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困境的思考
2013-04-29鹿存燕
鹿存燕
摘 要:伴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进程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愈加重视,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逐渐地转变教学职能,以围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基础,意在发展与提升其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初中生数学综合知识水平。近些年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师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设计为发展重点。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从中探索其现状、困境以及对策等,进而根据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要点、特点等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与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困生;教师队伍建设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教材(苏科版)》与教学大纲指导,数学教师应当明确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即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学,这些年来一直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工具以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革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基于我国经济化、信息化与素质化社会背景下,新课改也面临了一些传统与现实的困境,制约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1.过度预习,导致教学设计失质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想要更好地实现其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教学,课前预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教师进行指导与规划,针对一些课本上的新课内容与数学理论进行预习,从而服务于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然而,物极必反,一些年轻教师过度地强调划分课前预习内容、教学范围等,其等同于提前告知初中生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与目标,导致课前预习过于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却违背了“以人为本”教学中的教师职能:教学组织、指导与参与。例如,“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一课中,提前进行了过度的预习,导致对线段、射线、直线等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的已知知识,进而影响了教学设计与“疑”的情境创设以及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不显著。
2.教学太精,思维创新能力不足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大部分的教师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形成一套较为优秀的教学方式,更是懂得教学的要点、重点以及难点等。从初中数学基础教学的角度而言,其优秀不言而喻。然而,应试化的教育体制以及新课程改革,其数学测试、考试等内容也得以改善与提升,变得更加素质化、灵活化以及知识化,但初中生往往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归根结底,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等过分把握,虽然形成了较多精心化、设计化以及易懂化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帆风顺”,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与知识的探索与理解,课堂教学有“交流”、无“争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未能高涨以及未能形成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导致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一些初中数学测试与考评中,优秀成绩的学生数量较少,多数为普通成绩,证明了新课程改革未能实质上取得成效。
3.教师失职,教学职能转变单一化
所谓的教师失职,笔者认为可作如下解释: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以及参与者,有时候会出现一堂数学课结束,其教学职能仅发挥为主导者即教学职能转变单一化,未能全面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也未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多种教学职能的转变过程,从而导致其教学效率缺失科学发展观,无法逐年提升其教学水平。
4.重形失质,忽视“学困生”教学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普及化,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也就是无法形成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根据笔者实践所得,大部分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技能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就缺乏了传统的优秀教学经验,只知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提问、解析等过程的开展,却忽视了针对“学困生”的教学。不懂得结合学生的综合学情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等方面,只知教学设计的按部就班,从一定的程度上出现“重形失质”的不良现象。例如,优秀学生不断提升、普通学生原地踏步、“学困生”出现弃学,此类教学结果,大大地违背了我国中小学数学素质化教育理念以及减缓其教育进程发展。
二、优化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两点想法
1.加快专业化与职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加快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初中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仅提升教育的内需,即教学师资力量,更是有效地规范教师的素质、技能、知识等方面。如此,才能全面性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是推进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专业化与职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策:(1)发展教师学术交流以及教研活动;(2)进行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培训;(3)各年级召开演讲、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新老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笔者认为,如此,才能更好地加快专业化与职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2.关注“学困生”,提升学生数学整体水平
现阶段“95后”的初中生,受其成长环境以及学习经历的影响,出现部分“学困生”的问题也应当值得十分关注。就笔者所知,有两点:(1)有部分家长在对待自身孩子数学“学困生”的状况,其表现为不重视的态度;(2)部分“学困生”其内心对待教师、数学以及学习兴趣等三方面存在消极的态度。综述上述现象,也让教师无法用心、细心与耐心地对待“学困生”,“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变得与“学困生”无关。然而,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多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关注与关爱“学困生”的生活与学习,多进行语言、内心以及情感的交流,以鼓励、谅解的交流技能为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让“学困生”也热爱教师与数学以及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解决“学困生”的不良发展,从而提升初中生数学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初中数学实验教材(苏科版)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
[2]童莉.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陈祥富.新课标下提升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实效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
[4]孙雅琴.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