常常被理解为校园文化。“学校”被理解为与“校园”相等同的物理场所概念。自夏商时期便有了“庠、序”,成为早期的学校形态。孟子曰:“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最初学校就是一个集思想教化和知识技能传授为一体的地方,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作为一个地理位置概念存在,“学校”与“校园”的概念是几乎完全等同的。随着历史的沿革,这样的观念被传承下来,学校文化自然也就被大家默认为等同于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就是校园“围墙”之内的文化。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对学校文化缺乏深入的认知,尤其是对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二者的内涵与外延、性质与特点、功能与作用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和区别,许多人并不清楚,在教育理论界也存在二者相互混淆的现象。由于人们的思维往往是先入为主,习以为常的,因而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只有校园文化而没有学校文化,在理念上以校园文化指代学校文化。二是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依共生,联系非常紧密。从内在联系来看,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学校的文化,二者不存在“楚河汉界”。它们的主体是相同的,都是学校的师生员工 ;二者的指导思想、方向、方针、目标等也都是一致的。除此之外,二者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环境文化或物质文化、学生文化、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二者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6]也正是由此原因,即使二者概念混淆也不易被察觉,即使用校园文化指代学校文化,也能为人们所接受。
(二)“学校文化”离析“校园文化”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文化的提法受到关注,形成了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两个概念并存的现象。随着对学校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是两个相异而又相依的概念,二者是不能混淆的。“学校”除了作为物理场所的客观限定之外,更多地还是一种文化的“域”。钟启泉先生对学校文化做出过这样的描述:“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力发展的基础,这样的任务并非‘校园文化’所能单独承担的。”[7]很多研究者也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综合来说,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词义辨析看,“校园”一词的内涵主要指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者说是一种场所,而“学校”一词则更多指向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两者比较,“校园”只能说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只能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属概念。因此,使用“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可以揭示出更多的研究内容。
其二,从视阈层面看,学校文化有较强的抽象性,相对校园文化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意识的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体反映。而校园文化则更多的是客观的、直观性较强的文化。
其三,从横向范围看,学校文化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等多个维度。而校园文化通常仅指师生尤其是学生的各项活动。
其四,从纵向深度看,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文化的沉淀,而校园文化则是当下状态的呈现。在表述时我们常常说“某校学校文化历史悠久,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反映的就是这一点的区别。
其五,从发展过程看,校园文化强调更多的是其地域性,将思考范围更多地限制在了学校内部,并且体现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学校实体”式的文化概念,似乎很难表达出人们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该体现出来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较之“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涵盖了更多的研究内涵,更能体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发展规律。从国内主流教育学术刊物的导向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人民教育》有“聚焦‘学校文化’”专栏;《现代校长》周刊自2004 年9 月21 日起专门开辟了“学校文化建设笔谈专栏”;2006 年4 月,《中国教育报》与厦门市教育局在厦门联合主办了“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论坛”,也表明了这一学术取向。
(三)“学校文化”超越“校园文化”阶段
从文化分类的对等方法看,“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公司文化”等文化形态一样,属于文化系统的一个亚文化分支。它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强调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而校园文化,应隶属于学校文化的子系统。同时,学者们也逐渐认识到“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一些明显缺陷,“校园”一词本身的范围就小于“学校”一词的范围,它更多考虑的是学校当中比较显性存在的空间上的文化,而“学校”除了包含“校园”一词中空间上的内涵外,同时还包括了精神上的教育文化内涵。用“学校文化”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述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文化,既能表现出学校中显性存在的校园面貌、学校制度规范等,同时又涵盖了学校文化与周围环境间的互动的动态过程,全面包含了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以及课程等多种文化。在这一研究阶段,学校被看做是一个社会组织,并借助组织文化的研究视角,弥补校园文化研究的不足,把突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内涵作为研究学校文化的出发点。逐步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将研究从“校园文化”走向“学校文化”,这实际上说明了学校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超越。
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三个阶段,实际反映出研究者对“学校文化”本质研究的日益重视和逐步深入。从最初的“物理地域”认识局限走向更宽阔的“文化视阈”,“学校文化”最终跳出了校园的“围墙”,成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亚文化分支。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一样,学校文化也随着社会文化系统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成为一个多层面、结构复杂的组合系统。
基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将学校文化理解为:学校文化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亚文化分支,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被全体成员所认同和共享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历史沉积的优秀传统,也包括全体成员当下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它既涵泳精神思想、价值观念等抽象内容,又表征行为方式、物化环境等直观风貌;它重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静态事物,又强调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学生文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它是集显性事物和隐性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
三、学校文化的重构路径
随着对学校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研究的不断系统与深化,学校文化建设也要在认知理念、具体路径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适与改变,以适应时代进步与文化转型的要求。
(一)凝聚学校发展愿景,系统建设学校文化场
学校发展愿景是由师生个人愿景互动生成、师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是个人愿景与团体愿景相结合的结果。学校发展愿景需要明晰、持久和共享,需要经过考察与了解、倾听与咨询、探寻与预测、表达与共享等步骤来凝练。它是学校的灵魂,它能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动力,引导师生从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出发,生成优质的学校文化,有助于形成富有创造力和厚重气息的学校文化场。
学校文化场是学校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学校发展中最具向心力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方向选择和可持续性发展。学校文化场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凝聚与激励、熏陶与潜化、自律与辐射的功能。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对学校文化做肢解性的分析,缺乏对学校文化场的整体认知。在实际建设中,亦往往注重单一方面的建设,忽视整体文化场域的功能与作用,造成学校文化建设的乏力。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凝聚学校发展愿景,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传统、校规校训、校容校貌、校风学风入手,系统打造制度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以及安全文化等,全方位地渗透人文精神和创设文化场。
(二)健全文化创新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在学校文化发展建设中,健全的文化创新机制是助推器,推动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学校文化机制表征着学校文化各要素的内在运行方式及其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具有内在的协调性和规定性,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必要保障。因而,更新文化理念、创设文化平台、完善相关制度、转化组织文化、搭建支持系统,是健全文化创新机制的主要途径,其中学习型组织文化的构建是文化创新机制中值得倡导的举措。
“学习型组织”一词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在管理学领域中风靡全球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学习型组织相对于传统组织而言,一是追求具有人本理念关怀下的扁平、柔和与开放的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二是丰富了“学习”的内涵与外延,不仅促成具有内趋特点的“真正学习”的发生,而且强调全员学习和持续学习;三是强调搭建成员间知识流动、建构与创新的平台,借以将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整合起来。[8]由此观之,学习型组织文化的构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科层制管理对学校文化造成的影响,将会形成扁平化和相对柔和与开放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校领导与教师、学生间的民主、平等与交流,极大地激发内驱式的学习文化,促成个人绩效与集体成绩相整合的文化机制。学校可根据发展愿景,开展团队学习,帮助改善心智模式、鼓励超越自我和系统思考,逐步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三)形成文化共同体,发挥校长的文化引领作用
学校要构建文化共同体,按照整体思维来开展文化建设。文化共同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它包含着参与活动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包含不同参与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在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中,一要遵循系统性,将全校师生员工纳入到文化系统中,树立一盘棋的系统思想;二要尊重多元性,允许文化发展目标的多元性,鼓励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文化;三要秉承包容性,既包括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借鉴,也包括不同学校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文化共同体中,校长要突出超前性的价值引领作用。校长一方面要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反省和重新评价,辩证地进行扬弃。另一方面,要进行思想价值取向的引领,创造自由的发展环境;要进行制度引领,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训制度、教育科研制度、教师评价制度;要进行组织引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架构平台;要做好行动引领,校长首先要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研究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率。[9]从这一角度而言,校长的文化引领作用决定和影响着学校文化发展的状况。
(四)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试验,突出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是集理念转变、思维创新、实践到位、实验骛行于一身的集合体,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优化的提升过程,经历着由学校文化转型到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再发展到形成学校文化品牌的过程。[10]因此,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实验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系统中的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校文化的转型与提升,能够凸显学校文化特色,还有利于学校文化品牌的形成。
教育改革和创新实验与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相依相托,教育改革和创新实验能够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反之,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凸显更需要教育改革和创新实验作为载体和平台。
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优秀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经验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的灯塔学校和美国的蓝带学校,这些品牌学校都是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实验,形成了多元文化特色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我国江苏省的洋思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实验,一举改变了薄弱学校的现状,成为特色发展示范学校。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近两年通过开展“文化立校、故事校园”的文化创新实践,取得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可喜成效。[11]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改革的成效,决定着学校发展的走向。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5]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传良.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辨析[J].理论与研究,2011(17).
[7] 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8] 纪德奎.学习型课堂:理解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9] 简色辉.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引领途径研究[J].中小学校长,2014(8).
[10] 纪德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本土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11] 毛坚琼.文化立校,故事校园——上海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案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9).
[责任编辑:况琳]
School Cultur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JI Dekui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age and the broadening of research horizon,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s evolved and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school culture is also enriched and developed accordingly.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school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the phase of equivalent, separated and surpassing stage of campus culture.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school culture, we can carry on multip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stick together the vision of schoo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school culture field systemically; improve cultural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learning-based organization culture; form the cultural community, and exert the cultural leading function of headmaster; carry ou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ng experiments, and stand out the school cultural features.
Key Words:culture; school cultur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