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16-08-26石新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社会发展道德品质

石新平

摘要: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并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情感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它对人的行为方向和强度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语文教学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可以成为整个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对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和谐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道德品质;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人文修养;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之相随的,却是扶人被敲诈,助人被欺骗,停车被碰瓷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缺少了路不拾遗的美德,没有了夜不闭户的闲适,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教育在情感与理想这一方面的缺失,因此,教育要发挥其社会性功能的一面,而被誉为“百科全书”的语文,就要担负起培养孩子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任。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成长为人才之前,先让他们学会做人,即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较好的道德修养、较浓的人文情怀、较强的爱国之心。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形象思维的教学功能,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地位,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通常会按照下面的环节来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以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学生进入课堂的入场券,它的精彩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要进入你的课堂去看、去听、去赏、去思你所主导的大戏。因此,每一节课的导语,笔者都会去精心地设计,并且调动自己的情感参与。情感可以是喜、可以是怒、可以是乐、是哀、是愤、是忧等,选择的基调是和文本的主旋律一致的,而选择的内容也要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情状、国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的,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例如《孔雀东南飞》,导语部分安排了宝黛爱情故事的相关歌曲以及影像资料,将学生带入悲剧的氛围中,教师要学会趁热打铁,饱含情感的语气叙说出相似的故事,无论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郎织女,还是殉情化蝶的梁祝,他们的爱情让人叹惋不已,今天,再次感受这样的爱情,去探讨悲剧的根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去思考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所以,教师情感的充分参与,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首先做到“我心入书”。

二、披情入文,理解课文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汗水和指挥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主导课堂内容是不能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心灵的震颤,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进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例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将当时回归的情景用多媒体重现,并且将它当成课堂背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带来的身为中国人的骄傲、自豪,那充盈于胸怀的汹涌澎湃的情感,何尝不是家国情怀呢!这样的文章,带给学生的情感教育是震撼的。

三、情智交融,领悟文本内容

情感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对人的行为方向和强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阿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情感的形象来思维的,而认知过程又是和情感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和谐而统一的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过程也就完成了。例如《离骚》,屈原因能遭妒,遭谗去职,屡被放逐。而作者将这一系列的遭遇融注在了诗句中,学生在学习文本时,随着认知活动的开展与深化,感受到的人物情感就越丰富,九死未悔的信念,对高尚节操的执着,对国与民的深沉忧虑以及献身理想的不悔与坚定,这些情感活动的进行与认知活动同时完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学生也深深地被屈原折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了。

四、以情结文,拓展文本内容

“天地阅览室,万物为书卷”。要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情感教育,必须拓展他们的文本知识,才能升华他们的情感。例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发展,与外国节日进行比较更突出了什么。中国文人在国难面前的作为,可以形成书面总结等等。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了解并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保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总之,生活中无处不可为语文,无时不可为语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无处不在。

总之,语文不仅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道德滑坡的今天,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更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热爱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中国人民圆梦的高素质人才。生活中无处不可为语文,无时不可为语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无处不在。在此,携手所有的语文工作者,就让千姿百态、妩媚妖娆的汉语言文化给炎黄子孙的伟大复兴带来无限生机吧!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中学 041000)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社会发展道德品质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