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竞技健美操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构建分析

2017-05-27陈超彭艳

魅力中国 2016年38期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内容设计

陈超+彭艳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竞技健美操运动己经成为国际、国内体育大赛的主要比赛项目之一,而且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运动员所处的具体训练周期以及运动员自身所处训练阶段的发展优势等。分析构建出竞技健美操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体系,初步拟定了竞技健美操专项力量训练的基本框架,人们为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而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各个方面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专项力量;内容设计

一.健美操运动员动力性力量训练内容

不同专项的需要,采用不同结构的负荷去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更利于对力量训练的专项化控制。这种训练的不足是不能保证在动作的整个过程中肌肉收缩的负荷都相等,肌肉只能在动作过程的某个阶段承受最大负荷,因而训练的综合效果受到一些影响,但它所受的影响远远小于静力性工作。这种训练的另外一个不足是在采用较大负荷进行训练时极易出现伤害,所以进行大负荷的动力性力量训练时应特别注意加强保护措施。动力性力量训练在许多运动中都普遍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喜爱,也是至今为止最常见的力量训练。

有关健美操运动员动力性力量训练内容的具体设计如下表

上表所歸纳的则是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动力性力量练习内容,在进行具体练习时,要根据竞赛规则来注意几点要求,一是在开始或结束姿势时,当单手或双手支撑地面肘关节要伸直,肩部平行于地面,头部处于脊椎的延长线。二是肘部的屈伸问题,当俯卧撑下降到最低点的时候,胸离地面的高度不得高于厘米。俯卧撑的起落必须要有控制,两肩在起落位置必须与地面平行。三是倒和后倒俯卧撑的四个阶段必须清晰。单臂单腿的俯卧撑两脚间的距离除要根据一定的规定与肩的宽度相符合。四是在做文森类的动作时,要求腿伸直,并展示出良好的髋关节柔韧性。

二.健美操运动员静力性力量训练内容

静力性力量,是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形式称为静力性练习。在进行静力性力量练习时,要动员更多的肌肉参与工作,应该注意关节角度,选择能发挥最大肌力的角度,以取得最佳训练效果。静力性力量在竞技健美操中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身体姿态控制方面,竞技健美操中运动员的身体姿态要求双眼平视、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沉肩、收臀、双腿并拢。在站立情况下,身体姿态的保持容易掌握。当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完成高难度成套动作快速的移动时,如果控制身体姿态的控制力量不够,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就不容易保持。在实践中表现出在移动过程中头部位置的不稳定、腰腹前后摆动,给人肢体动作脱节的感觉。

其次在操化动作方面,竞技健美操的操化动作复杂,要求动作的力度、幅度和速度。在长时间高强度复杂多变的动作中,身体要保持正确的形态。肢体的动作要求准确、清晰、流畅,有明显的开始结束的位置和停顿。在这种高强度高要求下,静力性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臂、臀、腿的各个部分肌肉的控制力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四肢的操化准确性。如果静力性力量运用不好,会给人肢体僵硬或者动作松弛无力的感觉。静力性力量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对操化的这种控制能力。包括操化中身体姿态的控制也依赖于静力性力量的训练。

再次是在难度动作方面,根据2013-2016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动作具体分为四组:组一动力性力量;组一静力性力量;组一跳与跃;组一平衡与柔韧。其中静力性力量作为难度中的一组单独出现,可见其在难度动作中的重要性。例如:支撑与水平就属于静力性力量难度。静力性力量不仅只存在于组难度中,在属于动力性力量的跳与跃中也存在着。例如:在跳跃的过程中,要求对空中各种姿态的保持。在平衡动作中有静力性平衡和动力性平衡,静力性的平衡包括身体在特定空间位置的控制。静力性力量还体现在平衡时的支撑臂、支撑腿,用以稳定身体保持动作的平衡。

最后在托举动作方面,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要求必须有托举动作。托举是指当一名或多名运动员被托、举、支撑或抬离地面时。允许身体接触但是不能腾空。托举分为静力性托举、动力性托举两大类。以托举动作的技术特点为主要依据进行第二级分类,将静力性托举分为平衡类托举、柔初类托举、造型类托举三类;将动力性托举分为转体类托举、勞腿类托举、翻转类托举、旋腿类托举四类。在动力性托举中也不能忽视静力性力量的作用。当把运动员托举在空中时,为保持空中的造型和姿态,作为底座支撑运动员要调整好托举的位置和角度,保证被支撑者可以长时间在空中停留以完成空中动作。被支撑者要使用静力性力量,努力将身体肌肉收紧保持空中的动作姿态。静力性力量在托举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体现了静力性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力量训练中的重要性。

那么,在进行静力性力量训练的时候,要在现有的竞赛规则下根据一定的要求来设计训练内容,在进行静力性力量训练时,要求每一个动作停留的时间要尽可能是的长,支撑转体动作无论是在开始或结束位置,还是在转体过程中,整个支撑过程也要保持较长的时间,此外身体各种姿势完全支撑在单手或双手上,只允许手触地面,而且在整个技术动作过程中,双脚或臀部不得接触地面。在进行支撑时手掌或拳头必须平整的撑于地面。

由于健美操力量训练具有周期性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内容,准备阶段以全面发展运动中各部位的力量素质为主,基础阶段以难度表中的力量动作练习为主。发展力量的动作以单一动作练习为主,由易到难,由徒手到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素质训练课比贯较大,占总训练次数三分之二。在己获得力量的基础上,培养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运动负荷由轻到重。

在专项提高阶段,力量素质训练的针对性强,以组合动作练习为主,逐渐过渡到成套动作。组合动作由单一力量组合练习到复合类动作组合练习。专门的力量素质训练课较少,占总训练三分之一,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每次训练课的结束部分。以大强度、中运动量负荷为主。

总之,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要根据《规则》对动作的要求以及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依据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去具体实践,不仅要做到训练的计对性、均衡性、差异性,而且还要遵照力量训练的要求,全面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素质,为运动员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遵,论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力量训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80.

[2]蔡春华,不同力量训练对爆发力的影响广州军体学院学报,2001,20(3):88.

猜你喜欢

竞技健美操内容设计
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与配乐编排关联性的研究与讨论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竞技健美操C组难度动作基础训练体系构建及具体训练方法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浅谈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析竞技健美操运动中肌肉放松训练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竞技健美操六人操世界冠军的模型初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