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究

2024-12-31朱启明唐芸妃潘朝勃罗剑斌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村振兴实践教学

摘 "要:为满足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应用的人才需求,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该文从课程定位和模块化教学2个板块研究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介绍在涉农高职农业院校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重点以课程内容定位与实施的创新模式为核心展开相关叙述。通过课程定位和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一套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体系。可为其他涉农高职院校在类似课程建设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技术;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2-001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talent demand of the IoT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agricultural I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urse from the two sections of course positioning and modular teaching, and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I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urse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affiliated with agriculture. It focuses on relevant narrations centered around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course content positio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positioning and modular teaching, a set of agricultural I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urse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need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reby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and lessons for other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imilar course construction.

Keywords: agricultural IoT technology; rural revita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农业物联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1]。在涉农高职院校中,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究具有深远意义。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培养农业物联网应用项目所需的程序设计、测试、系统集成、项目安装调试、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等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2]。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为农业领域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该课程涉及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产品追溯和农业机器人等应用,强调实际农业应用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国内外农业物联网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展望,掌握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各个典型农业生产领域的系统搭建框架、应用原理和方法实施,重点培养学生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设施安装与调试、系统集成应用和设备维护。致力于培养具备从事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及维护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适应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对高素质、高技能农业物联网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该课程最初主要以理论导学为主,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课程内容过于单调、枯燥乏味,与企业脱轨现象严重,在教学上忽视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于刚接触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同学来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按照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本文主要从课程的定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进行改革探究。

1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内容定位

1.1 "对照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在人才,关键在教育[3]。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能为农业发展的需要提供服务,以就业为目的,走产学研用的发展道路。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4]。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类农业相关企业对具备农业物联网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通过深入分析农业物联网相关岗位的需求,我们能够明确课程目标的方向。

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够理解农业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架构。②熟悉各种农业物联网相关技术,如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③掌握农业物联网在不同农业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和方法。

技能目标:①具备安装、调试和维护农业物联网设备的能力。②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农业物联网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方案。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索精神。②增强学生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使学生树立对农业创新的积极态度和信心。

课程思政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服务“三农”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②强调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在农业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性。③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1.2 "以新质生产力理念创新课程内容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5]。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然而,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存在着滞后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以新质生产力理念为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

第一,要注重融合多学科知识。新质生产力强调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中,除了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知识,还应融入农业科学、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多学科内容。例如,结合农业种植、养殖的专业知识,让学生理解物联网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引入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处理农业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挖掘潜在价值。

第二,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新质生产力突出实践导向,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农业场景,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比如,模拟智能温室的环境监测与调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物联网设备的部署和应用;开展农产品溯源项目,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全流程的追溯和质量管控。

第三,关注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要求紧跟时代步伐,课程内容应及时纳入农业物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如介绍新型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5G通信技术对农业物联网的推动作用等。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为未来投身农业物联网事业做好准备。

第四,要强化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新质生产力注重创新驱动,在课程中应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例如,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等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关注社会和环境效益。在课程内容中应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农业物联网技术如何助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培养他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以新质生产力理念创新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融合多学科知识、强化实践应用、关注前沿技术、培养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创新,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和具有前瞻性,为培养爱农、知农、为农的高级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1.3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程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发布,课程思政首次被写入教育部文件。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已经由区域层面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政策[6]。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贯穿于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乡村要振兴,关键还是要靠农业科技人才。现阶段,农村真正懂技术的人才不多,年轻人对农村和农事生产环境的了解还停留在落后、艰辛、贫穷等传统观念,缺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知和理解,以致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投身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道路工作中去[7]。要培养出爱农、知农、为农高级技能人才,就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为乡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坚定信念,让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拥有为农奉献的高尚品德和使命感,在投身农业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课程初始阶段,可向学生阐述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所学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与农业物联网相关的思想政治素材。例如,通过讲述农业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态度;展示农业物联网技术改善农民生活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人民的情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讲解具体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时,适时引入思想政治元素。探讨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资源公平分配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其法治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农业物联网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强化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 "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实施模块化教学

2.1 "以生产应用场景划分教学模块

当前,农业各个生产领域都存在着物联网设施工作的身影,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设计在不同农业生产应用场景中划分教学模块(表1),以情景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岗位角色,加深对自身所面临的工作内容的理解。

表1 "以生产应用场景为导向设计教学模块

2.2 "以典型案例引出关键技术

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案例教学更是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物联网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效果。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以不同的农业生产场景针对性设计相关典型案例引出岗位所需掌握的关键技术(表2)。

2.3 "以实际项目导向提升实践技能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的实践技能意义重大。通过引入真实项目,学生能亲身参与从规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切实掌握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等关键技能(表3、表4)。实际项目的实践能增强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结束语

经过2年时间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较以往趣味性更足、专业性更高、实用性更广。摆脱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有针对性地对接乡村和企业所需技能人才。由于该课程开设的时间不长,符合课程建设的资源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的建设仍需长期深入探究和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道亮,杨昊.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8,49(1):1-20.

[2] 耿铭慈,聂爱丽.农业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5,5(7):98-100.

[3] 瞿连贵,石伟平,李耀莲.乡村人才振兴视野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实践指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6):50-56.

[4] 马晓慧.系统论视角下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1):65-69,73.

[5] 魏后凯,吴广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J].改革,2024(5):1-11.

[6] 丁雪.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服务“三农”创新实践[J].核农学报,2022,36(2):488-489.

[7] 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46-51.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乡村振兴实践教学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