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渗透

2023-11-08王琰

文理导航 2023年3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王琰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并将“家国情怀”定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体现着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是培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而难以量化性作为情感的特征,使得“家国情怀”在历史课堂上的渗透程度难以被评价衡量。本文认为,“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愿促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因此,心理认同的出现时,可以作为判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的参考标志。故而,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沉浸式学习、问题链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如亲身经历般的情感体验,在思辨中将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实现由规则认同向心理认同转变,成长为一个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家国情怀”;难以量化;心理认同;沉浸式学习;问题链设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体现出了对历史课程所承载培育和涵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重要功能。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肩负如此重要的教育任务,须对课堂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渗透程度有着基本的判断并不断加以推进,方不辜负国家的希望。

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的难以量化性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情感而言,一般指的是对于自己的国家保有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并愿意为之而奋斗的信念。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理解生命的价值、关注自己的灵魂、形成坚定的信仰,是实现“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夏晓凌老师的美文《美哉!家国情怀体现着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文中说:“情怀,其实就是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朱小蔓教授说过,“情感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長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的引导和培育”。两位老师观点明确,都侧面证明了积极情感体验的出现对于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性。

情感像空气一般,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具体的边界,亦没有单纯不变的情感,它具有着非规定性、广域性和错综复杂性,正因如此,难以量化性成为了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判断学生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呢?如果无法判断,将会使得“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渗透程度也无法被任课教师把握与衡量。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肩负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目标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如何将这一难以量化的情感,尽可能地找到比较科学的衡量判断的方法,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存在的不足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为了让学生快节奏地接受知识点而忽略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把“家国情怀”渗透的复杂情感体验简单地转变为将结论告诉学生的知识传授。课堂中没有能够震撼心灵的情境创设,亦缺少让人乐于探究的问题链设计,更缺乏让学生在多种选择中不断思辨、产生心灵碰撞、最终得出真知的过程。

情感教育不是情感与教育简单相加,不是教师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告诉学生,就等同于学生也有了相同的情感,即便学生能表达情感,也不代表他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故而,结论的得出并不意味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渗透。只有将情感融于课堂教学,让情感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发酵,实现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知识基础,又具有崇高信念的学生,真正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的策略

(一)透过认同程度基本判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

何为认同?在思想、情感上愿意接受他人意见,并在态度和行为上与他人保持相近。根据认同程度的不同,认同可分为规则认同和心理认同。

规则认同是指为了某种原因,在外部语言动作上表现出的认同,往往表现为表面上赞同对方观点,但并不在意愿上配合、行动上实践。

心理认同则一般出现在体验他人的情感后,将自己先前的经验和对当前的新感受进行重新内化和吸收,最终形成的认同,不仅在语言、动作上赞成和支持对方的观点,并能在情绪响应、意愿上的配合、行动上实践。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愿促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由此可见,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当中,只有心理认同的出现,才可以作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的参考标志。

(二)通过沉浸式学习和问题链设计优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规则认同向心理认同转变,推进“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

1.沉浸式学习

“沉浸式”广义上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诱导感官和认知体验,使参与者沉浸于某种心理状态,更好地体验设定的情境。

沉浸式学习,指学生在教师优化的教学情境创设及问题的指引下,产生各种感官体验,将认知和情感融于一个整体,产生如亲历般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深刻体验历史的厚重时,规则认同会自然向心理认同转变。如,通过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以身殉国英雄事迹的学习,弘扬爱国志士的舍身报国英雄气概。常规教学中,教师呈现诗文“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提问学生:“邓世昌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此时,学生会在大脑中搜索老师需要的答案,很难看出他们是规则认同还是心理认同。

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经历。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出甲午风云中片段,当学生看到致远舰众人万众一心,视死如归,手挽着手喊着“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时,看到致远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时,看到随着悲壮音乐的响起,汹涌的海面上只剩下英雄残影时,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学生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感邓世昌之所感,想邓世昌之所想。教师追问:“邓世昌为什么会选择撞沉吉野?”“假如你是邓世昌,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怎样去做?”

此時,当情感融于课堂,在教育中发酵,学生的回答,完全出于本心,真正实现了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可以判断,通过沉浸式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出现心理认同,推动“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渗透。

2.问题链设计

问题链是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困惑,将教学内容转换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问题链可以促使本来只有规则认同的个体体验他人的情感,在外环境的影响下,将自己先前的经验和对当前的感受进行重新内化和吸收,在形成和改变中向心理认同过渡。

如,八年级上册讲述戊戌六君子的事迹时,同样是弘扬爱国之士舍身报国的情怀,常规课堂当中,教师会以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故事为切入点,与背叛光绪帝的新军首领袁世凯形成鲜明对比。故事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谭嗣同舍身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发他们浓浓的敬佩之情。但部分学生说出的感想亦可能是规则认同。心理认同不仅是同意、赞成和支持对方的观点,并且需在情绪响应、意愿上的配合、行动上实践。此时,只有将问题深刻剖析,直面他们可能存在的其他想法,让他们亲身经历其他同学的情感体验,将自己先前的经验和对外界的感受进行重新整合、内化和吸收,才有可能促使他们从规则认同转变为心理认同。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你认为袁世凯背叛光绪帝的原因是什么?”“谭嗣同舍身取义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袁世凯遭万人唾弃而谭嗣同为万人景仰?”让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体验他人情感,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作出历史抉择背后的原因,实现情感的升华,最终体会“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之感,正是前辈和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此时,他们会希望一个“谭嗣同”倒下,千万个“谭嗣同”站起来。问题链的设计,促使学生在思辨中将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最终促使心理认同的出现。

3.在实践应用中,沉浸式学习与问题链设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接下来,以教学“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感”课堂片段为例。

首先,播放影视张骞在匈奴遭遇片段,让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接着,设计问题链,促使学生体验他人的情感,将自己先前的经验和新的感受进行内化和吸收,在改变中形成心理认同。

师:在视频中,你们体会到了张骞的哪些精神?

生:“张骞在匈奴有妻有子,依然不忘记自己对大汉的使命。”

生:“他具备了爱国敬业的精神。”

生:“坚持完成任务,只为承诺,我们看出了他相当诚信。”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面对匈奴单于的威逼利诱,假如你是张骞,你会如何说如何做?”

生:我会平静地说只愿完成大汉交与我的使命。哪怕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张骞都万死不辞!

生:我会很激动地说,单于,为了使命,毋宁死!

师:“我觉得很符合张骞的性格,大家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把自己想象成张骞,面对当时的情况,我就会这样。”

生:“作为一个爱国、敬业的人,都会有哪些反应!”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师生一起温故了那一段历史,亦将自己代入其中,把爱国、敬业的精神品质根植于内心,没有人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一切的回答,只需跟随内心,学生们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新的经验,进而出现新的情感体验,对张骞的行为产生了心理认同,不仅在语言、动作上赞成和支持,并能在情绪响应、意愿上的配合、行动上实践,真正做到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透过认同程度判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对难以量化的情感进行基本的判断,并通过沉浸式学习和问题链设计优化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体验他人情感,促使其在重新整合吸收后实现规则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变,不断推进“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成长为一个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孙静.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2):33-34.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