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4-01-03欧阳宇娟

校园英语·下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是高校引进外方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办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及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合作办学的跨文化冲突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提高人才培养寻找新的突破。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能力;教学改革;中外沟通能力

作者简介:欧阳宇娟(1993-),女,贵州贵阳人,贵州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在全球化趋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走向,本科高校面向国际社会,引进外方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提升办学质量,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不出国门的留学”策略落到实处,但是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尤其中外教学模式和文化差异巨大,无论是在教师沟通、学生学习和项目管理上,中外双方在语言、时间管理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均存在着文化冲突,给中外合作办学增添了巨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给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师生沟通带来了新难题。

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现状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持续增长

全球高等教育与国际合作交流面临新形势,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忽视的部分。截至2021年,全国经审批和复核的高等专科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不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有2249个,其中专科层次机构和项目1032个,占比45.89%,其中包括45个机构和987个项目;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机构和项目1217个,占比54.11%,其中包括148个机构和1069个项目,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47.53%。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本科及以上层次机构和项目的区域分布情况。

从图1可看出,全国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河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占中部地区总和的43%;山西、新疆、甘肃等经济相对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机构数量较少,宁夏、青海、西藏目前暂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二)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数据中看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拥有庞大的数量,许多本科高校纷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虽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进入规范化和国际化稳健发展进程,但在配套政策、经营行为、项目管理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着不规范的众多问题,最亟待解决的是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是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我国本科高校主要有移植型教学管理,全盘接受外方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学生适应度低的问题;二是兼容性教学管理模式,包括“2+2”“3+1”“4+0”培养模式,存在教学计划衔接和学生分流的问题;三是嫁接型教学管理,存在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监管的问题。

二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生源质量水平差距大,以合作方母语是英语的国家为例,基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的实际,給项目内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但现实情况是项目招收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不高,课堂中师生互动性低,学生不理解,教师得不到反馈,以此给外方授课带来了巨大挑战;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包括中方教师、外籍教师和助教。对中方教师的要求较高,拥有双语教学的能力和留学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实际情况中达到高要求的教师数量较少,中方教师与外教沟通讨论的频率低;助教人数也较少且流动性较大,缺少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低。

三是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师生沟通不够,中外双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学生课堂表现偏向沉默,外方教师希望学生互动性高,在课堂中沟通不足,教师对教学反馈不满意,学生对教学效果产生怀疑;课后互动差异,中国学生希望通过课后和教师增加互动,但外方教师对占用课后时间产生不解、疑惑甚至愤怒,从而加剧师生之间的冲突;教学手段的差异,在本科教育背景下,外方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要求较高,中国学生对外方放管式、引导式和自助式的教学手段产生不适应、不理解和不满意的态度等,直接影响到办学质量。

以上课堂过程出现的问题是中外方文化差异导致的,由此产生的冲突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课堂模式、教学方式和管理的不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合作办学中存在的跨文化冲突和阻碍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

二、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冲突表现及形成原因

(一)语言交际中跨文化冲突

主要表现在双方在日常交际中存在语言障碍、沟通误解和难以达到双方预期的目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交流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语言系统中大多数是不等值或不完全等值的,蕴含着背景差异。比如在语用方面,与英语体系高校教师沟通时,外方更注重个人能力,自我价值的追求,常常抱怨管理人员和中国学生缺乏对他们的肯定;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更注重道德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交往过程中通常表现得更谦逊,比起直接称赞对方个人能力和成果,会更倾向于对过程的付出和努力表示肯定。

(二)非语言交际中跨文化冲突

一切不使用语言交际的活动都叫做非语言交际。在实际交际中,因非语言产生的跨文化冲突会表现在双方对于空间的选择和安排、对时间的认识、教学课堂中外教师对学生副语言现象不适应等,具体表现在:一是师生互动性差,中国学生无论在专业课或者语言课中长时间保持沉默;二是对时间管理的区别,外方国家更多的是单向时间制,强调时间的计划性,中国学生会在一个时间内向外教提出多种要求,甚至在课后对外教的回复给予了高期望,但对于外教来说是在预期范围内不能同时完成的任务,并且对工作内外时间界限清晰。

(三)课堂教学的区别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传统教学、精讲多练、实验实践等方式开展,课堂中教师占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体系的严谨和教学的规范,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外方则注重教授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梳理、学生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以及课后开放性的作业和研究课题。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对于中方强调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的规范,外方并不认同,特别是通过线上开展教学时,对于平台的选择、课程安排和课堂互动的情况双方存在较大分歧,这导致双方在实际教学开展中达不到各自预期的效果。

(四)学生文化知识薄弱

在本科高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重点讲解知识内容,语言授课中更多讲授理论知识,较少涉及国际化知识体系、文化对比和跨文化知识等内容,缺少中外文化的比较分析,导致学生会对外国文化产生误解,降低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这不仅对语言教学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还降低了部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冲突的能力是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基础,更是提升课堂效率、教学质量和促进中外交流的前提。

(一)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合作办学项目不同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对于移植型教学管理中学生适应度低的问题,应从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上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我国教学模式和学校实际优势,结合办学特色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兼容性教学管理模式和嫁接型教学管理,针对教学计划衔接和学生分流的问题,在学生入学前要拟定3+1和4+0不同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入学初期进行出国意愿的摸底,大三时进行国外和国内分班,针对不同班级专业课和语言课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如何解决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监管的问题,在项目成立初期应形成项目专项经费、教学管理、外教课堂标准和项目专项奖学金等制度文件,限制项目中不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

(二)提升中外沟通交流力度,突出学生主体

提升中外双方沟通力度,首先需明确管理层面的与会制度,确定中外双方联系人并定期召开沟通会时间、参会范围和内容等,要求中外教学管理人员应定期举办座谈会,在会上中外双方提出近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并反馈至课堂和学生。第二要强调学生主体位置,强调课前预习、课下自主涉猎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中适当增加学生提问、自主展示和互讲互评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营造學习氛围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来说,提升其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是基本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既了解语言本身,又了解语言文化,在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中外双方语言、文化的不同,补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材料,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办学区设置国际化办学场地,为学生提供国际角供外籍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这些国际化的现象和现实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语境,营造学习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能看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与外方合作开展办学,但在教学过程的实际中,仍存在着学生适应度低,教学计划衔接差,师生互动性不高,学生对外教课堂模式、教学方式和管理的不理解等问题。本文探索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跨文化交际问题与策略研究,从根本上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中外沟通交流力度,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水平,从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提高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邱丽华.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6-50.

[2]周泓,潘芳芳,刘斯,爱新觉罗·鑫.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96-105.

[3]詹茜华,黄华丽.地方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2(5):92-94.

[4]李璐璐.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9):108-109,111.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詹茜华,黄华丽.地方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2(5):92-94.

[7]孙娜娜,吴雨涵.多元文化认知视角下的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2):99-100,92.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探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