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赋能高校精准思政构建的路径探析

2024-07-11杨俊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融媒体高校

杨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积极推进融媒体建设,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转型提供支撑。从高校媒体融合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融媒体赋能精准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探讨“四全媒体”视阈下充分运用融媒体赋能精准思政构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精准思政;媒体融合

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高校全面推进融媒体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打造开放、合作、互联的全媒体平台和矩阵,实现平台融合、管理融合、内容融合。如何借助融媒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针对性,树立精准思维,实现精准育人,成为高校深入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课题。

媒体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融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已经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融媒体传播生态和主流舆论引导呈现新的格局,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发生变革性转变[1]。

第一,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呈现融合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亟须革新,不再是灌输教育,而是引导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话语体系亟须重构,需要积极探索互动式教育模式创新,借助融媒体平台实现师生的全面实时互动,增强交互式教育体验。

第二,媒体融合发展加速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各种特定的亚文化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园舆论场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增加了主流舆论引导和思政育人的难度。融媒体技术有助于推进全员参与、资源整合、渠道互通,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内容推送,生成内容、载体、形态多元化的混合式思政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第三,融媒体环境下人工智能算法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信息茧房”效应。这促使受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呈现片面化、极端化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不能满足受教育对象个性化、差异化的信息需求,须从“需求侧”的被动适应转向“供给侧”的主动融入,在育人的重点环节集中发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之间的均衡,实现对育人对象“精准滴灌”式的精准思政教育,为破解“信息茧房”带来的困境提供有效支撑。

精准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2]。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实施精准思政需要在精准思维的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对学生需求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精准分析、准确判断,精准引导大学生进行审慎的思考和判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

融媒体赋能精准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精准识别教育对象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3],敏锐捕捉和精准研判其内容偏好、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使得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需求等实施不同类型的混合式思政教育模式成为可能;以精准供给为核心,充分调研主体需求动态,精准把脉问题发挥优势、选择组织活动最优方法,并向不同类型学生群体提供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定制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以精准评估教育效果为引导,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科学评价学生特点及教育效果,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服务;以精准优化教育过程为保证,根据学生主体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全面实时互动、多平台互动、跨地域互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反馈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纠正、调整和完善,有助于精准思维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拓展,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覆盖,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效能。

此外,通过发挥融媒体技术的耦合性,整合优势、优化沟通、理清关系,还将助力高校精准思政构建为一个合理、有序、高效的整体,从而实现“统一指挥、协同运作”的整体格局。

融媒体赋能精准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四全媒体”建设理念为高校融媒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高校要准确把握全媒体特征,将融媒体建设与精准思政工作相融合,系统性开展精准教育、精准管理、精准服务,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4]。

第一,全程媒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完善人机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发挥融媒体的资源整合优势,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一方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积极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题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挖掘丰厚的校史资源、红色资源,弘扬红色资源蕴含的正能量,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之中转化为“活教材”。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重育人渠道联动传播氛围。另一方面,依托融媒体新技术着力完善人机协同的育人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同构的舆论引导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思想引领。依托融媒体平台及时监测师生的思想动态,主动设置话题并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元素,从而在舆论的萌芽阶段进行有效引导、在潜伏阶段有的放矢设置议程,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深刻地融入师生学习生活中,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和前瞻性。通过融媒体教育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式教育模式创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议程设置,增强获得感和体验感。同时,教师通过情感引导积极参与大学生话语创造,并利用控制算法打破“信息茧房”,提高话语叙事主体和客体的匹配度,以应对“去中心化”对思政教育价值引领功能的削弱。

第二,全息媒体:创建融媒体思政信息载体矩阵,打造沉浸式大思政课堂。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同融媒体技术高度融合,开发层次不同又互有补益的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思想政治教育作品,拓宽叙述视角,延伸受众感官,丰富表现手段,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通过短视频平台增强视觉感知,通过触屏设备激发触觉反应,通过智能化虚拟主客体、智能化学习助手等使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加多元。以沉浸感为目标,利用ChatGPT技术等在一对一交互中对个体思想行为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准确挖掘和把握个体的思维特征、行为习惯,形成精准思政所需要的定制化话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黏性和受众的接触频率。另一方面,构建智慧教室、个性化教学、在线课堂等教育场景,实现教育场景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跨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进虚拟思政,创新红色文化场景传播,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满足师生用户对高场景度、社群性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此外,高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实现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资源多样化、教育载体视频化。依托媒资库开发教学案例,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直播教学,通过平台数据分析进行教学过程跟踪与效果评估,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第三,全员媒体:变革师生参与方式,创新交互育人体验。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融媒体平台聚合能力,建设高校“大思政”育人共同体,真正实现全员育人[5]。一是着力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育人潜能,引导专任教师自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主动参与到日常思政工作中,实现“教师人人讲育人”。着力培养教师的“融媒体+育人”意识,增强教师运用融媒体服务于教学、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出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形式。二是依托全员育人机制下的媒介素养培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与传播力,帮助学生了解全媒体渠道的传播特征,开展自我教育、发挥朋辈互助作用,使参与信息生产与交互的过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三是高校融媒体建设赋能校内外协同,要对自发形成的师生传播主体积极吸纳、规范引导,充分发挥有影响力的榜样群体的影响作用,挖掘优秀原创作者,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接、融合,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主体进一步增强育人意识、共享育人资源、提供育人支持。

第四,全效媒体: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融入性,提供精准的思政教育内容。高校融媒体建设要突破功能尺度、拓宽传播渠道,为推送精准的思政教育内容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平台。一是通过扩展传播渠道的边界来提高传播效能,实现融思政教育工作、内部宣传资源、融媒体联盟、线上和线下活动,融资源库、校内媒体与社会全媒体,融在校生和校友,融校内管理与校外大数据服务,打通内外宣传平台。在注重内容打造、载体构建的同时,注重信息权威性和亲和力的结合,加强服务功能的加载,形成一体化的“新闻+思政+服务”多功能育人枢纽,发挥实时、实地、实境的立体化协同育人优势,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二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将教学数据与学工数据相整合,打造“信息集市”,利用平台优势抢占育人阵地。利用算法优势对大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有效挖掘反映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信息,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精准预测学生个性偏好、研判学生预期行为的可能性,将个性化内容与学生偏好进行有效匹配,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学习进度等具体情况,制订精准化的个性学习方法、推荐与分发模式,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

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项目编号:XXSZ2022YB5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厚锐.智能媒体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2(7):96-101.

[2]许佳,周苏娅,王小丁.融媒体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150-153.

[3]黄文林.基于学生画像分析的高校精准思政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3):104-111.

[4]李小梅. 融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媒体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5]郭俊玲,黄昭华.融媒体赋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23(2):28-30.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部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融媒体高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