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2016-11-19张琳琳

职教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演变

摘 要: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合理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是有效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和演变。从不同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定位单一化阶段、目标定位微调整阶段、目标定位双元化阶段。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政策;演变

作者简介:张琳琳(1980-),女,辽宁抚顺人,大连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原理。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及达成研究”(编号:EJA130429),主持人:张琳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2-0069-04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是指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有效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前提,它不仅能在纵向水平上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高度,而且能在横向宽度上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不断调整。从不同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定位单一化阶段,即仅培养初中级农业技术人才阶段;目标定位微调整阶段,即开始关注培养农村就地转移劳动力阶段;目标定位双元化阶段,即兼顾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市民”阶段。

一、目标定位单一化阶段:仅培养初中级农业技术人才(1949-1977年)

建国初期,我国启动了工业化发展计划,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生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农业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没有我国农业的发展,便难以保证我国工业的发展。为了加强工农教育,加快新中国建设的步伐,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初步确立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户籍制度,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被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既无向城市转移的客观条件,又无向城市转移的心理预期,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尚不存在“离农”和“守农”的争议和徘徊,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单一,就是要通过举办技术学校、农业中学等途径,为农村培养初中级农业技术人才,满足新中国农业生产的需要。

1958年9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了我国建国后一段时期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训练工厂和农业合作社自己所需要的人才。”[1]1958年江苏创立农业中学后,其办学经验在全国迅速推广,1959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发展形势,转发了《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关于赣榆县夹山农业中学的调研报告》,充分肯定了农业中学为农村人民公社培养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以及初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中央要办好农业中学的决心,明确了通过农业中学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这一目标定位。1963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下发的《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纪要》中又明确提出:应该重点面向农村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所需的农、林、牧、渔、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2]。

通过对1949-1977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和研究,我们能够看出:在建国初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政府通过办技术学校、农业中学等途径,逐渐确立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应当主要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而且提出了“为农业部门训练人才”、“培养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以及初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为农业服务的农艺、林业、畜牧、渔业、农机、医药卫生等方面人才”的目标定位。虽然这些政策文件对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文字表述方式不尽一致,但都体现出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单一内容,即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初中级农业技术人才。

二、目标定位微调整阶段:开始关注培养农村就地转移劳动力(1978-200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始有了“离农”和“守农”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从事“守农”的工作,即仍进行传统农业生产,一少部分农村劳动力虽然已经有了“离农”的倾向,但是这些有“离农”倾向的农村劳动力还仅仅是“离开传统农业生产”,并不是“离土离乡”,即具有“离农”倾向的农村劳动力此时仅是就地转移到农村乡镇企业工作,并非彻底性的“离农”和异地转移进城。这一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一定调整,从原来单一关注培养农业人才,发展为以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为主,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

1982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农牧渔业部关于迅速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用两年左右时间重点对农村公社的干部、农村中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开展培训。该文件不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做了明确规定,而且指明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使广大农民掌握科学技术,成为农村技术人才。1983年1月2日,国务院下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提出:要逐步扩大农业中学和农村职业中学的比重和规模,农村教育必须适应广大农民生产、致富的要求。该文件进一步指明了通过办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培养农村技术人才这一目标定位。1983年5月6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要根据各地区的发展需要、基础条件统筹规划并逐渐扩大农村职业学校的规模,通过短期培训、农民技术学校、专题讲座等方式,重点对高、初、小毕业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后备力量[3]。文件对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指示,不仅丰富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形式,而且进一步指明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1987年1月3日,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又提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于农民增收致富,培养各层次农业生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4]。文件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做出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初级、中级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一目标定位。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就地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的规模逐渐扩大。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政府在重视农村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1988年1月18日,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燎原计划”的请示》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广大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掌握一种或几种农业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而且要通过“燎原计划”的开展,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技能,使他们能够满足乡镇企业工作的需要。1999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发展,培养农村急需实用技术人才的同时,要抓紧培养乡镇企业管理人才。上述文件明确指出了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农村各类教育与培训,都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除了重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以外,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

通过对1978—2000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梳理和研究,我们能够看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相关政策文件中不仅高度概括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而且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中学、农村职业学校比例,力争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与普通高中相当的发展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再呈现单一化的特点,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已经从建国之初的单一培养服务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发展为以培养初级、中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开始关注培养农村就地转移劳动力。

三、目标定位双元化阶段:兼顾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市民”(2001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使得大量原本靠天吃饭的农民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的转变。另外,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溢出成为剩余劳动力,再加上城乡流动束缚的减弱和进城打工示范效应的发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基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呈现出鲜明的“守土”和“离农”双元化特征,即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即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守土”和本土化发展,而且要培养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新市民”,即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离农”和异地转移。

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每年都要完成两类培训任务,分别是每年开展1亿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2000万人次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农村人口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通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继续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施。该文件明确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双元化目标定位:一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二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继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的技术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转移培训。该文件不仅明确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而且指明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两个目标定位,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的新市民”。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有序转移。该文件不仅提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定位,而且提出了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一目标定位,呈现出鲜明的双元化特征。

通过对21世纪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我国面临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这一新的社会形势时,作为服务农业、农村、农民重要手段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经过目标定位微调整阶段,已经演变到目标定位双元化阶段,即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专业技能,使他们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转变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使农村职业教育有力地服务于农民的“守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异地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市民化综合素养,使他们从无工作技能的“农民”转变为有技术的“合格农民工”,并进而转变为全面适应城市社会的“新市民”,使农村职业教育有力地服务于农民的“离农”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家龙.新中国建立以来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历史回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8):5-12.

[2]曹晔.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基于历史变迁视角的考察[J].职教通讯,2012(1):26-32.

[3]王北生.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教育的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3):38-41.

[4]申家龙.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J].职教论坛,2015(7):61-65.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演变
试论高职法律教学的模式和目标定位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无源雷达信号处理及定位系统研究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关于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