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公园城市试点建设基础评价

2019-07-01朱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公园城市四川省

朱强

摘 要:为推进四川省公园城市试点建设,本研究建立指标体系,利用2016年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生态和产业基础评价,研究发现:四川省绿地与公园资源在各城市间分布极不均衡,亟需提高公园的公共性建设;四川省超半数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合理;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需加快高耗能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绿地与公园系统完善、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的城市更具公园城市建设潜力,包括成都市、自贡市和西昌市。

关键词:公园城市;四川省;试点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16

1 绪论

当下,社会发展正经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针对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问题,国内外已有诸多实践。从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城市建设者提出了“田园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

“公园城市”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2月11日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018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可见,公园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公共性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的融合,这需要城市各类功能的有机融合发展,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

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来说,“园林城市”主张“先生态而后空间”,呈现出“园在城中”的形态;而公园城市主张“先生态而后空间”,呈现“城在园中”的格局,其本质是城市建设尊重自然本底。

2018年11月12日,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拟支持成都先行先试公园城市建设,在成都以外,再遴选3-4个城市、6-7个县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2019年1月14日,新组建的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挂牌成立。

本研究基于《关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文件,梳理试点城市的遴选要求,利用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评价四川省各城市目前建设公园城市的生态和产业基础,为四川省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2 指标构建

2.1 试点城市遴选要求

根据《关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要求试点城市到2021年底应达到“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规划区内受损山体生态修复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宜居品质大幅提升,绿地系统、公园体系完善,布局合理,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每个试点城市建设完成2个以上城市公园,至少新增1个省級重点公园;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完成一定数量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比重有效提升”。

因此,公园城市试点的遴选包括生态修复、绿地与公园系统和产业结构三个维度。

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由于年鉴中暂无与试点通知文件相关的生态修复数据,故暂不考虑生态修复维度。绿地与公园系统可根据“10-6 城市绿地和园林情况(2016年)”进行分析;产业结构相关内容可参考“2-9 各市(州)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6年)”和“6-11 各市(州)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值)”。另外,城市绿地和公园情况包括21个地级市和16个县级市两类数据,为尽可能地增加分析的全面性和可对比度,从“12-4 各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6年)”中筛选对应的县级市数据进行分析。

2.3 指标体系建立

对上述表格中的数据指标按照不同的城市等级进行整理得表1。

绿地与公园系统中主要包括面积和个数两类指标,考虑到各市辖区规模不同,仅对面积进行比较不能反映资源可得性,可构建占比指标补充说明。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指数可体现各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根据该指数可筛选出各市支柱产业类别和三产结构类别,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有更大的潜力和更低的成本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可反映工业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情况,理论上讲,该值越高,则可能产生的污染也越多。根据以上分析,构建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 结果分析

3.1 绿地与公园系统

3.1.1 公园绿地面积占比

21个地级市公园绿地面积占比整体水平较低,成都市该指标数值最高且远高于其他城市,但也仅达到0.69%。位于第二位的是自贡市,占比为0.28%,尚不足成都市的一半。7个城市占比在0.10-0.20%之间,还有9个城市占比不足0.10%。

可见公园绿地资源在21个地级市中分布极其不均衡,成都市和自贡市是四川省目前公园绿地建设最领先的城市,公园城市建设潜力最大,其他城市还需整体提高城市内公园绿地面积,以夯实公园城市的建设基础。

3.1.2 公园个数

从图2和图3来看,地级市和县级市均存在公园个数两极分化的情况。地级市中,成都和乐山两市公园个数占到所有地级市公园个数的41.43%;县级市中,仅西昌一市的公园个数就已占到所有县级市公园个数的35.00%。另外,地级市中公园绿地面积占比较大的自贡市,公园个数仅排在第九位,说明该市可能存在单个公园面积较大或绿地面积大于公园面积的情况,但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均反映出自贡市公园建设中,存在公共性较低的现象。

公园个数代表了城市公园资源的公共性和可得性,对于成都市、乐山市和西昌市等公园个数较多的城市来讲,应继续维护公园运营,提升公园软硬件设施;而对其他城市来说,要建设公园城市,首先要增加公园数量、提高公园可达性,在市级尺度上做好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在社区尺度上,加大社区公园的营造力度,打造便捷宜人的生活圈。

3.2 产业结构

3.2.1 各市(县)生产总值指数最高的产业类别

对于地级市和县级市来说,生产总值指数最高的产业类别为第三产业的城市占比分别为57.14%和68.75%,且无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城市。

3.2.2 各市(县)产业结构类别

四川省所有城市均只有321和231两类产业结构,且县级市中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占比高于地级市。结合表3和图4来看,四川省目前两类城市的产业结构均为公园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需继续推进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

3.2.3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值)

四川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平均水平为1.115吨标准煤/万元,仅有9个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最高的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低的为自贡市。以第二产业为主的9个城市中,有3个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雅安市、德阳市和资阳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最高的为内江市,最低的为资阳市。以第三产业为主的12个城市中,仅有3个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成都市和自贡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最高的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低的为自贡市。可见四川省虽然第三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位置,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需重视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加快高耗能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大力引进和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

4 结论

为推进四川省公园城市试点建设,本研究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试点遴选标准建立指标体系,分析评价了目前各地级市和县级市生态和产业基础,主要结论有:

(1)四川省绿地与公园资源为公园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各城市间分布极不均衡,亟需提高公园的公共性建设;

(2)地級市公园绿地面积占比整体水平较低,成都市和自贡市处于全省领先;成都市、乐山市和西昌市等公园个数较多的城市应继续维护公园运营,提升公园软硬件设施;其他城市要增加公园数量,在市级尺度上做好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在社区尺度上,加大社区公园的营造力度,打造便捷宜人的生活圈;

(3)四川省21个地级市和16个县级市中,超半数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合理;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需加快高耗能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大力引进和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

(4)总的来看,绿地与公园系统完善、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的城市更具公园城市试点建设的潜力,包括成都市、自贡市和西昌市。

参考文献

[1] 成实,成玉宁.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与形态辨证[J].中国园林,2018,34(12):41-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四川省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2/content_5339502.htm,2018-11-12.

[3]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挂牌成立[EB/OL].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1/56802915.html,2019-01-15.

[4]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EB/OL].http://tjj.sc.gov.cn/tjcbw/tjnj/2017/zk/indexch.htm.

[5] 张金光,赵兵.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公园选址及布局优化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06):151-4158.

[6] 对乐山建设国家公园城市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20(06):49-451.

猜你喜欢

公园城市四川省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与扬州市委书记谈“公园城市”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