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2024-04-29凌秀珍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32期
关键词:渗透语文教学德育

凌秀珍

摘要: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精细工作,它需要和风细雨,自然而然。那如何把德育自然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一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顺理成章、自然延伸、顺手拈来等方法,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精细工作,它需要和风细雨,自然而然。那如何把德育自然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一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几点体会。

一、顺理成章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一篇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照出一个人的文采,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一般来说,命题作文比较简单明了,我平时主要利用教材再结合学生实践,把有关德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以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本单元导语指出: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于是我就要求学生以“风光美”为主题写一段话。批阅学生习作后发现有学生笔下的风光非常唯美,如其中一位学生的习作:“剑英公园是个风景如画,令人神往的城中‘大氧吧,这里犹如仙境般美丽。围绕在湖四周的是花的海洋,红的花像一串串红火的大鞭炮,粉的花像仙女的薄纱缎带,蓝的花像一颗颗耀眼的钻石,每天都在上演着争奇斗艳,吸引着无数游客。”这位学生联系身边的素材信手拈来,我在课堂上让作者上讲台读给大家听。借此,我顺势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朗读中国美,代言中国美,描写中国美,让这份美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如此壮美的中国,也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感自豪!今后,我们还要一起传播更多中国美!”一番话,点燃了学生心中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自然延伸

语言好比一列火车,它载着思想和感情行驶在人们心灵的轨道上。在教学实践里,我除了利用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外,还特别注意运用延伸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我在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自然运用了纵向延伸法。为了能将古代诗人的感情与今天的学生发生共鸣,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诗中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让学生深深体味杜甫对温饱安定生活的强烈向往和他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联系实际,体会我们今天物质充裕、生活安定的来之不易和万分珍贵,理解杜甫的高尚情怀,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急人所难。此时,全班学生凝神屏气,面对此景,我让他们就身边的好人好事发表感想,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异常活跃,效果良好。

三、顺手拈来

身边的事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容易唤起心中的热情,德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不能无视身边的人和事。它们虽然不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不是作文的必然题材,但它们的魅力有时会超过课本与相对抽象的作文题。

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我总是在上课前一两分钟给学生们报告运动会简况,在他们为金牌、银牌而热血沸腾,对运动员无比崇敬的时候,我引导他们由表及里,看到运动员身上蕴藏的爱国热情和顽强拼搏精神。最终让学生们自己归纳总结:作为一名学生,对国家的热爱表现在好好学习,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就是最实际的爱国。看到这顺手拈来的社会新闻坚定了学生们“学习就是爱国”的信念,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春节放假,我专门收集了有关“孝”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并印发给学生,嘱咐他们把爱心、孝心带给父母家人,让他们在寒假期间做一件让父母感动且有意义的事情。新学期开学之初,我特地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全班47人,21人选择为父母洗脚,10选择为母亲洗头,8人选择煮好饭菜等父母下班,4人选择帮忙拖地做家务,3人选择自己整理衣服被子,1人选择在父母下班回家时帮忙拿拖鞋。

总之,这些方法不但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心理。他们一步步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审美,学会感激。天长日久,借助细雨随风的教育方法,一定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润物效果。

猜你喜欢

渗透语文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