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搜索
名作欣赏
2010年35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古代文学
源远流长的流浪者之歌
古代诗歌中的牧童形象
论孔子的象征生活方式
《诗经·国风》重章复沓成因考
汉魏六朝隐逸诗时空叙写模式探究
论李煜词的“真”
唐代屈宋接受之地域性考论
和平安定之愿
——王维《使至塞上》主旨探微
李白诗歌白发意象与道教信仰
杜牧诗歌的幽默风格
李贺诗歌创作的通感特征与超越传统的意识
朱敦儒词青少年时期风格摭谈
戴花归路似东坡
——浅论杨慎与戏曲的机缘
明清小说戏曲中绿珠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阐释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
《金瓶梅》中庞春梅“尚气”及其两性关系的文化阐释
天崩地裂时代的遗民悲曲
——清初遗民诗人李邺嗣与《善哉行》
论阎尔梅田园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突破
现代文学
《世说新语》:小故事凸显大智慧
“五四”时期散文发展历程之反思
心灵的反省功能与人类的终极关怀
——从鲁镇的祝福说起
诗意氛围下的女性书写
——论凌叔华小说艺术特点
延异的创伤与断裂的诗学
——重读废名小说
对人类爱与美的诗意追求
——用艺术符号学解读朱自清的《阿河》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关于吴组缃《竹山房》的另一种解读
“乡下人进城”后的“他者”身份
——再读《骆驼祥子》
论冯至诗歌的知性追求
翠翠形象的和谐意蕴
音乐、绘画、电影的三重文本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艺术赏析
学苑撷英
评朱志荣的“审美意象”论
七仙女传说的赣文化内涵探析
晚清以降中国文学与大众传媒之互动关系
从《绣像小说》看晚清小说期刊的设计
法海寺壁画:传统成为现代的一种需要
论量词运用的陌生化
中国化·戏曲化·川剧化
——论魏明伦的荒诞川剧《潘金莲》
爱的呐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情感表达分析
关于饥饿:文学性的体验与哲学性的反思
——肖力散文《蝉鸣的记忆》读后
论徐坤小说空间叙事的性别意义
论东西方戏剧“陌生化”手段的异同
情理兼备,韵味悠长
——论约翰·高尔斯华绥《苹果树》的文学特质
论《尤利西斯》对《荷马史诗》的平行运用
死亡背后的深爱
——《晚安,母亲》中呼语的语用解读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手意象
英国两代新左派意识形态论的共性探讨
逃不出圈套的兔子
——浅析《兔子富了》中兔子对自我和精神自由的追寻
解读宫泽贤治的《滑床山的熊》
反思历史 辩护历史
——简析俄罗斯电影领军人物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及其影片《烈日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