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与纠治
2024-06-20李何子刘建华
李何子 刘建华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与教育性等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和归宿。然而,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集中表征为教学组织随意化、教学内容媚俗化、教学表达综艺化、课程评价迎合化。当教学为娱乐所左右,不仅抽空了思政课的价值意涵,而且窒息了教学的共识凝聚,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陷入庸俗化、功利化、离散化与模糊化的风险困境。通过固本清源夯实思政课的理论之功、拨乱反正坚守思政课的信仰之力、情怀感化增强思政课的魅力之举、方式创新锻造思政课的教育之法等措施,纠治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现象,规避其教学价值风险,是回归教育本真的应然之举。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青年信仰教育;“泛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6-0109-08
“泛娱乐化”一词,来自于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波兹曼关于“娱乐至死”这一现象的描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1]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商业资本加持、网络技术赋能以及社会竞争下心理催化的相互叠加,这种来自西方的“泛娱乐化”思潮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政课也深受其影响。在“泛娱乐化”思潮的作用下,思政课的教育价值被消遣肢解,教育意义被娱乐遮蔽,教育理性被感性取代。在教学的自由空间内,教学“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2],不断侵蚀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种“泛娱乐化”教学影响下,“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求一夜暴富”[3]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固然,一些高校思政课上的全时段灌输式教学使得课堂沉闷枯燥,适当变换一种方式添加一些“笑点”有助于打破课堂的沉闷,但是如果把思政课上成“表演课”“说唱课”“段子课”“鸡汤课”,呈现出“泛娱乐化”的态势,则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相去甚远。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存在不仅干扰了人们对思政课的正确认知,还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成隐形冲击。为此,全面审视高校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现象及其危害,剖析其生成语境,纠治其教学偏差,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应有之义。
一、教学透视: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的现实表征
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政课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理论体系而具有独特的思想魅力。然而,思政课宏大的叙事理论和抽象的思维特征往往给人一种深奥、刻板的印象,而加入一定的“笑点”案例能够使教学不再深奥和刻板,更具亲和力。但如果思政课被“泛娱乐化”所裹挟,道理的说理性弱化变得“轻佻”起来,思政课就会呈现出娱乐化的样态。
(一)教学组织随意化
有序的教学组织是课程顺利展开的前提,也是增进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组织的顺利展开有赖于师生主体的密切配合与协同行动,也有赖于教学信息在师生主体间的自然传递。如果教学信息传递是自然的,那么教学组织便会顺畅;反之,则会呈现无序状态。就思政课教学组织而言,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社会,因其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多来自于互联网和学校课堂,其内心世界必受到互联网和课堂的影响。但是,相比于课堂空间信息的恒定和固化,互联网常常更具有吸引力。为了“精准”俘获受众,提高课堂组织效果,一些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利用数据技术深挖大学生在各类社交APP中产生的“信息流”,一方面通过日常教学交流捕捉学生的兴趣偏好,据此锁定、把握大学生的娱乐偏好,并借助教学场景,投其所好地向大学生传播特定娱乐内容,不断型塑和固化学生的“娱乐偏好”,从而使其落入教师精心构筑的“娱乐茧房”里。在这个“娱乐茧房”中,思政课教师提供一些即时性、肤浅化的笑料故事、奇闻轶事、新鲜段子,把抽象的理论庸俗化,把严肃的课堂娱乐化,把科学的问题世俗化,用以博取学生的欢心,至于大学生在场与退场、迟到与早退、在状态还是失去状态全然不顾。更为突出的是,部分深处“娱乐茧房”中的大学生,只接受“娱乐化”的内容,拒斥娱乐外的信息,一旦涉及抽象的理论,迅速陷入思想极化的困境。对于教师而言,为了“留住”学生,课堂上学生的自由出入、自由行为全然可以熟视无睹,生怕因言“得罪”学生。原本富有组织性、自律性、思想性和价值性的思政课教学便在教师营造的“娱乐茧房”环境下变得随意和随性,最终成为搞笑爆料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媚俗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意传递的信息,包括服务于教学目的的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教学内容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核心作用,教学传递什么信息直接关系着教育目的达成。高校思政课在性质上不同于专业课,在教学目的上也有别于其他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旨趣,必须守正创新,绝不允许随意解读、肆意歪曲,更不允许娱乐和媚俗。但是,在一些高校思政课上,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体系缺乏深入理解,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度思考,对教学过程缺乏精细设计,课前准备的欠缺以及学理功底的肤浅,课堂教学照本宣科式的念读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增强课堂“吸引力”,于是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随意加工,对本该讲的经典理论、深奥道理、科学信仰、苦难历史、精深文化、家国情怀等内容避而不谈,反而对于网络上的奇闻轶事、生活中的琐事杂说、社会中的离奇故事、官场中的政治八卦等津津乐道,更有甚者通过“戏说”历史、“讽刺”经典、“开涮”政治、“吐槽”社会、“调侃”大众等方式刺激学生感官,导致课堂教学媚俗化、娱乐化、笑料化、轻浮化,理论旁落,道理不透,鸡汤式、段子式信息充斥课堂,教学本应发挥的功能被遮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趣的课堂氛围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但是如果为了所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教学内容媚俗化,而丢失了“讲道理”的内容旨趣,那么这样的思政课向学生提供的就是一碗“毒鸡汤”。
(三)教学表达综艺化
教学表达是教学内容展开的方式,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肢体语言、行动等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教育达成有赖于科学化、艺术化的教学表达。高校思政课本质上是讲道理的课,如何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活,不仅考验教师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水平,而且也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一个擅长讲道理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能够把道理讲准、讲清、讲透,而且在讲道理的过程中能够讲出笑点、泪点和热点,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反之,则会使思政课教学索然无味,课堂沉闷缺乏吸引力。然而,近年来,为了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师”达标,一些高校由于人事指标受限,从行政岗位、辅导员队伍抽调了一些人员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大量招聘博士硕士,这些新加入的教师对于缓解思政课教师短缺实现“达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专业理论建构不实,教材领悟不深,教学经验缺乏,加之课程任务较重,致使其教学不擅长讲授道理。为了引起学生兴趣,部分教师在思政课上更倾向于播放短视频、影视片段、纪录片来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随着“快手”“抖音”“微视”等短视频类平台的花样翻新式发展,观看“短视频”成了许多大学生获取信息、休闲放松的重要渠道,一些教师为了“留住”学生,增添课堂趣味,在课件中引用了许多“短视频”内容,思政课上大量“短平快”且充斥着感官刺激的短视频、直播、弹幕、表情包、流星雨等新媒体催生的视觉影像和符号将“娱乐至上”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表达虽然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感官欲求,但是那些极具娱乐化和“视觉景观”的短视频不只是一种教学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长期浸淫于短视频的娱乐化体验中,很容易钝化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消解思政课的说理魅力和价值导向。
(四)课程评价迎合化
课程评价是依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考勤、问答、作业及考试等方式对学生上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该课程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学评判的基本尺度,也是判断学生课程学习的总依据。无论什么样的课程,作为课程教学重要一环的课程评价都是不可缺失的环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任务完成的指标之一。就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目前本科生阶段开设的六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必修课,课程结束后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结课考试或考核,依此评判学生是否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基于自身教学评价的总体考量,一方面担心学生评教时打低分影响自己的职称或职位晋升,另一方面考虑在同一学期同一课程多位授课教师横向比较中成绩太低面子上过不去等因素,因此在面对学生课程评价时,他们往往重视评价形式忽视评价内容、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重视知识评价忽视价值评价。为了迎合或者取悦学生并获得学生较高的教学评价分数,无论是论文结课还是考试结课,抑或是调研报告结课,论文随意、试卷简易、报告形式、考勤简化普遍存在。这种“花拳绣腿”式的课程评价既没有标准也没有答案,既没有原则也没有依据,甚至缺乏底线,主观性、随意性、功利性较强,未能真正体现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这种形式主义评价不仅背离了课程评价的初衷,而且消解了课程评价的意义。毋庸置疑,课程评价中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生怕学生找麻烦,一味迎合和讨好学生,影响的不只是课程教育的效果,更关涉学生对思政课的观感和认知,关系着高校思政课的功能发挥。
二、风险预测: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的现实危害
泛娱乐化作为一种弥散性广、渗透性强的社会思潮,形塑起一个极具迷惑性的教育场域,悄无声息地侵蚀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解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形态,使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被遮蔽和边缘化的风险。
(一)价值缺位:教育价值被消遣肢解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项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价值性极强的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反观当下部分高校思政课的“泛娱乐化”倾向,教学内容成了娱乐的奴隶,教育叙事让位于消遣与娱乐,这种教学倾向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语义,颠覆了政治话语,解构了政治逻辑,遮蔽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崇高价值。由此,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失去了本真价值,娱乐消遣替代了精神塑造,感官体验取代了心灵慰藉,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教育价值被肢解,甚至消失殆尽;另一方面,随着思政课教学娱乐化倾向不断抬头,沉溺于“泛娱乐化”情境中的大学生也会在快感体验中丧失对思想理论的深度思考。当思想政治理论被消遣、戏谑、恶搞甚至虚无后,“陶醉当下”“颓废人生”“狂欢青春”“躲避崇高”就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病态人生”。大学时代本应富有诗意与充满梦想,思政课本是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建构精神世界、形塑核心价值的课程,然而,“泛娱乐化”的教学追求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精神信仰的寻找、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而是浅薄的精神愉悦,让学生迷失在“泛娱乐化”教学所营造的狂欢中无法自拔。
(二)本质错位:教育意义被娱乐遮蔽
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最为普遍、最一般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定性。这种特殊规定性是由一定社会发展对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学必须以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本真追求,政治目的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本质特征,离开了政治目的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发生本质错位,最终导致教育意义被遮蔽。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的本质是追求娱乐,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被戏耍,爱国主义被开涮,崇高精神被曲解,核心价值被误导,道德世界被荒芜,法治底线被践踏,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娱乐中被消解。毋庸置疑,这种“泛娱乐化”教学并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而会产生两大困境: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认知的困惑。“泛娱乐化”教学创设的课堂并非富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叙事,而是一种以娱乐为取向的生活叙事,这种生活叙事是杂乱无章的充满戏谑成分的琐事笑料,与官方所构建的教育叙事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冲突。如果学生长期沉浸在“泛娱乐化”的教学氛围中,很容易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价值性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被娱乐所遮蔽。其二,共识凝聚的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共识凝聚课,是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使之产生对党、国家和社会的认同。然而,“泛娱乐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泛滥,一些琐事笑料、娱乐八卦、奇闻轶事以及吹拉弹唱、视频传声等新奇、无厘头生活叙事及其传播方式大行其是,虽然能够取悦一部分学生,但若长时间沉浸在世俗生活所营造的教学泥沼中不能自拔,学生必然会远离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共识,进而影响其对党、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道路的共识凝聚,导致认同危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以及思政课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坐标迷失:教育理性被感性取代
事物的坐标是由事物本身的纵向价值指向和横向功能发挥所确定的,事物一旦丧失了坐标,便会缺失方向感,找不到归属。思政课教学的坐标规约着教学的方向,标定了教学的归属点。从教学方向来看,思政课纵向价值指向立德树人,通过教学疏导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精神,锻造人的品德。从横向功能来看,其在于整合思想,促达认同,激励斗志,进而协调社会行动。思政课教学坐标的确立不是随心所欲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既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支配和规约的一种价值所在和功能确认。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坐标就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思政课教学坐标的基本定位,迷失了这个坐标,思政课教学也将丧失方向、找不到归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思政课教学中“泛娱乐化”现象的存在,使得教学价值内核从主体内容再到呈现方式被重构,思想理论中的人文精神、价值理性和科学思想被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所遮蔽,精神文化中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家国情怀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所取代。大学生群体一旦沉浸在“泛娱乐化”的迷途中,人生坐标就会迷失。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现象会导致三种困境:其一,理想信念困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是理想信念确立课。思政课上的“泛娱乐化”现象会解构崇高、扭曲信念、颠覆历史、丑化英雄、渲染阴暗,最终使大学生淡漠理想,丧失信念。其二,精神形塑困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种气力,也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境界。思政课也是精神塑造课,思政课上的“泛娱乐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天马行空且不负责任的娱乐化方式制造低级趣味的生活叙事,胡编乱造一些“文化垃圾”,进而摧残人的精神世界,使大学生境界缺失,气力受挫。其三,道德修养困境。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思政课更是道德修养课,“泛娱乐化”现象在思政课上大行其是,背后隐藏的是消费主义价值取向,是资本操纵文化的世俗化生活方式的呈现,其以搜奇掠艳、媚俗低级的街谈巷议和网络奇谈叙事,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的价值误导人性、亵渎心灵,进而使大学生产生道德修养上的困境。这种基于感性生存而进行的“泛娱乐化”教育不仅使大学生的生命意义缺失,更使其生活坐标迷失。
三、归因解析: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的生成语境
思政课上“泛娱乐化”教学现象的存在,并非高校思政课教学自身负载的产物,而是复杂语境下课程出场、教师心境、学生心理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课程出场:高大上的课程要求与个体世俗化的心理冲突
高校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产生于思政课的现代性出场语境。在现代性语境下,高大上的思政课所负载的宏大叙事主题本身蕴含着“自行贬值”的因子。换言之,在这个个性意识极度张扬、个体自主性越来越鲜明的现代性语境下,宏大叙事的话语方式与高大上的价值内容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期许,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发展使得社会主体越来越倾向世俗化生存、小众化发展。贝克认为:“把社会成员铸造为个体,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4]这一表述道出了个体在重构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也凸显了个体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化进程很容易导致自我力量的膨胀,以致于幻想自我成为世界的中心。然而,复杂的现实又常常使个体深陷强烈的微不足道之中,于是追求感官刺激以及世俗化生存成为一些个体的价值取向,娱乐期待、消遣追求、感官满足共同催生了“泛娱乐化”现象。中国的个体化发展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兴起的,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个体价值、个体意识被重新评估并获得了合法性支持。在此背景下,高大上的思政课的课程要求与个体世俗化的心理期待必然发生冲突,思政课的宏大叙事话语方式很难引发个体的思想共鸣,如果思政课教师理论建构不实、教学经验不足、方法不当,课堂教学便愈发沉闷。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抬头率”,选择“泛娱乐化”的话语表达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与个体世俗化的心理期待相契合,这便是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现象滋生的动因之一。
(二)教师心境:功利化的评价方式与速成化的心理期待的暗合
课程评价或教学评价是考查教师教学效能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尺度。公平的课程评价不仅是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参照,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提高学业水平的基本标准。然而,在消费主义盛行、功利主义抬头、速成化思想泛起的现代社会里,欲望、节奏、时间、成功、享受等一个个新词语不断萦绕在现代人的思想和意识之中,原本淡薄名利且以教书育人为职业取向的教师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渴望成功、期待速成、希冀捷径成了一些教师的心理取向,这一倾向无论在思政课教师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师中均不同程度存在。殊不知,这种为了成功的速成化学习、生活和教育方式,很难使自身静下心来来钻研学问、深耕理论、建构内容、创新教法。为了摆脱理论建构不实、学问钻研不深、教法运用不当的窘境,赢得学生评教中的好成绩以便为职称、职位晋升奠定基础,一些教师便在课程评价中尽可能降低标准。此外,就学生而言,学习什么、过程如何以及学习程度如何全然不顾,能毕业、尽快走向社会才是“王道”,速成化、快餐化、简约化、结果化的学业倾向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期待。毋庸置疑,教师功利化的评价方式与学生速成化的心理期待暗合,为了共同的“结果”可以全然抛开教学过程的逻辑展开,轻松、自由、娱乐、消遣、搞笑等“泛娱乐化”教学大行其道。这种源自教师心境的教学功利化与学生学习速成化的暗合为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提供了温床,同时也是高校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心理:佛系化的生存方式与娱乐化的价值取向的耦合
古希腊哲学家皮罗指出:“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5]这一“不作任何判断”思想而生的“不动心”的生活态度成为今天一些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在大学校园里,这种“不动心”衍生出的学习态度体现为:上课不积极,班级活动不热情,成绩好坏无所谓,恋爱交际没兴趣,规章制度无所谓……缺失理想,无视价值,除了手机和游戏,他们似乎处于一种漠然和麻木的状态,成为无欲无求的“佛系”青年。他们秉持与世无争、不输不赢、无欲无求的生活信条,话语表达上惯用“都行”“可以”“没关系”“随他去”“不关我事”“没劲”“我不选择”,行动上“不作为”“慢作为”“退作为”,在价值取向上不设立场,目标度很低,唯一的偏好就是“手机不离手”。当然,大学生的这种佛系化生存方式与网络社会思潮、“泛娱乐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高度耦合后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心境,进而成了一些学生的价值偏好。高校思政课是讲道理的课,思政课的道理晦涩难懂,与学生心理诉求有着很大的落差。如果教师不能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形象的叙事,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就会沉闷。为了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刺激学生的感官,满足学生追求身心愉悦的心理,“泛娱乐化”教学成为一些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常态。就学生而言,“泛娱乐化”教学不用动脑、不用费心,且消遣自如,是一些大学生神往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成为他们心中的“好老师”。而被评价为“好老师”逐渐成为一些教师的教学旨趣和教育价值追求。随之,一些高校领导为了塑造教育形象,也在校内外大肆鼓吹和宣扬这种教学方式,一时间“唱起来的思政课”“跳起来的思政课”“视频下的思政课”“笑起来的思政课”等在业内为一些教师竞相效仿,高校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模式”靡然成风。
(四)社会环境:资本化的价值追求与网络化的生存方式的契合
“娱乐化是资本的内在要求,而技术则为这种要求提供了强大的手段。”[6]资本化的价值追求与网络技术的契合直接助推了“泛娱乐化”现象的泛滥。马克思在批判资本家赚取超额利润时指出:“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7]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为了增加吸引力与点击率,资本家们不顾一切地对商品进行包装和美化,并以“娱乐化”的营销方式吸引眼球。这种基于资本化的消费主义价值追求与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叠加产生的娱乐心态,不可避免会波及到高校校园。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传播场,社会上任何一种思潮、时尚潮流、价值取向都会迅速在校园内扩散、传播。作为校园主体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如何确保象牙塔的清静雅致,都无法回避资本和技术裹挟下的“泛娱乐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境遇下,如果高校能够保持适当的理性,捍卫教学的尊严,则会让大学精英文化和精神力量永存。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当前大学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化不断抬头,作为高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常常不能自主。“教育让人们思考的太多,而忘记了如何去感受。”[8]在高校校园中,文化与知识、关怀与要求、情感与规定、思政课与专业课、评价与导向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难以契合和协同,从而造成教育和学习兴趣的缺失。资本与技术合谋,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盛行催生了思政课“泛娱乐化”教学不断上演。
四、纠治之法: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的破解策略
当思政课教学被“泛娱乐化”思潮所左右,失去应有的神圣和庄严,不仅会造成思想混乱、精神荒芜、价值坍塌、行为荒诞,更甚者会危及社会稳定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固本清源、坚守底线、守正创新,用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力量、真挚的情感和灵活的教法引领大学生拒绝安逸、告别安乐、摆脱佛系、放弃躺平,让高校思政课成为青年人生导航、信仰确立、精神塑造、价值导引和规则奠基的“金课”。
(一)固本清源:夯实思政课的理论之功
固本清源,顾名思义就是要固守本位、坚守本质,清楚源头和去向。高校思政课教学所要固守的“本”就是要坚守“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所谓清源就是一方面明确所讲道理的来龙去脉和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9]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和阐释了思政课教学的本质与清源问题,为纠治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指南。其一,思政课教师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功。思政课教师要勇于直面评教压力和“娱乐化”教学诱惑,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奋力打造有思想、有内涵、有灵魂的课。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灵魂源于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之功。理论之功绝非一日之寒,需要全面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科学体系,把握其精髓,掌握其意涵;更需要学深悟透,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上下足功夫,要烂熟于心,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其二,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夯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基。时代在变化,形势在变化,理论也在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在学思践悟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同时能够运用新思想回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发展之问等重大问题。其三,思政课教师要夯实教材理论之功。思政课教学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的课程,教材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的依托和纲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思政课的道理来源于教材。要讲好道理,思政课教师必须吃准教材、吃透教材,把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激发学生兴趣。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拓展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认识,需要贯通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苦练学理之功和教学之功,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教学自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10]12总之,思政课是内容为王的课程,用内容为王打破“娱乐茧房”,是纠治“泛娱乐化”教学倾向、上好思政课的题中之义,也是守正教学目标的应然之路。
(二)拨乱反正:坚守思政课的信仰之力
拨乱反正,是指基于“泛娱乐化”思政课教学带给学生的“心灵毒汤”,留给学生的“精神荒芜”“理想缺失”和“生命的无意义感”,必须拨其乱象,回归正规。高校思政课的“正规”就是用理想信念照亮大学生的人生之路。思政课是信仰课,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所讲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信仰是最高层次的理想信念,是人生意义获得的动力源泉。信仰在人的立身行事中发挥着精神动力、精神定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思政课教学中“泛娱乐化”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思政课教师的信仰迷失与职业理想淡漠有关。由于信仰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政课教师心猿意马,不仅误导学生,而且对高校校园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最本质要求。纠治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问题,坚守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之力刻不容缓。其一,思政课教师要有崇高的政治信仰。一个有崇高政治信仰的教师一定是具有远大理想、胸怀抱负、执着于教育事业并富有教育情怀的人。同样,一个有崇高政治信仰的思政课教师,一定是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高度认同、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并真懂、真信、真教的人。思政课教师崇高的政治信仰不只是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是其内心对马克思主义真心地认同、情感上真诚地接纳、实践上真实地践行,是学思悟行的高度统一。其二,必须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分析力、政治鉴别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行为力。思政课教师只有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自觉明辨是非,并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敏锐的判断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才能教育和引导好学生。其三,思政课教师要有强烈的政治担当。强烈的政治担当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素质,也是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担当体现为强烈的政治责任性和政治使命感。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担当就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照亮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改变佛系生活,告别平庸人生,丢掉躺赢方式,要“自找苦吃”,艰苦奋斗,补足精神之“钙”,通过奋斗创造美好人生。尼采指出:“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忍受。生活的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的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11]习近平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0]17思政课最大的政治就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使命就是要使大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情怀感化:增强思政课的魅力之举
情怀是一种意向性的心情、心境,即“情之所系,胸之所怀”。教育是以生命唤起生命、以灵魂激发灵魂、以人格感染人格的意义活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2]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以‘爱为中介的文化传递,爱是教育的内在本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所在。”[13]可以看出,教育事业是富有情怀的事业。这里的情怀绝不是去迎合学生、讨好学生和纵容学生,那不是情怀,而是无原则、无底线地对教育事业的破坏,是教师职业的失职和失范。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立德树人的教学活动,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事实,感染学生、启迪学生、震撼学生,进而在学生思想深处引起共鸣,客观上需要共情互动,使思政课成为有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的课,以此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一,思政课教师要以“共情式”话语表达超越“泛娱乐化”叙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共情式”话语表达来自于思政课教师对教材内容真知灼见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自觉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通过典型故事叙事、红色历史叙事、先进人物叙事和时代需求叙事的方式真实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心灵相契合,进而产生共情,以此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其二,必须寻找教学过程的笑点、泪点和热点,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笑点增趣味,泪点触灵魂,热点尝新鲜。思政课的笑点源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内容的展开,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够增加笑点,但生动的教学内容更能增加趣味性。思政课教学的泪点来自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感化和教学内容触及。这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真情关爱学生,更需要教师正视学生的个性化、网络化和差异化生存,通过生动的教学事例、教师的现身说法与学生之间实现意义共享和语境共在,以此触及灵魂,引发感动,提升教学的感染力。思政课教学的热点来自于教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热情解答和科学回应。信息时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不可避免会有诸多的人生之问,急需思政课教师站在专业学科的视角给予回答,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青春之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共情话语化解学生对热点问题的疑惑。其三,坚持学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能见度。思政课教学的魅力,不仅需要以情动人,更需要以理服人。适当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加一些情感性的故事有助于增进课堂的趣味性,但这种趣味绝不等同于“段子课”“视频课”,而是建立在讲道理基础上的情趣和艺术。为此,思政课教师在借鉴网络娱乐语料和话语的过程中,应将透彻的道理分析和鲜活的话语风格始终作为思政课教学不可动摇的底线和原则,这也是思政课教师政治情怀与教育情怀高度统一的应然选择。
(四)方式创新:锻造思政课的教育之法
高校思政课是一种复杂的、独特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传授固然是教学活动的根本,但教学方式的有效探索和创新也格外重要。受互联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获取、生存取向、兴趣爱好、学习思维呈现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和自主化等特征。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化、顺势而为,推进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探索适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思政课的教育之法。其一,在充分运用传统理论教授方法的基础上,适度融入微电影、微视频、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新技术手段所创建的案例和故事,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使思政课教学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鲜活起来。其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大思政框架下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打造智慧课堂、线上课堂、共享课堂、VR和MR沉浸式体验课堂以及校外实践课堂等,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时空维度,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人机协同和共享共赢。其三,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耦合协同,锻造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之法。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在于刻意制造娱乐,也不在于故意制造奇闻轶事,更不在于逢迎学生,而在于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对教学的有效反哺和增量提升。高校思政课是教学内容为王的课程,无论时代、环境以及学生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教师以内容为本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提升有赖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究和创造性转换,更有赖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教学研究越深刻、相关专业研究越透彻,教学的艺术和方式就越契合,教学就会越鲜活。
参考文献:
[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1.
[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2-15(02).
[4]贝克,等.个体化[M].李荣山,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77.
[6]黄文彩.革命抗战影视娱乐化的价值解读及规约[J].广西社会科学,2012(11):155-15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8]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5.
[9]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1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1]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369.
[1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13]蒋文昭,王新.教师德性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