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信念理念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的顺应行为研究
2023-11-25慕燕萍谭少华伍巍兰苏健芬
慕燕萍,谭少华,伍巍兰,杨 辉,苏健芬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1400)
房颤是由于心房异常电机械活动所导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易出现该病,具体表现为心脏无规则性跳动,可见心动过速或过缓、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心衰等严重后果[1]。本研究探讨基于健康信念理念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和服用华法林的顺应行为的影响,旨在为规范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药学服务干预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模式组(实施传统模式药学服务,n=62)和健康信念模式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实施药学服务,n=62),两大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信念模式组按照抗凝药物不同分为达比加群酯组(n=32)和华法林组(n=30),两亚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③服用达比加群酯(110mg,bid或150mg,bid)或华法林至少1月;④无脑卒中病史;⑤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重大疾病者;②伴神经、精神疾病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⑤3个月内动脉栓塞者;⑥合用其他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
1.3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抗凝药物治疗,并根据药品不同分别按说明书用药,选用达比加群酯抗凝的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70137,规格110mg/粒;国药准字HJ20170149,规格150mg/粒),每次110mg或150mg,2次/日,每日早晚服药;选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口服华法林片(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692,规格2.5mg/片),初始日剂量3~4mg,1次/日,用药3~5天后根据凝血功能INR值调整剂量,使凝血功能INR值保持在2.0~3.0,达标后长期维持剂量,定期监测,视病情可酌情延长监测时间。
传统模式组实施传统模式药学服务,包括进行口头健康教育,提供常规指导,随机教育,发放房颤抗凝相关内容健康教育宣教单。
健康信念模式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实施药学服务,包括:①综合评估+编制对策: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估,制定对策,包括详细讲解房颤治疗知识,发放抗凝治疗监测表,建立随访记录,使患者正确了解自身疾病,并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良健康行为。②持续教育+咨询服务:由药师借助多媒体等方式每日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其知晓定期监测和遵医服药等健康行为的益处,及不良健康行为的弊端。对于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遇到的问题或对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疑问,由药师进行解答。③自身转变+经验分享:辅助患者制定不良行为转变计划,并引导其具体落地,提高患者对自身行为与能力的正确认知,并认知到不良行为可以可通过努力坚持而改变,促使其合理改变不良行为。④持续引导+积极帮助:持续引导与监督患者规范健康行为,每月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用药情况、病情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管理目标和方案,对患者的顺应性改善给予肯定与鼓励,对顺应性差者提供积极帮助,使患者深刻认识疾病并发症的危害,推动建立健康行为理念,以提高顺应性。
1.4 观察指标
观察传统模式组和健康信念模式组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和服务满意度差异。对健康信念模式组中的不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服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的患者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和服务满意度差异。①健康信念评分:应用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共6维度35条目,每条目计分1~5分,总分35~175分,评分越高提示健康信念越强[2]。②顺应性评分:患者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评,以评估抗凝治疗顺应性,8个问题,总分8分,评分越高提示抗凝治疗顺应性越好。③知识掌握评分:采用抗凝药知识问卷,满分25分,评分越高,提示知识掌握越好[3]。④服务满意度评分: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分为非常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很满意(5分),评分越高提示服务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传统模式组和健康信念模式组干预前后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和知识掌握评分
干预前,传统模式组和健康信念模式组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健康信念模式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见表2。
表2 传统模式组和健康信念模式组干预前后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和知识掌握评分分)
2.2 传统模式组和健康信念模式组服务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健康信念模式组的服务满意度评分(4.29±0.51)分高于传统模式组(3.65±0.33)分(t=8.296,P<0.05)。
2.3 健康信念模式组中不同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和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药学服务干预前,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达比加群酯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华法林组(P<0.05),见表3。
表3 健康信念模式组中不同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和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
2.4 健康信念模式组中不同药物治疗的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药学服务干预后,达比加群酯组的服务满意度评分(4.51±0.35)分高于华法林组(4.06±0.54)分(t=3.918,P<0.05)。
3 讨论
房颤多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可导致无效心房收缩,影响正常的心输出量,继而产生相关症状,可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其中,血栓是其危险因素,血瘀成栓,栓塞循环,甚至引起脑栓塞,因此,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远高于非房颤患者,规范抗凝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环节。
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可减少凝血因子形成,以达到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目的。华法林为传统口服抗凝药物,抗凝效果确切,但临床应用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药物起效缓慢,用药剂量需监测调整,必要时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使用,半衰期长会增加出血风险影响治疗,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较多等,对患者用药提出较高要求,影响用药顺应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寻求便于服用、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己成临床医患关注的重点[4]。
达比加群酯为新型口服抗凝药,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效果较好,不良事件(出血事件等)少,有效成分可特异性阻断凝血酶IIa活性,与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特异性结合,影响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变,从而发挥抗凝、抗血栓效应,且该药抗凝机制是可逆的,可从凝血酶纤维蛋白特异位点解离,无需监测,患者用药顺应性好。同时该药起效快,口服后1小时起效,2~3小时达峰,血药浓度稳定,生物利用度高,主要经肾脏代谢,不经CYP450酶系代谢,代谢影响性较小,且肝肾毒性低,临床应用更安全。
顺应性即按照指示用药的依从性,指的是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或按处方用药。可反映患者接受药物的程度。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治疗顺应性密切相关,若患者正确树立健康信念,可促进其充分配合临床治疗工作,提升其服药顺应性。霍克巴姆在1958年提出健康信念理念理论,该理论模式是对健康相关行为采取社会心理方法进行解释,该理念认为人们需要采取某种措施以促进健康行为,或改掉某种危害行为,其目的是规范健康行为,改变不良行为,重点是扩大健康教育的作用,具体是通过强调患者了解疾病严重性的意义,运用健康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增强改变患者不良行为的信心,正向影响患者的疾病感知与用药顺应性行为[5]。
本研究以非瓣膜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旨在验证基于健康信念理念基础上达比加群酯用于抗凝应用中的顺应性,结果显示:干预后,健康信念模式组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和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提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药学服务在提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药顺应行为和服务满意度方面更有优势。同时本研究中,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药学服务干预后,达比加群酯组的的健康信念评分、顺应性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和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华法林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达比加群酯抗凝效果更稳定,生物利用度更高,代谢影响性较小,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更高,更易被患者接受;提示,与华法林治疗相比,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药学服务干预后,患者更易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服药顺应行为和服务满意度更理想。
综上所述,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药顺应行为和服务满意度。同时基于该模式药学服务,与华法林治疗相比,达比加群酯更易被患者接受,更易提高其服药顺应行为和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