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功能和定位

2024-06-14陈毅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

摘要:面对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农村职业教育应立足农村、服务乡村振兴,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定位的研究。基于此,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分析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和定位;产学研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4-0041-0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推广、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相关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教育,农民可以学习到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从而实现农民职业化、专业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农村职业教育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现代农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职业教育正是提供这种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再次,农村职业教育是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方式。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文化面临严重的流失和破坏[1。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持。最后,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具。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职业教育还能够培养农民的公民素质,使他们更加了解和尊重社会规则,增强社会和谐。总之,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发展、保护农村文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其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

(一)人才培养功能

1.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和农业服务等领域,为农村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农业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村产业振兴人才的培养: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农村产业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助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例如,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乡村旅游人才、特色农产品加工人才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3.农村文化和生态保护人才的培养:农村职业教育还关注农村文化和生态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为农村的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2。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4.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培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人才。这些基层管理和服务人才能够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工作,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人才支持。

5.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农村职业教育还关注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创业人才培养,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帮助农民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二)技术创新与推广功能

1.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农村职业教育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能够研究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各类人才,推动农村产业创新和升级。例如,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乡村旅游人才、特色农产品加工人才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动力[3

3.农村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农村职业教育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些生态保护人才能够推广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4.农村信息化技术推广: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推动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这些信息化人才能够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技术,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信息化支持。

5.农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人才。这些科技创新人才能够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三)社会服务功能

1.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就业竞争力和生活品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助力农村脱贫攻坚[4

3.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为农村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4.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些创新创业人才能够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5.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职业教育关注农民的民生需求,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6.传承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开设农村文化课程,培养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传承和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7.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

(一)立足农村,服务乡村振兴

1.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为核心任务,为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公共服务等提供人才支持。例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产业技术人才、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等,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农村职业教育应关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4。通过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振兴。

3.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农村职业教育应重视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

4.传承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应关注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开设农村文化课程,培养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传承和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5.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应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6.服务农村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领域提供人才支持,助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7.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应立足农村,服务乡村振兴,紧密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持[5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注重实践教学:农村职业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社等合作,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2.强化技能训练: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技能竞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农村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紧密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运作,提高应用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农村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6.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农村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开展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7.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紧密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6

(三)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

1.与普通教育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体系相互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2.与成人教育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成人教育体系紧密结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实现终身学习。

3.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高等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衔接,为农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3+2”、五年一贯制等形式,为农村学生提供从中职到本科的连续教育。

4.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职业培训体系相互补充,开展各类职业培训项目,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同时,农村职业学校可以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等项目。

5.与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紧密结合,为农村居民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文化教育、健康教育等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6.与农村产业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农村产业体系紧密对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为农村产业创新提供支持。

7.与农村文化体系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应与农村文化体系相互促进,传承和发展农村优秀文化,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农村人才。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应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持[7

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

1.增加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职业学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购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完善资助政策:政府应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例如,可以实施免学费、免费提供教材、发放生活补助等政策,确保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3.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还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职业学校流动,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4.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建设。例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农村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为农村职业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5.提高教师待遇:政府应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6.拓展合作渠道:政府应积极拓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产业体系的合作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例如,政府可以推动农村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人才。

7.强化就业支持:政府应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支持,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农村职业教育毕业生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8.提升教育质量:政府应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监管,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估标准,督促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农村职业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8

(二)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1.优化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应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培训项目,满足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的教师和专业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农村职业教育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项目,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4.增强实践教学: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合作,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5.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9。学校还可以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深化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

1.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还可以设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合作项目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3.设立企业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立企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企业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企业招聘提供便利。

4.开展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将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实现教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5.共同开展技能竞赛: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举办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竞赛评委,让学生了解企业对技能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企业共享教学资源、实验设施、人才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7.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际经验和专业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8.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学校可以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校企交流会、座谈会等活动,促进校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学校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五、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应当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确保其紧密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明确其功能和定位,积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承伟.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22(5):18-24.

[2]张立,范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J].经济问题,2022(9):21-23.

[3]谢天成,张研,王洌瑄,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基于省级尺度时空演化分析[J].经济问题,2022(9):231-233.

[4]张旭刚.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8(21):97-98.

[5]廖策权.基于农村经济社会需求端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8(16):110-112.

[6]雷世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审视[J].职教通讯,2018(9):30-31.

[7]基国林,马建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评析与改革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18-19.

[8]吴银银,洪松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理论阐释[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40-41.

[9]何婧,任金政,王蕾.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1-55.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and Positio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en Yi

(Zhejiang Art Vocation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1, China)

Abstract:In the face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rural areas, serve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ivate applied and skilled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ot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goal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s and positioning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unction and positioning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alyzes its role and challeng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fully play its role" to provide strong talent and skill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ction and positioning;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产学研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机械制造专业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规划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