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广东高校毕业生创业选择的创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4-07-11李家华肖喜明曹婷婷
李家华 肖喜明 曹婷婷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广东是就业大省,研究广东高校毕业生创业生态环境,对助力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7所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建立广东高校毕业生创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生表现出较高的创业意愿,在不同区域、专业、性别和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别。建议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
关键词:就业;创业;广东高校;创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引言
据统计,我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1]。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试验田,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4万人,毕业生规模居全国首位[2];广东的教育实力、政策合力、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形成典型的区域创业生态环境。创业带动就业,作为高校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引导学生树立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创业观已成为高校“双创”教育的育人目标之一[4]。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发展,各种创业比赛的蓬勃兴起,助推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创业带动就业,已然成为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之一。
文献综述
创业生态环境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生态环境基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相关学者将生态环境看作是支持创业行为的系列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相互联系的个体、实体和治理机构[5]。格耶瓦里(Gnyawli)和弗葛尔(Fogel)(1994年)认为创业环境由多维度构成,并提出两个经典维度模型:五维度模型和GEM模型[6]。蔡莉(2007年)将经济供需论和资源依附论相结合,提出创业生态环境的六个维度:“政策法规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人才环境和文化环境”[7]。魏燕聪(2021年)则认为政策法律法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高校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最大,大学生创业受创业意向、能力和资源三方面制约影响[8]。王洪平等(2019年)认为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力度、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家庭创业环境和家长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9]。吴立爽(2019年)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显示:“教育培训、政府支持、市场条件和金融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性别在创业文化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10]。郑路等(2022年)则从毕业生视角,提出高校类型、所在城市创业环境显著影响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创业率显著低于其他城市[11]。于晓明等(2023年)对女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研究,发现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正向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家庭因素对于女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负向影响[12]。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缺乏企业管理和市场推广经验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力度[13]。
综上,创业生态环境是创业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综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与其所在区域的创业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已有研究为构建广东高校毕业生创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但也存在不足。既有研究中少有学者对广东区域的创业生态环境进行研究,也鲜有学者以应届毕业生为视角构建区域创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以高校应届毕业生为样本,旨在建立一套广东区域创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助力广东省毕业生就业创业,也为其他区域的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理论预设和专家咨询,建立广东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家庭环境、高校环境及经济政策环境为二级指标。其中,家庭环境包括三个三级指标,即父母对创业的支持、朋友对创业的支持、亲戚对创业意愿的影响。高校环境包括四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学校对创业的激励制度、提供的创业场地、创业课程的设置、创业文化氛围。经济政策环境包括七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中介服务、人力资源、商事服务支持、政策制定和执行、政府资助补助。
数据来源和分析
本研究抽样调查了广东省7所高校的2,354名应届毕业生,覆盖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涵盖广东省两大经济类型(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和四大文化领域(珠三角的广府文化、粤北的客家文化、粤东的潮汕文化和粤西的雷州文化),调研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高校、专业等,力求数据的可代表性,较为完整、全面地呈现广东省区域的应届毕业生特点。采用克隆巴赫Alpha系数分别对家庭创业环境、高校创业环境、政府政策及区域经济环境进行校验,所得系数均大于0.9,意味着量表内部一致性高,问卷回收情况好。经KMO和巴特利特检验,以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提取方法、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作为旋转方法保证问卷维度划分的科学性。根据旋转后矩阵分析结果,对未通过效度检验的问卷问题进行删除,数据显示:原有问卷维度划分情况良好,基本符合问卷设计框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对学生创业意愿与学校所处地区、学生所处学科、性别、培养层次等分别进行交叉分析,以探究高校学生对创业生态环境选择偏好。
1. 区域分布
调研数据显示: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呈现“西强北弱”的态势,正在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呈现“中强北弱”的态势。可见,无论是创业意愿抑或创业实践,粤北地区的数据均为最低,结合指标因素看,结果是多因的,如粤北地区受地理位置限制,导致交通物流成本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以及资源禀赋较弱等原因。粤西地区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强,粤西地区GDP是广东省四个区域最低的,但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依托产业转移,发展势头良好。已有研究显示:经济的发展会催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但将意愿转化为行动的却偏少。显然,珠三角政策、经济、教育、地理等环境最适合创业实践。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进行创业实践的毕业生是最多的。
2. 学科分布
从学科分布看,理工科学生拥有创业意愿的人数最多,并且创业意愿很强的人数及占比均为最高,接近70%,理工科学生在创业上具有天然的学科专业优势,如专利的转化、技术的发明、产品的创造等。但数据显示:文科类学生却是进行创业实践比例最大的,特别是经管专业的学生,折射出广东省区域从技术创新到技术应用、技术商业化中存在的鸿沟,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现象。农医学科专业学生在创业意愿和行动上比例较低,可能与该领域的创业需要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资金积累、周期较长、项目同质化程度高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3. 性别分布
从性别分布分析,在创业意愿上,女生总体比例比男生稍高。近年来,就业难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生的创业意愿。除外部环境外,创业实践需要个人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女生在创业实践上比例较少,与女性的家庭角色也有一定关系。
4. 学历分布
在学历分布上,本科生的创业意愿高于研究生,在创业实践上研究生的数据远高于本科生,这与研究生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对自身发展的目标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有直接关系。实际上,高学历人员的创业多为机会型创业,在带动就业效果方面也更为显著。
确定权重
对问卷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β值越大,表示该预测变量对“学生创业意愿”效标变量影响越大,将权重进行标准化系数百分制转化,其大小表明问题对于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即各个问题的重要性水平。二级指标中,经济政策环境权重达到50.8(最高);其次为高校环境,权重为29.9;权重最高的三个指标依次为政府资助补助、学校创业课程设置、学校创业文化氛围,权重均大于10。
在宏观上,经济政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大,创业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上的话题,就业是经济学上的话题,经济政策环境在促进大学生选择上影响最大,理论上讲也是必然。在中观上,政府的资金资助、学校创业课程的设置和学校的创业氛围对大学生的创业选择影响最大,资金显然是创业的关键因素。创业知识与能力、教师的肯定与学校容错机制,对大学生选择创业影响也较大。在微观上,对问卷题目进行重要性绘图,以大学生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平均分为横轴,以问题重要性水平为纵轴,可将微观上的问卷题目分布到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表示受访者对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指标权重高度匹配,包括人才激励制度、城市生活成本、科技转化、创业政策制定等,是指标体系中重要性高且被受访者重视的,应予以高度关注。第二象限:表示受访者的重视程度低于指标权重,包括创业培训课程、创业教育团队、课程专创融合度等,可见受访者对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等因素不敏感。现实中,提升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降低创业风险与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密切相关,该结果反映出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三象限:表示受访者的重视程度与指标权重均不高,包括亲朋在创业上提供的帮助、孵化器建设等。第四象限:表示受访者重视程度大于指标权重,包括父母朋友的态度、交通设施、商事服务、创业补助、创业园区建设情况等,表明若想提高创业意愿,强化该象限内的因素更为有效。客观来看,创业意愿无法直接转化为创业行动,处于第四象限的因素和资源做到适当投入即可,过度投入反而会降低投入效益。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第一,广东省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和实践在不同的区域、专业、性别和培养层次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区域和学科专业差异最为显著。从区域看,珠三角地区毕业生创业意愿和创业实践协调发展情况优于其他三个区域,粤东地区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创业实践等统计数据在四个区域里表现中规中矩;粤西地区创业意愿强但创业实践弱;粤北地区呈现暂无创业意愿数据。从学科专业看,理工科毕业生创业意愿强,农医学科毕业生创业实践低,人文社科毕业生创业实践活跃度高。第二,广东高校学生创业选择与区域经济政策环境及高校环境显著相关,尤其对公共服务平台、创业补贴、创业基金配备等政府支持补助以及学校创业课程设置、创业文化氛围等因素高度敏感。
2. 建议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有力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本研究建议:第一,针对广东高校学生就业选择对高校环境呈显著相关这一研究结果,高校须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提升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丰富创新创业赛事实践活动。此外,未来高校更应着力提高“双创”教育精度与深度。根据广东高校毕业生创业选择的区域和专业差异,有针对性地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和设置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为学生创业意愿向创业行动转化夯实专业基础和技能储备。一方面,高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结合学生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提升创新课程精度,提升理工科学生创业意愿向创业行动的转化率。另一方面,针对创业实践活跃度高的人文社科学生,高校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开设实践性强、时效性高的创新创业课程,为此类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储备必要的人力资源、营销、财务和法务等知识,提高人文社科学生的创业实践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精度和深度的提升,与师资队伍建设密不可分。近十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高速发展,高校已基本具备一定规模的“双创”师资队伍,该类型师资主要开展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教育覆盖面;同时,大部分高校均已聘请成功企业家、投融资专家等为创业导师,此类导师实践属性强,但多为兼职,且多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辅导,教育覆盖面和针对性欠佳。目前,高校普遍鲜有可开展创业实践全流程指导的专职实践型师资,在满足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之外,高校应创新师资队伍构建思路,推动“双创”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一批实践型专职师资,为创业意愿强或创业活跃度高的学生群体提供实操性强、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课程,为学生创业意愿向实践转化及创业实践提供高阶、定制化教育。第三,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精准扶持力度。针对创业意愿强、实践弱的区域,应着力拓宽并提高创业公共服务的广泛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组建大学生创业商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财税、人力资源等商事服务,提高孵化器等创业园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便利度,为青年创业者沟通交流提供平台支持。针对创业实践活跃度高的区域,政府应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链接高校和企业资源,强化创新资源和科研成果融合,鼓励校企政三方联合开展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实现深度融通发展。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就业创业分会委托项目“广州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EB/OL](2023-12-05)[2024-01-0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312/t20231205_1093287.html.
[2]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召开[EB/OL].(2023-12-28)[2023-12-29]. https://edu.gd.gov.cn/ztzlnew/jycy/dt/content/post_4324049.html.
[3]李家华, 祝军. 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J]. 北京教育(高教), 2023 (5): 54-56.
[4]钱婷,綦萌.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23(11):90-91.
[5] MALECKI E J .Connecting local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to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open innovation, double networks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 14(1):36-59.
[6]GNYAWALI,D R, FOGEL, D S. 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8(4), 43-62.
[7]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0-56.
[8]魏燕聪.创业生态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行为的影响[J].就业与保障,2021(5):89-90.
[9]王洪平,李璐.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123-124.
[10]吴立爽.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在杭高校2114名大学生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84-189.
[11]郑路,陈臣.高校类型、创业环境与大学毕业生创业率[J].青年研究,2022(2):52-61,95.
[12]于晓明,刘静.我国女大学生创业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25(S1):27-30.
[13]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138-139.
(作者单位: 李家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曹婷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肖喜明系本文通讯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