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选择与确定的路径探究

2024-06-21芮金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核心素养

芮金芳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首要环节是主题的选择与确定,主题作为跨学科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得以实现的重要枢纽,能起到不同学科黏合剂的作用。主题也是学生系列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核心,为整个活动提供核心支点。主题的选择与确定可以从三个维度确立:立足新课标和教材要求,设计甄选合适的主题;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寻找确立新颖的主题;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日常,改良形成鲜活的主题,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确定;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中提出相应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明确指出各门学科课程用不低于10%的课时开展学科内或跨学科实践活动。当下新课程方案中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是基于当前各分科课程零散割裂,无法形成学科整体育人合力的现状提出的。目的是让学生打破学科边界去学习,通过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发展跨学科理解能力,用跨学科的思维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产生深刻理解,培养整体感知、认识理解世界的能力,让学习真正走向生长创造。

主题作为跨学科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得以实现的重要枢纽,也是不同学科间建立关联的重要桥梁,能起到不同学科黏合剂的作用。主题也是学生展开系列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核心,直接关联教学目标、学科大概念、单元学习活动等,为整个活动提供核心支点。为此,跨学科学习主题能否精准提出,直接关系到能否高质量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能力、情感、素养,推进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一般具有真实性、开放性、生成性、进阶性、创生性特点。教师要立足主题,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要素、资源等,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具有综合、整体、跨界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组织与设计必须重视“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一、立足新课标和教材要求,设计甄选合适的主题

新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明确提出以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该领域内容学习。新课标给出了许多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参考示例,教师可以参照这些示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选取合适的主题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见表1)。

以“欢乐购物街”内容为例,“认识、学习人民币”这一主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基于主题如何实现跨学科、朝什么方向跨,需要教师精心规划和整体设计。教师可围绕驱动性问题“世界各国的钱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人民币上会有国徽”“人民币外观上的图案、数字表示什么”“古人的钱是什么样的”“未来货币会怎样发展”等,利用“数学 + 历史”学科融合,引导学生体会钱币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史,感悟货币存在的价值,同时展望未来货币的样态,感受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教师可利用“数学 + 美术”学科融合,引导学生了解货币中不同图案、色泽、大小等元素,动手设计价格牌和购物宣传海报。教师可利用“数学 + 科学”学科融合,引导学生知晓硬币中的不同金属材质及其基本构造。教师还可利用“数学 + 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定货币的意义,懂得爱护人民币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在数学与历史、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的交叉、整合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也应该了解其他相关学科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从多个学科视角来共同建构人民币的学习,达成对知识的深度跨学科理解。

二、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寻找确立新颖的主题

除了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构思设计新的主题任务。寻找新颖主题的灵感来源十分广泛,如教师可以结合地域特点、学校特色和时事新闻等设计一些现实型的问题和主题。此外,学生的想法也可以成为主题的来源,学生表达的过程其实就是输出想法和观点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生感兴趣和真正关心的事物,了解哪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改造设计成具有学科特色的跨学科学习主题或任务。

例如,七巧板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游戏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游戏的深度需求,进行“数学 + 艺术 + 科学 + 劳动 + 信息科技”多学科融合性学习,以“神奇的七巧板”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玩中探究图形的规律特征。教师要以三大主题活动贯穿学习始终,多维度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学科协同育人(见下页表2)。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七巧板游戏内容,教师要设计成富有挑战性、趣味性、探究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主题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各学科内涵,在“重玩传统七巧板”“试玩自创七巧板”“探究玩转多巧板”主题引领下,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概念、思想和工具,学、思、行融合,知行合一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素养紧密联系,实现多学科融合的独特育人价值。

三、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日常,改良形成鲜活的主题

(一)关注社会热点议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让世界更美好”。为此,教育必须打开人的眼界,要让学生在关注个人自身的同时,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社会议题。这样的主题确定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并深刻体会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如校园节水指南制定、我给母校画像、设计春游方案、校园农场设计策划方案、体育中的数学、制作母亲节礼物等,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找到适切的研究主题,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校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依托真实的问题情境,用长程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贯穿学习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聚焦社会热点,开展校园垃圾分类主题学习,深刻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融入数学、语文、美术、劳动等多学科内容,使学生在数据调查、整理、分析、解读中形成数据观念和模型意识,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学科综合育人的目标旨归(见上页表3)。

(二)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应该扎根在生动、鲜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生活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留心这些问题,并能和学校里的科学世界相联系,能使其从日常生活的视角转换到科学知识的殿堂。

例如,新课标“综合与实践”领域中“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一内容,教师可基于对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以“我给动物做名片”这一驱动任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怎样制作动物名片,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动物”为主驱动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制订方案—统筹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见图1)。

这个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多学科教师共同协作完成。数学教师利用动物身长、体重等数据信息,帮助学生建构千克、克与吨质量单位的整体认识,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发展并逐步形成量感;科学教师解释“曹冲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以“做事情”的逻辑展开学习。在整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创造中,学生发展的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更有指向复杂问题解决的跨学科素养。

(三)创想设计构筑未来

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与实施,学科教学应在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跨领域合作交往能力以及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等方面提升。为此,生活情境下的真实现象、真实问题或真实任务都可以成为学生开展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学习素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常见的技术和工具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蕴含数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关键问题)。学生在经历综合、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发展系统、筹划、决策与判断等高阶思维。

例如,“学校规划建造智能小农场”这一案例,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真实问题为情境载体,通过情境设计、任务引领、问题嵌入的方式,整合数学、科学、信息科技、美术、工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及其应用,用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工程思维对“智能小农场”的整体布局进行功能、模型设计,在不断地搭建、测试、优化、调整中,从数学视角形成对空间观念、数据模型、应用意识、创造设计等方面的深入理解。依据评价标准,在对作品不断迭代优化中,各学生小组将事实经验中的相关数学内容与概念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富有独创性的解决方案,深化对跨学科实践的认识。

可见,有工程内涵、明确问题、目标导向的跨学科主题项目,会给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界定、任务拆解、规划设计、制作优化等一系列丰富的、有意义的实践体验,是数学跨学科学习主题和任务设计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2]夏雪梅.跨学科学习:一种基于学科的设计、实施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维特征、 设计逻辑与实践指引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要点探析与案例反思
STEM教育何以落地中国
跨学科视域下高中化学HPS教学实践
课程育人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施
以生态观引领“跨学科主题学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