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研究

2024-06-21崔冰洁

中国新通信 2024年7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产教融合互联网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推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撼动了传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立足旅游行业的发展,重新审视产教融合的现状,创新产教融合方法。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教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并具体指明了产教融合创新的策略,旨在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创新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产教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旅游管理行业的优质人才。产教融合则是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教融合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产教融合并未发挥其真正的教育优势。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立足行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标准,探究产教融合的创新方法,发挥产教融合的育人优势,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行业的优质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体系缺乏实用性

产教融合虽然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育方式,由于双方对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产教融合体系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实用价值。目前的产教融合体系建设主要依赖理论和陈旧的经验,没有从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不足、学生专业研究需求以及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出发。这种情况下的产教融合体系主要以学科本位主义为导向,偏离了共同培养旅游行业优质人才的初衷。在实施过程中,产教融合面临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产教融合程度缺乏彻底性

互联网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然而这一优势却未能体现在产教融合中。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融合缺乏彻底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意识较差。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使得高职院校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校内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管理运行中,忽视了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性,而旅游企业则将盈利放在核心地位,未给予与高职院校合作应有的重视。因此,双方都缺乏进行有效沟通的意识;第二,产教融合缺乏连贯性。互联网背景下产教融合忽略了互联网的价值,导致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在时间上不兼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于学校接受理论教育,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到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缺乏交融性。

(三)产教融合方式缺乏先进性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方式主要以传统的线下合作方式为主。学生在读期间按照学校的安排进入企业进行参观、游览、实习。学生毕业后则按照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协议进入企业工作。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线上发展已经与线下发展并行。很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项目的推广及旅游服务的开展都开始逐渐向线上转移。在这样的局势下,单一的线下校企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局限性,合作方式严重缺乏先进性[1]。单一落后的校企合作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错失了接受先进行业技能的机会。

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的必要性

(一)满足旅游企业渴望人才的意愿

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能够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旅游行业更渴望那些具备综合性先进性专业技能的人才。产教融合的创新是以行业发展变化为背景的,不断将新的行业需求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产教融合的创新能将所对接企业的需求更真切地传递给高职院校,以先进实用的融合方式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标准的人才。满足旅游企业渴望人才的意愿是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要全力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积极促进融合创新。

(二)满足高职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致力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出新时代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中该高校与企业的浅层合作并未对高职教学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产教融合的创新才能将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建构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教学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与企业实际结合在一起,以现实的人才标准导向科学化的教学,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合力。这样才能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体系,提升专业教学质量[2]。

(三)满足高职学生精尖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推进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以

应在严格的行业标准下进行自我要求,要充分借助外界力量实现精尖发展。产教融合的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便能深入岗位体验,具体掌握各岗位所需具备的素养。进入企业实践,学生能应用践行所学理论,借助网络学生能获取更多专业实用的学习资源。在产教融合的创新途径下,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能在就读期间具备与市场对接的关键素养,成为旅游行业的高精尖人才。因此,产教融合创新能满足高职学生精尖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完善产教融合体系

随着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产教融合中旅游企业将自身的发展规划及岗位人才的标准提供给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参考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建立完善符合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的旅游专业教育体系。当前产教融合中由于地域的局限性,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受到了限制,因此产教融合体系缺乏实用价值。互联网的应用则给校企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推进了校企之间关于产教融合体系的共同探索。借助互联网校企之间所采取的有效沟通能够提升产教融合的实用价值[3]。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一套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研究系统,其中包含学校产教融合专项小组教学研究系统、企业发展计划及岗位标准管理系统、校内课程实施管理系统、企业实践管理系统、产教融合评价系统等等。高职院校安排产教融合专项小组对系统进行专业化管理,企业也安排专业人员对接学校人员进行系统的共同管理。企业在系统中不断更新相关信息,为高职院校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学校也借助互联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提供的具有时效性及实践意义的信息融入产教融合教育体系中。这样的产教融合途径能确保校企沟通的及时性,确保产教融合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更新。这样的产教融合教育体系才能具备实用价值。

(二)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专业课程

产教融合中很多旅游企业与高校的距离比较远,而产教融合的方式又以线下实习为主。

这就导致产教融合呈点状对接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高效的交流沟通平台,能够促使校企之间点状对接方式向面状对接方式拓展。因此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创新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互联网拉近高校与旅游企业的距离,促进校企的双向融合。依托互联网,学生的实习活动不再局限于线下实习,还可以借助线上平台开展双师型教学,将企业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引入到课堂中。以导游服务技能的教学为例,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优秀的导游共同开展教学,通过互联网企业优秀导游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给学生讲述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应该具体掌握哪方面的技能、怎样提升各种技能等等。导游还可以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通过示范演示或者直播正在工作的人员状况,具体展示作为优秀的导游如何完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等。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探究课堂理论,还能帮助学生具体观察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帮助学生深度内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通过互联网直播的形式邀请企业讲师进行在线答疑,阶段性解决学生在校内学习中的疑惑,深化学生的专业学习。这种创新的产教融合模式建立了校企之间的面状合作方式,实现产教融合时间与空间领域的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彻底性。

(三)融合互联网推进产教资源共享

产教融合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科学全面的学习资源。传统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以校内资源为主,对于企业的旅游资源则鲜少涉及。旅游企业的信息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宝贵的现实资源,它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了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相关沟通,由企业提供与专业课程对接的学习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4]。比如在《景点规划与管理》课程中,旅游企业可以录制该景区特色景点的视频,视频中由专业人员讲解景点的特色、设计思路、形象定位及营销方式等等。在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中学生能直观的视觉体验感知旅游景点的资源特色,体会设计者如何依托当地资源特色规划出特色景点。企业真实的资源信息是学生研究专业知识的优质资源。学生在企业共享资源中能整理景观的设计思路,了解营销手段的选择方式,系统掌握专业课程内容。此外旅游企业还可以将景点的建设、改造规划及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信息共享至平台上,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学习资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校企的合力,融合互联网推进产教融合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应用互联网开展项目式教学法

产教融合中企业合作的被动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则是企业从中获益不明显。

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企业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用互联网能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坚定企业合作的信心,推进校企合作的彻底性与先进性。项目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产教融合中项目式教学法既能借助企业的力量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又能借助高职院校的力量帮助企业解决运营中的问题。校企要充分应用互联网开展项目式教学法,强化校企合作,实现双向共赢。旅游企业可以将运行过程中企业产生的问题共享至网络平台中,一方面借助旅游专业学生的力量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机会。比如某旅游度假村即将迎来旅游旺季,由于客房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了不影响游客的服务体验,旅游企业想要制定出一套应对方案。针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教学,为该企业量身制定合适的方案。项目式学习中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与学生进行对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数据或信息,助力学生探究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五)运用互联网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产教融合的实施与完善也离不开教学评价的实施。然而当前产教融合中教学评价的实施并不到位,其主要原因则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沟通不彻底。运用互联网能改善产教融合中评价活动开展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如十一黄金周是旅游企业的旺季,很多企业会面临大量的人员缺失。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由专门的教职人员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企业要运用互联网针对各个实习岗位制定岗位评价表,由对应岗位的企业人员对学生整体的实习状况进行评价。跟岗的教职人员除了要统计及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对学生的每日实习进行相关的评价并将相关信息传递至互联网评价系统中。学生自身也要对每日的实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多元评价能从不同角度挖掘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运用互联网实施多元教学评价能发挥校企合作的力量,对学生的整体实习状况进行评价,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改革完善[5]。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应用给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带来了新的改革。高职院校要整合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互联网带给产教融合的助益,在坚定产教融合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具体方法,提升产教融合效果,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模式。高职院校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推进校企互惠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体系。

作者单位:崔冰洁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桢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对外经贸, 2022(04):139-142.

[2]杨玲.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旅游纵览,2022(05):45-47.

[3]窦梓雯.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3):167-169.

[4]简玉峰,董瑞甜,刘长生.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41-42.

[5]王文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2):266-267.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产教融合互联网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