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
2013-04-29王智明朱宏伟王宏李雪萍
王智明 朱宏伟 王宏 李雪萍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实地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备战2012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国家健美操集训队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为教练员安排整体和个体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运动员进行自身评价提供标准和指导。研究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包括专项协调素质(托马斯无限量)、专项柔韧指标(正肩、反肩、躯干分屈、横叉、左纵叉)、专项速度指标(120 s“8字”10 m往返跑)、专项力量指标(60 s屈体分腿跳、30 s俯卧推拉球、提倒立无限量)、专项耐力素质(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等5个主因子,11项指标;2)由专项体能结构模型和权重模型可知,快速力量、身体控制能力、协同能力、柔韧素质及无氧耐力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较大;3)在专项体能结构模型、权重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专项体能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与综合等级评定标准。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指标;专项体能结构模型;权重模型;专项体能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83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45-06 文献标志码: A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Index of Elite Man Sports Aerobics Athletes in China
WANG Zhiming1,ZHU Hongwei1,WANG Hong2,LI Xueping1
Abstract:Adopt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Delphi method,field tes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the present research,taking the men sports aerobics athletes preparing for 2012 World Sports Aerobics Championships as research subjects,sets to construct the physical fitness structure model of elite man sports aerobics athletes in China,so as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oaches to arrange integral and the individual trainings,and to provide a criterion and guidance for athletes to evaluate themselves in different trainings period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 the physical fitness structure model for elite man sports aerobics athletes in China includes eleven indicators and five main factors,which are special collaboration indicators(Thomas unlimited),special flexibility indicators (shoulder,anti-shoulder,trunk dividing flexor,horizontal fork,left vertical fork),special speed indicators(120s figure-of-eight 10m shuttle run),special strength indicators(60s pike straddle jump,30s prone push-pull ball,inverted unlimited),special endurance indicators (60s hip- at right angles to support the swivel combination);2)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structure model and the weight quality index model shows that rapidity strength,physical control,collaborative ability,flexibility quality and anaerobic endurance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match;3) Based on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structure model and the weight quality index model,we build individual score criterion and comprehensive Level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s.
Key words:sports aerobics;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index;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structure model;weight quality index model;evaluation system of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s
收稿日期:2013-02-26
作者简介:王智明(1972-),女,辽宁大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朱宏伟(1969-),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王宏(1972-)男,山东青岛人,博士,国家健美操队主教练,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李雪萍(1971-),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我国竞技健美操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完成了从突破到逐渐稳步发展的飞跃。我国国家健美操队要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除了要保持集体项目的优势之外,还必须在专项体能方面有明显的突破,并在专项训练安排的设计与实施、训练负荷监控、信息收集、心理调节等方面给予综合的科技支撑,这是国家健美操队不断增强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我国对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特征及基础体能等方面的研究,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有人涉及。本研究从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专项体能结构模型、权重模型和效果评价体系3个维度构建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专项体能评价体系(单项评分标准与综合等级评定标准)[1]。弥补以往对专项体能训练中研究不足,指标的专项性不强、且缺乏比较客观的评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备战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中国健美操集训队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健美操国际健将、国家健将及国家一级运动员,并将其定义为优秀运动员)。共计53人,其中重点队员8人,预备队员4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通过跟踪观察国家健美操集训队备战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随队调研时间为2011年2月—2011年8月)及备战2012年第12届健美操世锦赛(随队调研时间为2011年9月—2012年5月)的训练现场(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集训队训练馆),记录、收集、了解、掌握有关体能训练方法、手段、训练过程中有关专项体能的训练内容及每个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情况;观看运动员重大比赛及比赛录像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具有丰富理论与训练经验的训练学专家、教练员、现已退役的冠军运动员及国家队队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就有关高水平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和测试指标的筛选征求专家的意见。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及丰富的信息。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表 1 访谈专家基本信息
1.2.3 特尔菲法
经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初步拟定16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协调及上述素质的结合指标)。邀请国家队教练员、相关领域的训练学专家、现已退役的冠军运动员等16位专家运用特尔菲法按照重要程度对各指标分别赋予5、4、3、2、1分,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最后结合专家建议,把数值大于4的指标作为初选指标用于下一步的测试中。初步筛选出的指标分别为:左纵叉、右纵叉、横叉、躯干并屈、躯干分屈、正肩、反肩、托马斯无限量、60 s屈体分腿跳、30 s俯卧推拉球、提倒立无限量、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120 s“8字”10 m往返跑。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初选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为: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提倒立无限量、正肩、反肩、躯干分屈、横叉、左纵叉、托马斯无限量、60 s屈体分腿跳、120 s“8字”10 m往返跑和30 s俯卧推拉球等11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确定专项体能指标模型,取累计贡献率在85%左右且方差贡献大于或等于1的前m个成分为该研究问题的主因子,每个的因子权重计算公式为 Tj=λj∑mj=1λj 其中Tj表示j因子在反映整体信息中所占的权重,j因子的贡献率用λj来表示,∑mj=1λj表示前m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
依据相关公式 Tj=|ij|∑mj=1|ij| 计算出各指标在各因子中的权重,|ij|代表i指标在j因子上因子载荷的绝对值,∑mj=1|ij|代表该j因子中所有指标因子载荷绝对值的代数和。
表 2 专家对拟定指标的赋权结果 (n=16)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中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即指和竞技健美操项目关系密切,并能直接促进专项技术的掌握和专项成绩提高的最主要的运动素质,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下文中称为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其指标为运动素质指标体系[2]。
2.1 专项体能指标的统计学筛选
为验证初选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性,避免由于指标间的相关性过强而出现的重复测试现象,本研究运用初选指标对国家健美操集训队男子运动员进行初步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检验[2](见表3)。
统计结果显示,左纵叉和右纵叉、躯干并屈和躯干分屈等指标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P<0.01),结果具有重复测量的嫌疑,最后结合专家意见和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普遍规律(由于多数运动员以逆时针方向完成难度动作,转体动作结束时通常以左腿纵叉完成动作),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取舍,保留了左纵叉和躯干分屈等11项指标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4。
表 3 初选专项体能指标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注:*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表 4 剔除显著性相关指标后其余指标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剔除右纵叉、躯干并屈指标后,除了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与60 s屈体分腿跳之外,其余各项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不高(R<0.5),说明最终保留的专项体能指标是合理的。在统计学意义上,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与60 s屈体分腿跳相关性较高,训练实践中发现腰腹及上肢力量至关重要,最后结合专家意见,同时保留了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与60 s屈体分腿跳2项指标。综合上述分析,最后选取正肩、反肩、躯干分屈、横叉、左纵叉、托马斯无限量、60 s屈体分腿跳、提倒立无限量、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120 s“8字”往返跑、30 s俯卧推拉球等11项指标作为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
2.2 体能训练中专项体能指标的权重模型
在明确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专项体能指标重新分类,以确定各指标在反映专项体能上的权重[3]。本文以专项体能指标模型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求寻找反映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权重的共性特征,见表5。
由表4可知,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百分比(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78.03%),可以确定为5个主因子,这5个主因子概括了78.03%的整体信息,故可以认为其他因子变量(除去这5个主因子以外)对方差影响较小。由此,将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指标分成5个主因子。由于各因子在反映整体信息中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按照方差百分比计算各因子的权重(贡献率),结果如下:因子1的权重为0.39;因子2的权重为0.201;因子3的权重为0.156;因子4 的权重为0.13;因子5的权重为0.123。在反映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结构上,因子1的权重最大,因子2的权重大于其他3个因子。
表6是按照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的结果,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且相近的载荷,含义会比较模糊,经过正交旋转以后,各因子的含义更加清楚[4]。由表5可知,因子1中,60 s屈体分腿跳和30 s俯卧推拉球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反映了因子1的主要信息,故可认为因子1主要由这2项指标组成。60 s屈体分腿跳主要反映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30 s俯卧推拉球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核心区动力性力量,两者均体现出运动员的快速力量素质,因此,命名因子1为速度力量因子;同理,因子2主要由正肩和反肩2个指标所组成,这2个指标分别反映了运动员肩部柔韧素质,故将因子2命名为肩部柔韧因子;因子3主要由躯干分屈、横叉和左纵叉3个指标所组成,分别反映了运动员核心部位的柔韧性,故将因子3命名为核心区柔韧因子;因子4命名为无氧耐力因子,代表性指标为120 s“8字”10 m往返跑;因子5命名为协同力量因子,代表性指标为托马斯无限量。由于提倒立无限量和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2项指标在因子1和因子4中都有较高的权重,很难具体归于哪类因子中,这2项指标主要反映身体控制能力、上肢及腰腹的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肌肉耐力。由此可见,快速力量、力量耐力、核心区力量在竞技健美操这一项目中的重要性。
通过因子分析,专项体能指标被分成了5个相关程度较小的主要因子,并且各指标在每个因子中有着不同的因子载荷,因子载荷反映了指标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指标与因子的相关性越强,因子载荷越大,该因子反映的信息越多,权重越大;因此,要构建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权重模型就必须了解各指标在各因子中的权重。根据研究方法中计算不同因子中各指标权重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各指标在各类因子中的权重(见表7),而确定各指标在每个因子中的最终权重是构建专项体能权重模型关键的一步。
表 5 总的方差解释
表 6 最大方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 7 各个指标在每个因子中的权重
由于各指标在各类因子中的权重还不能充分反映各指标在专项体能上的重要程度,只有计算出各指标在反映专项体能上的权重,才能进一步完善专项体能结构的权重模型。由于各因子有着不同的权重,且各指标在各因子中的权重也不相同,因子是代表指标的集合,指标是研究权重的最小功能单位,故可以根据研究方法中各因子权重及各因子中指标权重的相关公式,计算出各指标的最终权重[5](公式为:各指标最终权重=0.39×因子1权重+0.201×因子2权重+0.156×因子3权重+0.13×因子4权重+0.123×因子5权重)。
表 8 专项体能指标权重模型
从上述专项体能指标的权重可知,托马斯无限量反映了运动员身体多个部位力量协同能力,指标权重较高,定量化的数据表明这一项目对上、下肢及核心区快速力量及力量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该项目技术动作特点和实际调研结果相一致。反映肩部、躯干及髋关节柔韧素质的正肩、反肩、躯干分屈、横、纵叉的权重指数也很高,柔韧素质是高质量完成高规格技术动作的必备条件。60 s屈体分腿跳反映了运动员的下肢和腰腹快速力量的指标权重处于第4位,这一数据表明该项目对下肢及核心区力量要求很高。反映身体控制能力及力量耐力水平的提倒立无限量和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也占据了较高的权重,数据表明运动员需要很好的上肢基础力量、身体控制的稳定性、核心区力量和较强的肌肉耐力。反映运动员无氧耐力及移动速度的120 s“8字”10 m往返跑同样占据了较高的权重。在指标的最终权重中,协同力量、快速力量、柔韧素质和无氧耐力等指标均占有较大的权重,提示训练中要给予重视和加强。定量化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以往定性化评定的弊端,为教练员安排整体和个体化体能训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2.3 体能训练中专项体能指标的单项评分与综合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运动员专项体能模型中各指标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在构建专项体能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和均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专项体能模型的评价体系,建立专项体能模型的理想标准,以明确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状况。
2.3.1 专项体能指标的单项评分
由于专项体能模型中的各指标有着不同的度量单位,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首先统一各指标单位,标准化各指标分值,赋予每一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指标以相应的分值,使综合评价专项体能模型成为可能;在对单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再对专项体能模型这一整体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反映出每一名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整体情况,使不同运动员专项体能之间具有宏观的可比性。
本文采用百分位法制订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模型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制订的具体步骤为:分别找出各专项体能指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计算各该指标的33.33、66.67百分位点,把66.67%以上水平定位三级并赋值3分,33.33%~66.67%之间定为二级(赋值2分),33.33%以下定为一级(赋值1分)[6]。(由于测试中柔韧性指标是以打分的形式出现,因此,本研究只对柔韧素质之外的其他素质指标进行评分)据此,确定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模型的单项评分标准,见表9。
表 9 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评分标准
表9是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由单项评分标准可知:托马斯无限量、60 s屈体分腿跳、提倒立无限量、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30 s俯卧推拉球、120 s“8字”10 m往返跑等指标,随着指标数值的增大,所赋予的分值也相应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上述指标数值与专项成绩呈正相关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充分说明了从专项体能方面要求运动员具有相对较高的协调能力、快速力量,核心腰腹控制能力,空间移动速度及较强的肌肉耐力。
2.3.2 专项体能指标的综合评价
在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结构进行综合评价时,应根据各指标权重大小,在单项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评价。首先应该使不同度量单位的专项体能指标具有可比性,把每一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指标转换成相对应的分值(根据单项评分标准);其次,依据每一名运动员各项指标的得分及表7专项体能指标权重模型,计算出专项体能的总分。专项体能总分计算公式为:
专项体能总分=0.091×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得分+0.088×提倒立无限量得分+0.073×正肩得分+0.087×反肩得分+0.096×躯干分屈得分+0.084×横叉得分+0.095 ×左纵叉得分+0.115×托马斯无限量得分+0.092×60 s屈体分腿跳得分+0.085×120 s“8字”10 m往返跑得分+0.093×30 s俯卧推拉球得分。
最后,按百分位法(同单项评价标准的制定)找出运动员专项体能总分的33.33、66.67的百分位点,确定综合等级评价标准为一级、二级、三级。从而完成对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综合评价,见表10。
表 10 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
运动员专项体能综合评价标准
在专项体能各指标单项评分的基础上,对专项体能指标进行量化赋分,据此制定了专项体能模型的评价等级,从而构建了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等级评价)。
综上所述,在构建专项体能结构模型(指标模型和权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专项体能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与综合评价体系,对于了解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的整体情况,并进行量化评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参照所构建的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对每名运动员专项体能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使教练员清晰直观地了解运动员专项体能所处的等级,对实施体能训练,监控整个训练过程,诊断、评价专项体能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7]。此外,专项体能模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将为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专项体能方面的有益参考。
3 结论与建议
1)通过特尔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出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分别是托马斯无限量、躯干分屈、左纵叉、30 s俯卧推拉球、60 s屈体分腿跳、60 s提臀-直角支撑转体组合、提倒立无极限、反肩、120 s“8字”10 m往返跑、横叉、正肩等11项指标,从而初步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
2)运用因子分析,把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划分为速度力量因子、肩部柔韧因子、核心区柔韧因子、协同力量因子和无氧耐力因子等5个主要成分,各因子和各指标在反映专项体能方面所占的权重各不相同。
3)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权重模型表明,协同力量、快速力量、柔韧素质、专项速度、无氧耐力及身体控制的稳定性对比赛胜负影响较大,应该成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重点。
4)在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指标模型和权重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专项体能评价体系(包括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专项体能结构模型的理想标准,以了解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整体情况。
参考文献:
[1] 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我国优秀男子水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6):117-121.
[2] 王智明.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其训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 王卫星,黄宝宏,吴星亮.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指标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433-436.
[4] 陈及治.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216-217.
[5] 罗智.比较优势理论下我国各等级项目群体的区域分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6] 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292-293.
[7] 钟添发,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