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29潘晓珊
潘晓珊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此外,从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明确阐述也可见在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在新高考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拓宽自己的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诗歌教学 策略探究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文本组织上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模式,格外重视阅读延伸。部编版高中教材中只标注“自读”篇目,意味着高中教学不再是初中教学的延续,更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而非示范作用。[2]在教材编排上,可以看到每一册“古诗词诵读”的安排,并且取消了人教版课后习题的模式,以阅读指导来引导学生自读。可见新的教材编排更加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逐渐转变身份成为学习的引导者,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紧跟时代,转变观念,挖掘古代诗歌的核心素养内涵
在“苟日新,日日新”的时代,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加上新教材投入使用,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转变观念,挖掘古代诗歌中的核心素养内涵。
二、素养指路,转变策略,优化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为学生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播放任志宏的配乐朗诵,学生跟着朗诵沉浸在朗诵者营造的世界中,感受李白“看似洒脱,实则痛苦”的心情。教学《琵琶行》时,播放“经典咏流传”中的改编歌曲《琵琶行》,让学生点评。古风歌曲与原著之间的比较,勾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或者针对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探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3]
(二)创设真实阅读情境,挖掘阅读深度
首先,深层阅读拓深度。要进行深层阅读就要潜下心来进入文本中,如进行《湘夫人》的教学时,要进行文本主题的探究,通过设置引导性任务,让学生依靠文本分析:“湘君”和“湘夫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很快能从“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看出“湘君”对“湘夫人”留恋至真。可见即使约而不至,心生幽怨,但湘君仍然“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其中的热切与盼望呼之欲出。结合屈原生平,那么诗歌的主题便有了很多合理的解答。
其次,群文阅读增广度。如在教学杜甫诗歌时,可以选其中一些文本来进行有目的的群文阅读,如整合杜甫的三篇作品总结杜甫的写作风格。同样,也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文本的特点,如可以将李白和杜甫的作品放在一起,分析各自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将教材甚至课内外内容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群文阅读。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相关议题,自提自论,将群文阅读活动常态化。
三、“以课促教”,促进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
部编版教材的推广带动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普及,教师要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就必须学习掌握“核心素养”的概念。在部编版教材的推广中,各个省份也逐渐加大了对于“核心素养”的相关培训力度。昆明地区在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始使用部编版教材,相应的培训和展示课逐渐增多,覆盖面积也逐渐变大。在教师个人角度上,部编版教材使用在即,新的编排方式使得过去旧的教学方式不再适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更新换代,学习并掌握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一次推动与挑战。而此时学校层面也可以通过课堂展示、开放周等活动,“以课促教”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以便在变革到来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四、顺应考向,转化学生学习意识
(一)掌握考向变化
首先,打破模式化桎梏,近三年高考的题材选择具有突破性,不再以常见的几类题材为主,出现了“投赠诗”“神话诗”“题画诗”“应和诗”等多种题材,而作者选择上除“陆游”出现两次外均不重复,并且以不熟悉的作家为主,即使是著名作家也不与高中课本选取的作家重合。在题目设置上,近三年的诗歌鉴赏题目变化较大,几乎每一年的题目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几乎不再有规律可循,题目的开放度逐渐增大,考查的内容也变得广泛。其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纵观近三年高考题目的设置,“就题考题”的趋势愈发明显,学生必须从根本上对题目有清晰而具体的认识。另外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如2021年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的题目“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就是一个例子。高考题目的变化说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破解人才选拔难题的终极法宝。
(二)“以考促学”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
要促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发生转变就需要触及核心,从根本目的上来讲,要让学生成长成为具备“关键能力”的人,但从方法上讲,我们要先让学生意识到现阶段的学情。因此我们就要从最关心的地方下手,“以考促教”从高考题目考向的变化汲取灵感,在日常考查的方式与题目设计上让学生感受到变化。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究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以及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逐渐具有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单亚玲.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教育革新,2018(05):31.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