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的双向逻辑和现实约束

2023-08-30王晓燕田太伟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

王晓燕 田太伟

摘要: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以平台优势、主体优势、规模优势推动了志愿服务社团的成立与进步,促进了志愿服务事业繁荣发展。通过对S市H大学志愿服务社团近三年发展情况的调查,从正向的自我推进和逆向社会的反作用两方面,探究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的双向逻辑。基于社团在社会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现实约束,建议坚持走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社会志愿服务团体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2-034-06

收稿日期:2022年09月16日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3-),女,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制。

田太伟(1999-),男,江苏淮安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组织腐败治理的内结构困局与化解研究”(20ZZD004)。

引言

高校志愿服務事业是志愿者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高质量高校志愿服务社团是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是营造向上向善社会生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高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凭借平台优势和规模优势,有益于以团体形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高校志愿服务社团服务对象存在于校外空间,服务价值在于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建设。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必然经历社会化。一方面,与时俱进地主动进行正向社会化,不断规范社团志愿服务行为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深受社会环境的反作用,应对社会化所带来的新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社团的社会化实践样貌

(一)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及社会化运作

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校内管理的结构位置,分为青协类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团类志愿服务组织。本文以高校社团类志愿服务组织(即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为研究对象,并明确界定标准:第一,由学生群体组建或师生共建,组织从无到有。第二,组织有一定的规模,并被学校认定为校内志愿服务社团。第三,学生是组织中最活跃构成,主持大小事务。

社会化概念的本质,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动态过程。既是个体提高自我、丰富自我的过程,也是接受社会“改造”的过程。本研究以组织整体为切入点,将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作为社会化的行动者,社团内部人员、管理规范、活动形式等是促成行动者社会化的内驱力。本文从主动接受社会化与受社会影响两方面构建双向逻辑框架,该逻辑对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有两方面解释。一方面,从正向看社团主动与社会接轨的社会化特征;另一方面,从逆向看社会环境对社团发展的影响,并依据高校内社团的实际情况,客观总结社团社会化运作存在的约束。

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的双向逻辑和现实约束

(二)S市H大学5个志愿服务社团的社会

化实践样貌

本文根据对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界定,选择性地定位了H大学5个具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社团(社团W、社团Q、社团T、社团N和社团Y)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各大社团以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化运作。为了进一步探究5个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行过程中社会化的共性表现和相异特征,依据社团的基本情况(见表1),针对性地透视各大社团社会化运作的双向逻辑和现实约束。

二、正向的社会化运作: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自发推进

根据本文2019年至2022年期间的调查,社团发展前期均采取“低门槛”准入方式,形成规模优势;中期依赖社团指导人作用,提升社团专业化水平;后期存在校内志愿服务社团登记为社会志愿服务团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登记管理的志愿服务团体),争取新的发展机遇。可见,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力图通过正向探索,自发推进社会化进程。

(一)低门槛,扩大社团规模

国内高校志愿者招募渠道较狭窄, 招募标准较单一, 无严格的岗位要求。W社团在最初招募学生志愿者时,仅要求学生有热爱公益的自愿动机。根据访谈得知,其他4个社团在发展前期也没有对成员提出任何要求,均先以人数扩充组织规模。规模成长是社团发展的第一步,“低门槛”招募条件既体现出志愿服务社团的包容性,也为志愿者和社团本身发掘了进步空间。杰出的学生公益人虽然难以在“门槛准入”时就被发掘,但在社团进步的同时,存在学生志愿者同步蜕变成为优秀的公益人才。在社团发展中期,社团面临项目做“专”、志愿服务社团竞争力扩大的挑战时,仅以学生身份应对各种复杂的境况不免过于单一。因此,社团亟待专业化的统筹指导,使规模化与专业化紧密结合。

(二)指导人,提升社团专业化水平

“低门槛”准入解决了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规模问题,那么何以提升社团专业化水平?需要在社团中增加具备更强专业能力的社团指导人,指导专业化是其他方面实现专业化的重要保障,是志愿服务社团提升项目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从社团指导人身份看,一般是高校领导或教职工。笔者从指导人的指导交流和实际参与社团活动的频次来评价H大学5个社团指导人发挥的作用(见表2)。综合来看,5个社团的指导人均能经常与社团负责人交流,并提供指导建议,但实际参与具体志愿服务活动的频次并不高。

(三)寻发展,登记为社会团体

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为了增加发展空间的可能性,在充分听取院校领导以及指导人的意见下,选择挂靠政府机构或在校外成立另一个社会志愿服务团体。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性质上始终是高校属性,在校外登记的社会组织根本上是社会属性,不能等同于校内志愿服务团体,因此,两大组织务必明确界限。Q社团学生负责人在S市某区顺利登记注册成为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后,为了避免社团脱离校内平台,完全“社会化”成为社会组织的风险,立足于本校,与已登记的社会志愿服务团体明确了权限和边界。社团T也如此。

校外登记成为社会团体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利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多方获取合作资源及经费支持。第二,志愿服务项目导向更加明确。第三,校外社会团体可长期存在,维护了社团的稳定。

三、逆向的社会化运作:高校志愿服

务社团受社会环境的反作用

随着《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实施,我国有关公益慈善事业的法律规范越来越健全,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通过对S市H大学志愿服务社团的调查显示,社会志愿服务环境的逆向反作用既给校内志愿服务社团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也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

(一)志愿服务项目存在“合成谬误”

“合成谬误”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通常指个人理性行为的集聚容易造成集体行为的非理性。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行动者,难以避免“合成谬误”的影响,而谬误发生的具体情境是在志愿服务项目的选择上。笔者对5个社团确定项目时的真实想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其共性在于“社会上做的项目我们也该做”。如W社团,由于“垃圾分类”话题热度在微博热搜、公众号推文等网络媒体与日俱增,便将“垃圾分类”定为志愿服务项目,随着其他社会团体对该项目的相继开展,W社团的项目关注度持续走低。由于学生群体经验不足,缺乏综合考量,对于社会动态的变化趋势、项目价值性的综合评估、社团内部问题等方面认识本身存在不足。因此,往往受“合成谬误”的影响较为严重。

(二)外部环境引起的服务形式化和组织架构科层化

H大学的5个志愿服务社团均建立以微信公众号、QQ等为主的宣传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的线下实践与线上宣传的双轨共进。针对社团Q、社团N和社团Y反应的媒体报道不足问题。社会大环境推动形成了形式化的志愿服务模式,并将媒体宣传赋能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但形式化一旦背离志愿服务实践,那么很可能成为嗤之以鼻的形式主义。久而久之,学生们也逐渐将社会上的形式主义风气接续到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弱化服务内容,将重心放在收集活动材料上,功利心增强,公益心受挫。此外,高校志愿服务社团模仿社会团体的组织管理形式,采用会长——部长——成员的组织结构。实际上,高校志愿服务团体并不都适宜这种多层级、多部门的管理形式。

(三)适应日益凸显的内卷化问题

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在走向程序化和形式化的过程中,固然实现了一定的成效,但日渐复杂和精细化的过程也导致多个社团的激烈竞争和社团内部目标导向的僵化。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志愿服务的供给不平衡,常规志愿服务领域竞争力大,而志愿服务在专业性领域还有很大缺口。另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热衷于“被社会发现”,因此H大学5个社团都通过参加项目竞赛的方式,提高校内知名度,提升组织影响力。

四、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的现实约束

图1显示出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运作的双向逻辑,正向上社团通过自发推进,采取自律措施,不断加快社会化进程;逆向上在社会环境反作用的推动下,社团既受到了社会志愿服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针砭时弊,持续完善组织本身。但在本质上,由于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依托于高校平台,其根本区别于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社团要正视社会化运作存在的现实约束,即学制所致的学生流动、服务的“功利性”、学生主导的限制三个方面。

(一)学制所致的学生流动性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形成了以广大青年为主体,其他各个年龄段群众积极参与的特色,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主要是广大青年的聚集地。其中,最突出的是学生流动性问题,而学生流动性所造成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志愿服务行为并不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学制中,始终以学业发展为第一要义,志愿服务行为尚存在“学有余力”的自由空间。第二,已取得的公益成果难以持续。学生一毕业,脱离学校平台和学生群体,难以继续高校志愿服务行为。第三,频繁换届,造成大量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成员一直变化、调整,这虽然为社团发展注以新鲜血液,但频繁的学生流动很容易造成“青黄不接”的问题,多次的换届既增加了新学生负责人的学习成本,也延长了其适应组织环境的时间成本,直接降低了志愿服务社团运作的效率。

(二)服务的“功利性”

校内管理划定了志愿服务社团的运作范围,多层级的管理从根本上对社团的社会化运作进行了规范。H高校对志愿服务社团管理呈现“校级统筹——二级学院指导管理——志愿服务社团运行”的特征。该校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将学生志愿服务与服务时长要求、学分要求和评奖评优挂钩,以显性的方式使志愿服务义务化,让学生“被志愿”。高校凭借义务化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力求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一代,同时也希望展现出本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高校的社会形象。但义务性导致一些学生“被志愿”,让学生的志愿行为也免不了一定的功利心,一定程度上有碍于社团的社会化运行。

(三)學生主导存在限制

学生是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的主导,且学生主导高校志愿服务社团运营难度较大。虽然在社团内部能出现一批较突出的公益人才,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具备公益能力、管理经验、社会地位等全方面的绝对优势,且不能直接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显然,内外因素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负责人在社团运营管理中的作用。社团社会化至社团间强竞争时期或社团内求转型时期,若学生负责人没有较强能力把握社团发展机遇,仅维持社团现状,甚至引起社团发展倒退,这往往会引发一部分学生志愿者低迷的心态,难以始终保有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耐心和积极性。进而易诱发整个组织人心涣散、志愿服务形式浮于表面、团队凝聚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社团发展停滞。

五、凸显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发展特色的建议

(一)完善成员招募机制,改变志愿服务“义务化”观念

本着公益活动以活动者的意愿为实践基础,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首要原则,在兴趣意愿的基础之上对参与者提出适当要求,实现学生兴趣参与和学生技能要求的协同。第一,尊重学生参与者的公益兴趣,吸引更多公益心、责任心强的学生进入志愿服务队伍,为校内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第二,党员身份能够带来个体的高志愿服务,吸引各个年级的党员同志参与,发挥党员在志愿服务发展中的精神引领和统筹的作用。第三,在社团的招募上要对学生提出具体技能(管理、设计、策划等)方面的要求,配强具有多类型能力水平的学生领导,提升社团的专业化水平和日常工作效率。高校方面要重视讲奉献、讲团结、讲互助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在根本观念上要认识到过度重视结果导向必将使志愿服务变味,要将志愿服务“义务化”作为辅助手段,更多以过程导向褒奖学生们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贡献。

(二)完善评价考核体系,激励指导人的组

织参与

高校应积极鼓励教职工指导并参与志愿服务,并构建社团指导人评价考核管理体系,避免“只挂名”,不指导不参与的情况。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凸显多方多元的评价“维度”尤为重要,要吸纳来自上级、下级、平级的评价和个人的自评,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多维度的评价系统。确定测评主体人员范围、测评权重。比如对于指导人“下层”的志愿服务社团学生满意度,赋予较高权重;“中间层级”为本学院的相关负责人,权重低于学生的权重;“上一层级”为学校的领导或其他人员,权重稍低。同时,同事之间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相互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并且由多人同时评价,防止主观性误差。此外,指导人要不断发现自己在社团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眼界和能力的拓展要始终与社团发展步调保持高度一致。思维上善于倾听来自学生的想法,行动上坚持深入实践调研,为社团发展持续输入动力。

(三)理清校内外两大不同性质社团的权责

边界,实现合作共促

对于已于校外注册登记的校内志愿服务社团,要处理好校内多重管理和校内外的双方管理问题。在校内管理上,社团负责人应充分利用多重管理的优势,紧密联系学院团委,把握住公益机会和各种活动开展渠道。同时,凭借学校对学生公益行为的支持和学校本身具备的外在公共形象,主动获取公益资源,促成公益合作。另一方面,在校外社会团体的约束下,社团负责人应划清与校内管理的边界。第一,认识到校外管理是一种隐性管理规范,并不会对校内志愿服务社团的人员架构、活动管理、外宣计划等产生重要影响,一般只对志愿服务项目深化和组织发展规划产生作用。第二,明确校内志愿服务社团始终为学生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平台,避免在行动上僵化为校外社会团体的片面执行。第三,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应立足于高校平台,对校内社团负责,将高校的平台优势、学生群体人才智力优势与社会志愿服务团体的社会优势有机结合,以合作共促的方式,实现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发展质量的提升。

(四)立足社团实际,清晰识别社会环境的

反作用

社团负责人既要考虑社会动态所传达的信息和带来的机会,也要从社团本身情况出发,清晰辨认,综合考量项目选择的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价值性和创新性。一方面,要理清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逻辑,先内容,后形式。媒体宣传报道固然不可缺少,但必须建立在项目实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要避免社团学生领头人自身身份的过度强调与自我符号化。社团负责人既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范式,接受社会化反作用所带来的改变,也要坚定目标,理性看待社会影响,抓住时机,避免思想上和行动上“随大流”。高校志愿服务社团要在稳定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完善运行机制,不断优化社团社会化的路径,促成青年志愿服务“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的发挥,走出一条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会化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Harris, J. R. (1995).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J].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3), 458-489.

[2]劉会增.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7(5):6-9.

[3]花勇民,布特,侯宁,等.体育社会化改革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1-9.

[4]代志鹏,李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运作机制的比较分析——以Y高校S社和L队为例[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3):26-41+217-218.

[5]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3):71-79.

[6]Stephen A. Ross. Adding Risks: Samuelsons Fallacy of Large Numbers Revisited[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99, 34(3): 323-339.

[7]曲艺.基层治理的内卷化趋势及其生成逻辑与消解措施[J].领导科学,2021(23):19-21.

[8]金伟,鞠彬彬.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边界分析[J].学习与实践.2022(02):122-130.

[9]张晓红,苏超莉.大学生“被志愿”:志愿服务的自愿性与义务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01):122-127.

[10]王文奎.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青年公益实践活动[J].人民论坛,2016(35):126-127.

[11]王焕,魏娜,陈俊杰.志愿服务中的国家动员——基于CGSS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21(04):34-55.

[12]徐子恒,王为正.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8):124-126.

[13]董磊明,李柯涵,李欣灿.高校学生会干部身份符号的自我塑造[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98-104.

Abstract: Volunteering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platform, main body and sca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ogress of voluntary service associations,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service undertaking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ary service associations of H university in S cit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ositive selfpromotion and reverse social reaction, the twoway logic of the socialization oper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associ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xplored.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realistic constraint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of associations, it is suggested to adhere to the characteristic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service associ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volunteer service associ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ization; social volunteer service group

(責任编辑:冀文彦)

猜你喜欢

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治路径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会化阅读:读者阅读需求的解决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