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规划

2016-04-19苑春苗

关键词:专业建设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院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规划,针对专业定位、合作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师资建设、学生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建设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专业建设 合作培养 产学研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47-01

网络工程专业是我院一门特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新时代网络工程人才,为此,今年,我院专门对该专业进行深度建设和改革,力求使该专业综合实力在未来5年中可以得到大幅提高。专业建设的一项内容就是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思路, 现就相关内容进行一下阐述。

一、明确的专业定位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涵盖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网络高性能计算等各个领域。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就像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要做到防范于未然。一旦发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的损失。2014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51.3亿元),并且在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到2019年,这一数据有望触及155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95.1亿元)。鉴于网络安全方向的重要性和巨大商业潜力,我专业因此将网络安全定为重点建设方向,同时辅以网络应用相关开发。

网络安全方向为重点的专业课程体系方向。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本专业以网络安全为侧重点,除设置通用网络专业课程外,还增设了网络信息安全、密码学等课程。力争在5年内将我专业建设成为在网络安全方向市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工程专业。

二、立足学校,合作培养

在立足国内的同时,我们也放眼世界。目前我专业已与台湾某大学资讯工程学院进行了合作办学初步接触。计划2015年和该学院进行合作办学事宜洽谈,如成功的话,将在5年内实现相关合作。同时还将继续寻找其他合适的国外合作办学对象。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目标,提高学生国际化视角,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本专业双语化课程的建设力度。目前我专业共开设有4门双语课程,如合作办学进展顺利,我专业将在未来五年增开3~5门双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我校理学院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研究,目前我院正与理学院合作,进行学术交叉研究,网络工程专业尤其是网络安全方向需要有深厚的数据知识进行支撑,因此今后我们将和理学院老师针对网络安全算法研究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三、产学研一体化

目前我专业有多名教师承担横向项目的研发工作。2015年,采用师徒方式培养学生,以项目的方式带动学生提高实际工程能力,2015年以后,采用学生带学生的方式,培养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能力,使网络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动手能力。

四、师资队伍规划与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组建一支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梯队。力争在5年内,巩固现有校内专任师资队伍,计划引进高级专业人才3~5名,并进一步提高现有职称教师的业务水平。每年至少安排2名教师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培训或研讨会。

五、学生培养计划

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促进理论基础加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争取涵盖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物联网、大数据和网络高性能计算等各个领域,并重点突出网络安全方向,在此指导思想上,把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的能力引入到课程中来,力争考研率、保研率、就业率逐年上升,并且考研学校和就业单位质量也逐年上升。提高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人数和质量,力争今后每年都有学生参加竞赛获奖。

六、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开发遵循“基础理论+最新技术”的思路,突出网络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同时又及时引入当前最新的网络专业相关技术,使学生在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了解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在实际课程体系建设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实现对每门重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资源、试题库、教学网站的建设,力争在5年内,为每门重点建设课程至少成功申报1项教改项目,争取成功申报校级精品课1~2门,力争成功申报市级精品课1门。对于其他的非重点课程,都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建设相关课程资源。所有课程的开设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淘汰落后过时课程,及时新增最新的专业技术课程。

七、系统的实践教学机制

实践教学本着“理论基础知识验证+模拟实践+实际设计”的思路进行。首先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然后采用模拟的方式对网络应用进行实验,最后在真正的网络设备上进行相关实验设计。

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和物联网三个专业实验室,能满足网络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验证+模拟实践+实际设计”的要求。

在今后的3年中争取建立一个集多台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存储等实际设备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实训室;建立一个由多台无线路由器、无线交换机网络及相关无线网络设备组建的计算机无线网络的综合实训室,实训室可容纳25~50名学生,可以建立真实的中小型企业网络环境,并可随意变动和拼装,为本专业学生和老师进一步研究网络技术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实验室建设好之后,就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可以进行实践环节的“实际设计”部分。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争取在今后的五年中为每一门重点课程设计1到2次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增开课程设计类项目;确保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时。

学院力争在上述的专业建设的内涵和思路的基础上,开展切实的相关建设与改革,提供相应的人力和资金,以促进该专业的顺利发展。

作者简介:

苑春苗,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