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下的区域地理教学研究

2023-09-22刘粤湘

文理导航 2023年25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思维可视化学习

刘粤湘

【摘  要】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各类知识点记忆混淆、思路杂乱,对一些综合性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关联结构。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要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推动要素关联、思维发散、触类旁通、概括演绎,构建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构地理特征认知结构,建立地理事物空间联系,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综合思维,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区域地理;学习;能力

思维可视化就是通过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将一些不可见的思维路径通过形象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地理学习中隐性思维的显性化梳理,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推动学生灵活地应用。在地理区域教学中,要引领学生重点关注人与环境在特定位置、特定地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区域地理特征,辨析区域差异,体现区域间的联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这是地理授课的重点所在,也是推动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目标。

一、限制学生综合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较弱

地理是一门系统性学科,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要打破杂乱的知识点记忆,让学生可以跨学段、跨模块、多要素、多角度建构地理知识。同时,高中地理学习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生硬记忆,在一些综合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就会面临思路混乱、良好知识体系不能有效建立等多重问题。这种停留于机械记忆思维而生硬学习的模式,会严重固化学生学习思路,不利于学生区域综合意识的养成。

(二)缺乏地理时空尺度意识

在地理区域教学推进过程中,需要学生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学习地理知识,尝试在问题解决中有效应用,但当前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非常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却忽略了学生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弊端。很多学生没有将地理的知识点与特定地理环境实现时空耦合联系的能力,学生自身缺乏地理时空尺度意识,也不能积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思维可视化的渗透。在一些综合性问题的审题、应用及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找不到切入点,也不知道一些隐含信息如何应用,学生地理思维的结构比较单一,不能从时空地理的角度形象认知、逻辑辩证,更难以进行有效的聚合判断与类比分析,这些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综合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对新问题情境认知意识差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度推进,高中地理考试对学生思维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要能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对目标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思维建构探究区域综合性问题,实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推进迁移应用对新问题创新性解决。但是如何帮助学生梳理逻辑结构,提高对创新问题的情境性认知,推进综合性的解决,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思维可视化下区域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要素关联

思维可视化下区域地理教学要将原本不可见的一些思维结构和思考路径通过文字、表格、图像、模型、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在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更好的要素关联,将区域地理的知识整合重组,开展针对性分析。教师帮助学生开展可视化探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发散意识。以概念图为例,它可以通过节点来代表概念,再用线体现各个知识概念间的关联性。借助概念图可以抓取核心要素,让学生从整体性认知、模型建构的角度进行关联化思考。教师将区域地理中蕴含的多个要素有效整合,结合新的问题情境,对核心知识点发散延伸灵活填充,达到夯实基础、整体感知的目标,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更高

水平。

(二)迁移运用

运用思维可视化推动区域地理综合性思考,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更好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触类旁通迁移应用。不拘泥于教材上呈现的一些知识结构或思维模式思考问题,而是可以从区域地理环境整体关联的角度,从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的相互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触类旁通。比如现在高考中出现了很多题目,都考查的多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需要学生找准思维起点,结合该区域发展变化的过程,从空间尺度、空间关系、空间特征多个方面推进有效分析。如2021年全国甲卷的36题研究的是M地区不同时区湿地开垦差异性问题,解决过程需要从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结合M地区的气候、光照、土壤等条件,分析M地区自然发展的自然条件,再从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分析M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排水能力、水利工程技术分析两个时代对湿地开垦的差异。在材料理解的同时学习迁移,才能让学生在情境、材料、问题中找到审读的切入点和答题突破点。

(三)人地协调

教师可以采用流程图、鱼骨图、图像以及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地理空间格局觉察能力。对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关系、空间演变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再结合鱼骨图、流程图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形成相应的因果关系序列。这样能够让学生从结构、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区域地理的特征,推动学生对事物本质有效探究。基于区域地理进行思维可视化的图形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通过更恰当的方式进行位置描述,结合区域特征、因果关系深刻思考区域地理变化过程及跟周边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从发展变化趋势预测、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式及未来动向。建立人地协调意识,关注地方尺度,思考匹配要素。從情境材料中挖掘特殊要素和一般要素的关联性,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让学生能够快速推进区域地理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顺藤摸瓜地对地理动态变化过程有效演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

三、思维可视化下的区域地理教学的一般步骤

(一)知识建模,形成区域地理良好认知结构

区域地理的可视化教学首先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组与加工,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条理化记忆和意义化管理,形成结构化认知系统。要明确所描述的地理对象所处的位置,了解它是什么样子。从区位特征、地理要素特征两方面入手,形成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融合的认知路线。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入手,主要结合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常见植被、土壤因素进行分析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有效区别开来。在人文地理方面要对这一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核心产业活动,如农业形势、工业形势、交通条件、环境问题等进行有效的分析。以黄土高原为例,从空间方面确定黄土高原,它位于中国的中部偏西部,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加之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水文条件并不是很好,相对比较干旱。同时,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养分,因此利于耕作,植被类型也很丰富。在区域自然特征有效分析的前提下,再让学生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也需要从外应力以及人为因素两个角度进行综合性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明白水土流失中干旱只是气候方面的一个因素。千沟万壑的地貌以及人类的过度开采,让水土壤水肥力下降、植被退化都对水土流失、土壤条件演化造成了多重影响。而水土流失之后又进一步引起了一系列危害,如旱灾频发、农业减产、生态环境恶化,并影响了工矿以及交通安全。还有泥沙的淤积、沟壑的加剧,又会引起河湖水库洪涝问题的频发。有效的知识建模,以及对区域地理的结构特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整个学习思维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学生对各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可以更加全面,在探索发展趋势、分析解决原因的过程中也能提出更多可行性方案。

(二)逻辑理解,构建区域地理的结构化思维

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脉络,形成地理认知的结构化模型。将基础信息有效梳理外化可视后,还要从知识层向思维层循序过渡,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实现深层理解,加深学生形成结构关联化认知。这样在一些创新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梳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人地协调意识。以对我国典型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为例,就可以从该地区的核心特点入手,梳理各个要素的时空关系,并从探寻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好地抓住主要因素,形成多条链接,通过分析区域特征形成网状结构,推动学生对不同区域地理要素进行良好的时空关联见下图。

以东北地区为例,就可以从冷湿这一典型特点入手,让学生分别梳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植被、土壤、农业等多个要素直接的相互关系。以农业为例,东北地区的土壤以黑土和冻土为主,土壤肥沃,在商品谷物农业方面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同时,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口总量较少,也使得农业发展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以此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可行方式,再结合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一些地区特色,探索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策略,实现保护耕地与地区发展的有机融合。

(三)迁移运用,用地理视角分析解决新问题

思维可视化下引导下的区域地理学习要从知识理解、逻辑思考向迁移运用有效转变,真正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有效解决新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国内不同地区典型地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分析北美洲三大南北縱列带的地形,想一想它们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特点,在地形特征、气候类型、河流湖泊分布等方面对美国的农业、工业发展表现出哪些优势。在要素关联的前提下,让学生形成多要素关联的思维网络,推进放学法迁移,实现图式结构思维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深化思维联系,让学会区域地理汇总分析的有效方式。

总之,高中区域地理学习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要素关联、人地协调、迁移应用意识,基于地方综合因素分析该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思维可视化中分析区域地理知识,建立逻辑理解,尝试迁移应用,在一定尺度内将该区域相匹配的要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时刻观念,也是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赵燕君.思维可视化在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7):98-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2年度一般课题《思维可视化视角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下的子课题《思维可视化视角下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22DL09)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思维可视化学习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思维可视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