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个文化”语文主题学习 厚植小学生家国情怀
2024-06-21杨雪梅
杨雪梅
摘要:语文教学中基于“三个文化”的主题学习,教师应坚持文化涵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诵读、思辨、宣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课程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三个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基于“三个文化”的主题学习中,教师应坚持文化涵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厚植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课堂文化涵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以《我是中国人》一课开篇,意在开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教材内容的育人优势,使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一)诵读:把爱国主义的种子“种”在学生心里
1.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壮志篇
新时代的学生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古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屈原留下豪言“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南宋陆游一生牵挂祖国的统一,留下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气势磅礴,字里行间饱含着爱国情怀,既赞少年中国,又赞中国少年。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首先应基于文章的感情基调,读出炽热的爱国之情;接着,应依托整齐的句式反复诵读,从“智、富、强”到“独立、自由、进步”,层层递进,读出中国少年的使命感、责任感。
2.诵读革命文化之壮烈篇
革命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教材记叙了不同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表现出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直击学生心灵。《七律·长征》铿锵有力,气势豪迈,学生诵读时能感受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学生诵读《灯光》《金色的鱼钩》时,往往会哽咽,会潸然泪下,感动于以老班长、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精神;学生诵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语调低沉,读出了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体会到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与执着;学生诵读《开国大典》时,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革命历史的声音就会回响在学生心田。
3.诵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壮美篇
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作为纽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由景入情、以情赏景,通过朗读、吟诵,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感受祖国山川之壮美,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我多想去看看》一文寄托着孩子们去北京、去新疆的美好愿望,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时读出快乐的语气,读出向往祖国山河的美好愿望;《草原》一文,学生要以舒畅的心情,温情的语气诵读,感受草原之美,体验蒙汉情深和民族团结;诵读《延安,我把你追寻》时,学生能了解延安精神、追寻延安精神,体会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
(二)思辨:让学生认识“小我”与“祖国”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品味语言,深入思考、抓住精髓,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再紧扣思想内容推敲语言文字的运用。当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心潮澎湃之时,也恰是思辨之最佳时机。例如,学生在读《少年中国说》时,教师应乘势引导学生思考、辨析,使其理解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新时代中国少年”的前途命运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学习革命文化类的文章时常常会热泪盈眶,教师应因势利导。再如,学生在诵读《狼牙山五壮士》《灯光》《金色的鱼钩》等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狼牙山五壮士已经顺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却为何要放弃追上连队,毅然选择了走向死亡的绝路?是什么精神激励着“老班长”等革命烈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力量让郝副营长点燃了他珍爱的教科书?这样学生就会对革命者的行为动机进行深入思考,从心底受到教育。
(三)宣讲:让爱国志士成为学生的偶像
如何让爱国志士长驻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偶像?教师可从教材中选择偶像,宣讲他们的事迹。例如,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雨来作为偶像,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历程,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立志将来做一名航天英雄;学习《小岛》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宣讲戍边战士守土有责的故事,立志长大成为军人,捍卫祖国领土。学生在寻找、宣讲偶像事迹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偶像事迹都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这些偶像都志存高远,立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一生。
二、课外实践活动,砥砺学生的强国之志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实施环节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资源,引导学生注意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一)在生活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教师可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一是在生活中探寻传统节日的文化密码。教师可以《古诗三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结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开展综合性学习,体验、感受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以春节为例,学生探究出“元日”古今不同,古之“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今之“元日”指公历1月1日,现称之为“元旦”。学生还探究出“桃符”是今日春联的前身,“新桃换旧符”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学生通过“收集、选购春联”的实践活动,了解春联的特点。这种结合生活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是在生活中感受中国智慧。教师以《纸的发明》为出发点,尝试运用科学、信息科技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跨学科学习“纸的前世今生”。首先,学生通过阅读《纸的发明》,知晓“纸的前世”,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接着,学生结合生活,探究“纸的今生”,研究生活用纸的种类与用途;通过科学实验研究不同种类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等;运用信息科技开展调查访谈,梳理出生活中节约用纸的办法。最后,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撰写《“纸的前世今生”调查报告》,感受“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研学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类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需借助线上线下的场馆资源、影视作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例如,二年级学习《八角楼上》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初步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再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爱国主义栏目的“薪火相传”之“初心与使命系列:井冈星火”进一步了解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四年级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时,学生对延安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先结合网络场馆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延河”“枣园”“杨家岭”“南泥湾”的革命历史意义,再引导学生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党史学习”之延安精神,深入理解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所蕴含的伟大力量。
教师还可以结合影视作品帮助学生研学革命文化,引导学生理解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课文《黄继光》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可结合电影《上甘岭》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深入理解文中大量描写的敌军火力猛烈攻击的语句,感受黄继光“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的英雄形象。“文本阅读+看影视作品”的研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同频共振探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仅限于教材,更要适时了解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例,《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从“嫦娥奔月”神话传说到“嫦娥探月”软着陆月球背面;从“万户飞天”的失败到“神舟五号”载人飞天的成功,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了阅读之外,教师还需要利用同频共振,使学生体验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铭记那些属于中国人的伟大时刻: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通过帮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与探究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能使其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基于“三个文化”开展教学,能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文化育人的影响力,厚植小学生的家国情怀。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文化涵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课外,教师可布置实践活动,砥砺学生的强国之志,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孙彩平,彭文超:中国式德育理论建构呼唤文化共契自觉[J].中小学德育,2023(11).
(责任编辑:姜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