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视域下公园城市文化治理

2023-08-30詹绍文邓雨龙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文化

詹绍文 邓雨龙

摘要: 公园城市是一种城市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新时代城市文化治理提出了新方向与新命题,亟待探索其治理开展的实践空间并构建适应性治理框架。在对场景及其理论渊源脉络梳理的基础上,一方面阐明了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进路,另一方面剖析了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兴起缘由与治理要义。进而凝练出场景视域下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以营造场景、激活蜂鸣与构建网络为核心的公园城市文化治理基本路径。

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治理;场景理论;治理框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2-016-06

作者简介:

詹绍文(1969-),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治理与区域文化发展管理。

邓雨龙(1997-),男,陕西宝鸡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治理与区域文化发展管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创知识扩散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企业‘双效的影响机理研究”(72004175);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理论及实践研究”(2019S052);陕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广电融合发展为载体的产业链、创新链布局研究”(2020ZDWT12)。

引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归极。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城市发展实践使得我国城市化率实现了快速跃升,然而粗放式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风貌与品牌同质化、城市传统文化及其多样性丧失、城市居民缺乏文化认同等一系列发展沉疴。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的一种城市新发展理念,彰显出新时代城市发展应具有的文化品质、发展趋势与战略高度,是对上述城市症结的理论回应和纾解探索。学界现有对公园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空间规划、设施营造、景观实践等方面,着重论述发挥其生态治理进路,然而忽视人文特质与美学价值的公园城市注定缺乏灵魂与特色,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其价值初衷。如何通过公园城市文化治理拓展其生态价值、彰显美学价值,实现其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回答。本文引入了场景理论探讨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路径,尝试在这一新的视角之下,探索以场景为核心的公园城市文化治理体系,激活公园城市发展的场景红利,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性动力。

一、场景与公园城市的内涵论述

(一)场景及其理论渊源

随着西方中产阶级崛起、城市文化消费增

长与公民政治参与兴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效率等作为生产要素驱动城市发展的模式日益式微,学界开始探索一個城市何以吸引高级人力资本和相关产业,从而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场景理论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场景(Scenes)由社区、设施、多样化人群、活动与场景价值观构成,其逻辑在于通过使人在感官上感到舒适、愉悦、满足的事物、设施或服务(Amenities,即舒适物)与参与者组合,并从中孕育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符号,为城市吸引高级人力资本,进一步驱动城市增长。不同场景塑造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社群关系、政治活动理念,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因此营造多元场景已成为新时代城市转型与更新中重塑品牌价值、吸纳创意阶层与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举措。“蜂鸣”(Buzz)是将场景激活的关键要素,即通过文化消费、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激励创新、启发活跃的群体行动所产生出引起关注、令人兴奋、使人活跃和让人融入其中沉浸参与的活力磁场。通过场景“蜂鸣”,使得场景呈现出自主性的文化创造力,并成为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媒介,为场景创造出财富、权力与政治信任。与此同时,只有当政府、市场和民众持有相同文化发展理念时,城市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增长,例如美国底特律城市更新失败的前车之鉴就表明如果一味的追求大型文化设施建设,而不考虑其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理念、价值诉求的契合程度,则无法使缺乏信任的当地居民积极融入,使政府规划的一系列大型文化设施成为缺乏“蜂鸣”的空壳,最终导致了城市复兴运动破产。因此以“蜂鸣”激活场景,塑造治理主体间共同的价值观与政治信任,可以为实现城市文化治理的“善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场景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城市发展的新范式,由以往研究中单一的关注空间领域内物质性设施建设,到转向兼顾空间中个体的生活体验、社会事实及所蕴含的价值观,强调城市中多元群体的文化参与实践,重视城市文化及消费在创造就业机会、集聚创意阶层、激发城市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对“设施驱动模式”“人力资本模式”等传统城市增长模型的补充与创新,对于探索新时代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公园城市内涵特征

公园城市理念蕴含着生态自然与文化美学双重属性,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在当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延伸与拓展,是美学与城市发展的高度融合,彰显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2018年以来,成都、上海等城市从制度设计与规划层面上开展了对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就解决什么是公园城市、如何建设公园城市等问题提供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答案,主要呈现出3个特征:注重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注重各类场景的营造;注重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因此厘清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价值属性与发展目标,逐步规划建设展示城市文化气质的具有不同风格、不同内涵的场景体系,鼓励城市居民广泛参与治理过程、共享发展成果是未来公园城市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城市发展理念,公园城市强调将诗意栖居的中国传统人居思想融入到城市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之中,并通过生态、创意、睦邻、活力等现代化理念重新阐释与表达。其与场景理论所强调的反对拆除重建,开展有机更新;注重精神价值,谋求生活品质;重视和谐主义,探索永续发展;追求城市差异,彰显多元文化等观点具有内在契合之处。从“城市中有公园”到“城市建在公园中”的发展理念转变也表明:公园城市的营造不仅要考虑空间规划与设施营造,而且要将公园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融入到不同主题的场景中,形成系统化、层次化、有机化、可持续化的城市文化发展系统。

二、场景视域下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

内在逻辑

(一)场景视域下公园城市文化治理要义

由于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城市文化管理模式容易存在垄断话语权、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缺乏广泛社会参与及公众认同等一系列弊端,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新情境与新矛盾,日益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群体协同参与的“文化治理模式”。公园城市中的“公”字彰显出其源自底层架构的公共价值导向,即通过便捷化的舒适物系统和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使得城市居民在公园城市的多元场景中激活情感共鸣、形成共生认同,并成为城市文化的叙事与治理主体之一。为了培育公园城市核心文化价值、保障城市居民文化权利、促进公园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亟待破除传统自上而下式的、缺乏公众参与和广泛认同的单向度治理,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公园城市文化治理过程。实现城市文化治理的过程需要一定范围内的实践空间,场景突破了以往城市治理所依赖的社区、街道等单一物理空间,而在一定空间尺度内融入了地方文化符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要素,可以作为凝练城市发展共识、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吸引居民文化参与、形成城市文化认同的场域,可以作为公园城市实现善治的独特治理空间。

场景视域下公园城市文化治理要义即基于公园城市历史文脉统筹布局多主题、多层次的文化场景,通过这些文化场景所实现的治理空间而吸引城市居民融入文化活动、参与文化组织、培育场景精神,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居民对城市文化认同的持续增长、对公共议题关注的有效提升,进而形成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内生动能。在基于场景的协同治理网络体系中多元主体以不同视角进行互动博弈与利益协商,对公园城市文化发展议题形成统一认知。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中,避免不同主体部门在实际运作中采取相悖的决策行为,将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贯穿到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领域,从而运用具有统摄性与共识性的创意思维持续推进、完善和更新公园城市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划布局与政策体系,实现公园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二)场景理论与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逻辑关联

1.促进人、舒适物与文化活动相匹配。  场景理论并非孤立地讨论文化舒适物,而是强调文化舒适物在城市中的差异化组合与混合布局、城市居民与文化舒适物在文化实践活动的互动,形成多类型的场景,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参与、文化表达与文化创造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创造场景价值。公园城市则强调城市发展中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强调人与城市文化符号、基础文化设施、宜居城市环境的融合共生,与场景理论具有共通之处。例如成都市通过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开展时尚设计、表演艺术等文化创意活动,将城市文化资本升华凝练,促进城市文化的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不断提高公园城市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最终塑造了极具吸引力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城市文化品牌,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因此公园城市文化治理应以人、舒适物与活动的匹配为目标,以凝聚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的文化场景、互动性强和辨识度高的文化活动营造出城市中创意、魅力、多元的文化活力与文化氛围,实现由“场所建设”到“场景营造”的转变。

2.提升公众文化参与实践。  场景理论认为创造场景蜂鸣的关键就在于克服“沉默的螺旋”,即引导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化表达与自由个性的文化参与。多样化人群的文化参与为场景孕育出各具特质的价值观念,促进了城市文化活力的增长,塑造了城市文化氛围与城市文化品格。例如由芝加哥文化事务司(DCASE)启动的芝加哥文化规划项目通过鼓励公众直接支持文化活动与艺术家;报名各类艺术课程,参与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尝试各类文化艺术和创意活动等方式,创造了公民创造城市文化、激活场景蜂鸣的典范,并“使芝加哥生活、更有意义和品质,并像磁铁一样吸引着那些寻求美好环境的人”。从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角度而言,城市居民积极地文化参与一方面为城市文化舒适物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公园城市中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场景构建与动态更新。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公园城市文化治理内生动力、构建了公园城市沟通协作共同体基础,完善了公园城市文化场景系统考核与动态评估機制。

以场景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参与有助于凝聚城市集体记忆,构建共向未来的共同基础,是实现公园城市文化治理过程的重要途经。

3.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框架。  场景理论强调场景中参与人群的多样性特质,即种族、社会阶层、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年龄等各不相同的人,并鼓励雇佣或创建中介组织来运营文化设施及活动。而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化、治理网络的去中心化是治理理论的核心价值,城市文化治理通过政府适度赋权与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有利于提升公民参与意愿与认同度,达成各方满意的治理效果。例如美国纽约文化事务部(DCLA)邀请了超过18万名反映多样化人群的纽约公民,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城市文化规划项目——CreateNYC。由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学术团体和私营部门等主体就城市文化发展议题召开研讨会、组建焦点小组和持续的社交媒体讨论,制定了公平性、包容性、互联性与可进入性等公共参与城市文化治理指则,保障所有纽约人进入、参与和创造城市文化生活的机会,最终构成了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的城市文化治理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公园城市文化治理中,一方面要通过鼓励具有多样性背景的居民关注城市文化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顶层设计将政府、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纳入到一个治理框架中,探索基于公众参与、场景蜂鸣、协商共治的全周期协同治理流程。

三、场景视域下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

基本路径

(一)营造场景:治理实践空间与价值引领

第一,统筹规划公园城市多元场景,提供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实践空间。在大规模城市更新背景下,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刻意追求城市面貌的“高大上”和城市建设的“短平快”。导致更新后的城市空间单调乏味、荒诞怪异、碎片化严重。例如一些城市盲目搬用形式怪诞的舶来建筑形式,其与地区原有人居环境严重冲突,造就了不伦不类的城市街区风貌、居民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又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刻意追求整齐的城市街景,粗暴统一店铺门牌的设计风格,导致了街区美学多样性的损失。因此在公园城市的营造中,可以依据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与生态环境,形成创意、邻里、消费等主题的多样化场景,由此构建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的实践空间,并使得原子化的个体通过场景凝结为城市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生成城市共同的理念与个体对城市文化的认同。

第二,發挥场景在公园城市文化治理中的共识塑造与价值引领效能。当前诸多城市对于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和管理效率的追求远甚于对社会文化情感的关照,导致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居民难以寻找到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因此在公园城市的营造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广泛邀请学术智库、创意社群与城市居民为不同的场景主题凝练出兼具外部差异化与内部凝聚度的场景主题,实现对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基因重组与创新阐释。例如成都立足于本土文化底蕴,凝练出特色街区雅集场景、熊猫野趣度假场景、文艺风尚品鉴场景等多个场景主题,将城市塑造成一个具有巨大认同度与吸引力的公园城市消费场景示范区。另一方面可以与流媒体平台合作,用网络流行话语体系和生动有意思的话语讲好城市过去的故事与未来的愿景,增进不同主体对于城市多元场景形象及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塑造清晰的、有共识性的文化价值观念,增强多治理主体之间的政治信任,为公园城市文化治理体系奠定基础。

(二)激活蜂鸣:基于场景的治理内生动能

第一,创新场景运营模式,提升文化参与层次。当前我国城市场景普遍存在着文化设施布局不均、文化活动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文化空间运行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蜂鸣”的产生。因此在秉持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文化治理之中,一方面要避免受“全能型”思维桎梏,由政府单一主导场景及文化舒适物的运营,而应在明确职责边界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另一方面要将场景中文化舒适物的开放时间、运营场次和盈利模式等与居民文化诉求紧密结合,鼓励提供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以文化惠民券等形式对多元场景中的文化消费进行合理补贴,引领和培育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理念,将决策权让渡到文化参与者手中,促进文化消费扩容提质。规避以往由行政命令与政治动员而导致的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假性参与象征性参与。

第二,鼓励场景价值表达,培育治理内生效能。公园城市的多元场景旨在带给参与者不同的文化体验并产生出独特的“蜂鸣”效应,使之成为居民自我表达与自我创造的空间,进而持续提升公众对于城市文化议题的关注。一是要创新治理理念,鼓励在场景中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文化创造与权利表达,破除以往在城市治理中由于行动者参与不足和乏力,使得政府无法感知其真实需求与具体意见,难以提高针对性、精准性的管理与服务,从而丧失治理有效性。鼓励以场景为平台凝聚多样化人群,从而不断丰富场景的文化价值,创造蜂鸣资源,使之成为维护政治权力、获取居民信任的有效渠道。二是要创新治理工具,积极适应数字化与个体泛在的城市发展走向,通过互联网平台增强对场景规划和文化议题的意见征集,消解个体文化诉求的层级式传达弊端。提升对于在多元场景中产生的网络舆情的技术治理水平,吸纳其中的良性文化发展诉求,疏导负面情绪表达,为构建公平性、可及性、包容性的公园城市文化治理体系奠定基础。

(三)构建网络:基于场景的文化治理体系

第一,建设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文化治理网络。公园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在党建引领的政治秩序之下,由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主体协同参与的、以场景为治理实践空间的治理体系,即通过厘清各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与权责边界,鼓励其就各自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偏好开展沟通,充分考虑场景营造对在地居民的经济利益、文化参与者的感官体验、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效益所造成的潜在影响。其中,党委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开展全面领导,引导多元场景中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良性发展方向。政府端通过积极为各主体搭建交流、协作与沟通的制度化渠道,确保主动让渡出来的权力空间及其权力转移能够达到的结构化范围。并提供财政支持与激励措施,激活多元场景的内生性活力。市场端持续创新技术与文化商业模式,培育便利化、多元化的文化舒适物组合为新的场景,为居民供给优质普惠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实现场景的双效统一。社会端弥补公共文化产品单一由政府供给所带来的弊病。对不同的场景运营情况开展评估,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同时拓展公园城市场景中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实现社会共同体的塑造。

第二,构建基于场景的政府部门间协同式治理结构。以分工为基础、以各司其职和层级节制为特征的传统官僚制造成了行政业务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割,在面对具有跨域性、复杂性的治理目标时,容易出现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因此在实现公园城市文化治理目标时需要打破规划、文旅、住建等政府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实现跨部门的协同与整合,从而对多元场景进行宏观规划与综合治理。一方面是创新治理制度。通过府际委员会、局际合作机构和特别工作小组等方式整合碎片化的组织机构和组织资源,同时优化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关注其对跨部门间合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跨部门的合作治理行为。另一方面是创新治理技术。构建跨部门间的以云计算、云储存技术的场景数据库,明确公园城市中文化资源谱系、场景中舒适物的数量与类型以及舒适物之间组合所产生的价值观念。通过场景数据共享清单来弥合跨部门间治理的数字裂痕,改善当前协同治理中数据“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访问”的现状,打造公园城市数字化协同治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公园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新高度[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230-237.

[2]Wen W. Scenes, quarters and clusters: The formation and governance of creative places in urban China[J]. Cultural Science, 2015, 105(11):3727-3728.

[3]马凌,李丽梅,朱竑.中国城市舒适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地理学报,2018,73(04):755-770.

[4]Terry N.C. Can Tocqueville Karaoke? Global Contrast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M].the Arts and Development, UK: Emerald Publishing Ltd,2014.216-230.

[5]齐骥,亓冉.蜂鸣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创新[J].理论月刊,2020,466(10):89-98.

[6]吴志明,马秀莲,吴军.文化增长机器:后工业城市与社区发展路径探索[J].东岳论丛,2017,38(07):61-71.

[7]吴军,特里·N.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动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4(01):205-212.

[8]王林生.新时代公园城市理念的美学逻辑与实践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238-244.

[9]齐骥,亓冉.时空转化中城市虚拟文化空间的再构逻辑和文化走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1(08):172-180.

[10]齐骥.城市文化更新:如何焕发城市魅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52-54.

[11]特里·N·克拉克,李鹭.场景理论的概念与分析:多国研究对中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7,38(01):16-24.

[12]陆邵明.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03):68-76.

[13]王子琪,付昭伟.弹性、活性、粘性:再论城市文化空间的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20,422(08):146-148.

[14]王建国.包容共享、显隐互鉴、宜居可期——城市活力的历史图景和当代营造[J].城市规划,2019,43(12):9-16.

[15]Halligan J. Regenera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5, 64(2):10-12.

[16]刘晓洋.水平式协同治理:跨域性公共问题治理之道[J].学习与实践,2016(11):64-72.

Abstract: Park city is a concept of high quality urban development, which puts forward a new direction for urban cultural governance.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space for its governance and build an adaptive governance framework.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scene and its theoretical context,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concept of park city,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park city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the key points.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ner logic of cultural governance in park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ene: promoting the matching of people, amenitie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enhancing the practice of public cultural participation; building a multisubject cooperation framework. The basic path of cultural governance of park city i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which is centered on creating scenes, activating buzzes and constructing networks, and this provides a new governance enlightenment for expanding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value of park city and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park city culture.

Keywords:park city; urban culture; urban cultural governance; the scene theory; governance framework

(責任编辑:黄艳超)

猜你喜欢

公园城市城市文化
与扬州市委书记谈“公园城市”
从公园规划到成都公园城市规划初探
资阳市临空经济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对策与建议
四川省公园城市试点建设基础评价
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路径思考
江门市公园文化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城市节点空间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